[三国]女王在曹魏: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三国]女王在曹魏》 50-60(第8/13页)

追求的理想啊。”

    郭柔苦恼地揉太阳穴,道:“我怎么和你们说不明白呢?

    这样,我说我是秦始皇,在骊山地宫藏有黄金万万镒,阴兵百万,你们每人给我一千钱,待我率兵勘定战乱,赏你们千金,封万户侯……”

    话音未落,真有人解革囊倒钱出来,还问:“一千钱够吗?”

    郭柔自己都惊了,哭笑不得:“你们真信啊?”

    那人笑道:“少君说的,我们就信。”

    郭柔听了这话,心中一动,收敛起戏谑的态度,望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下重药道:“我听说过青州军……”

    林中等人眼睛一亮,而人精曹操郭嘉则不约而同地端起酒盏,并以袖遮面。

    她继续道:“守城攻城都不行,逃跑抢劫第一名,无名将,也无良臣。谯沛人中武有夏侯曹许等将军,文有丁校尉任成侯,你们呢?”

    林中等人满面羞惭,讷讷不能言,像犯错了的孩子。

    郭柔继续道:“我平生最恶宗教干涉世俗权力。你们找错人了。”

    说罢,郭柔朝曹操拱手,道:“司空若无他事,请允我告辞。”

    曹操:“呃……”

    林中急道:“少君的开万世太平难道只是说说而已吗?”

    郭柔起身正要走,闻言转过头,冷声道:“知易行难,唯有知行合一而已。”说完,朝曹操行一礼,转身而去。

    走出院子,王朝云迎上来,问:“司空为难你了吗?”

    郭柔生硬道:“司空没有为难我,只是遇到了一群说不通的人。对了,我晚饭不在这里用,把厨房里面的酒馔都打包送到驿舍。”

    王朝云愣了一下,忙应了吩咐人去。

    屋内留下的几人面面相觑,林中等人更是垂头丧气,不知所措。曹操抚须温和道:“你们回去好好想想,不管如何,你们都是我的袍泽。”

    林中等人听了这话,更是无地自容。

    待人走后,曹操哈哈大笑,郭嘉则郑重道:“主公,我乃酒神杜康,你将窖中美酒全送予我,我教汝撒豆成兵点石成金之术。”

    曹操复又大笑,为之绝倒。

    作者有话说: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第57章

    笑罢, 曹操又愁起来,道:“郭柔刚直,不肯接, 青州军人心已乱, 如何是好?”

    郭嘉道:“主公不必忧虑,青州军提前暴露问题,反而是一件好事, 免得日后酿成大祸。”

    曹操道:“虽说如此, 但如何解决?三十万人啊,不能弃之,又不好分之。”

    郭嘉道:“主公岂不闻解铃还须系铃人?”

    曹操道:“你说的是青州军林、杨、陆等人?”

    郭嘉笑说:“非也,乃是郭少君。”

    曹操会心一笑, 指着郭嘉道:“她这个小孩,如何能解?”观三人神色, 郭柔虽拒绝他们, 但他们仍对郭柔抱有好感。

    说着,忽觉肚中饥饿,叫人传饭。侍女端来菜蔬糟货, 并无滚热肉食,曹操眉头皱起,问道:“又非行军,为何没有热食?尔等要糊弄我?”

    侍女跪下道:“奴婢不敢,只是少君发话,将肴馔打包带到驿舍去了, 这些饭食乃是厨上匆忙备下。请司空息怒。”

    曹操听了,挥手让侍女退下,对郭嘉道:“你瞧, 这孩子还来脾气了。”

    郭嘉笑而不语,喝酒吃饭。正吃着,曹操放下竹箸,道:“我原先觉得郭柔品性像文若,孝友温惠,后来觉得有些像你,机敏过人,不拘小节,现在嘛……”

    郭嘉道:“主公是说郭少君像你?”

    曹操道:“知我者,奉孝也。”

    曹操倒是真起了培养郭柔的念头,她父母兄弟俱无,且生了曹家的长孙,用之,与亲子相差无几。

    且说,郭柔回到驿舍,回想刚才,生出惊惧来。辛宪英见她面色不对,忙问缘故。

    郭柔挥退众人,才摇头道:“非我不告诉你,而是知道此事的人只有郭祭酒。”

    辛宪英当然清楚郭奉孝在曹公心中的分量,遂连连点头,然心中担忧,又问:“对郭姐姐可有妨碍?”

    郭柔笑说:“没有,不是什么大事,安心就是。”

    郭柔分肴馔与众人,自己则回屋写信给曹丕,含糊道:“君舅荐人与吾,祭酒陪坐,言之,道不同,故拒之,不悔也。”

    夫妻分居东西,临行约定,两人每天写日记,隔段时间寄给对方。因此事急,郭柔写罢,以蜡封之,命人一早送去邺城。吃罢饭,胡乱睡下。

    次日,郭柔前去辞行,准备趁早离开是非之地。非她不喜欢军权,只是青州军太烫手。

    然而她被拦下了。辞行刚说出口,曹操便道:“林中他们还想找你谈谈。”

    郭柔一脸避之不及,道:“我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曹操看了她一眼,郭柔只能低声嘀咕:“一群榆木脑袋死脑筋……”

    曹操击了下掌,林中等人进来,神情憔悴,满眼血丝,显然一夜未睡,依次向曹操、郭柔行礼。郭嘉一早就在了,只是喝酒不说话。

    众人坐定。曹操笑道:“女王就要回邺,林司马你们要见她,现在并无外人,什么话只管说。”

    郭柔郁闷地看着他们,林中汗颜万分,还是硬着头皮,道:“古语云:阴阳相生。少君言行,与太平道殊途同归,我等仍愿奉少君为主。”

    郭柔啧叹了一声,林中等人的心都攥起来,紧张地等待最后的审判,与当年奉曹公为主的心态截然相反。

    “并非只有太平道寻太平,诸子百家,儒、墨、道、法、兵、农、纵横、阴阳、名、杂、小说……都在寻求太平。

    春秋时期,诸侯征伐,百姓流离,周公所做的礼乐制度崩溃,众人皆茫然不知所从。

    无数大贤纷纷思考出路,或求之于内,如儒家的仁义,道家的无为而治;或求之于外,比兵家以战止战,纵横家合纵连横,法家重建秩序;或求之内外。

    秦以法强,又以法亡。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按军功受爵,改变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即便庶民,只要有军功便能受爵为官。

    及至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灭六国,统一四海。然而,天下万民疲敝至极,不思休养生息,反而继续劳民兴兵,故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诛暴秦伐无道。

    至高祖奄有天下,民生凋敝,遂行黄老无为之政,与民休息。然而,时移世易,几十年后,豪强不法、诸侯国为患、富商游侠为祸乡里,外有匈奴,内忧外患。

    故而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派刺史打压地方豪强,外击匈奴。孝武的儒术非是单纯的儒术,《汉书》有云,孝宣皇帝曾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所谓霸王道,儒家仁政被称为王道,法家的严刑被称为霸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