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小说开始: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从写小说开始》 100-110(第9/15页)

中虞日报点名赞扬的人物,在观众中的风评也可以一夜之间逆转。

    如今中虞日报竟然专门发了一篇文章来阐述二月天书中的内容,这已经不仅仅是夸赞那么简单了,这分明是完全认可书中主角提出的农业生产模式,甚至字里行间还暗示着将之延续到现实中操作的意味。

    这就不得了了!

    一个小小的网络作家,竟然给农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这简直不要太吸引人眼球。

    可以说,中虞日报的这篇报道如同平地惊雷一般,瞬间就将自己和二月天一同送上了热搜,于此同时‘桑基池塘’也跟着一起再上了一回热搜榜。

    #中虞日报发文肯定二月天#

    #桑基鱼塘可行性分析#

    二月天的粉丝们简直太惊喜了。

    她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中虞日报的评论区刷了些桑基池塘的内容,没想到真被人家看见了,不仅看见了还写了篇文发出来加以肯定。

    这对她们、对二月天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

    莫芸在宿舍里像疯了一样,将手机递给每一位室友,让他们一个个阅读这篇中虞日报的文章。

    她喜欢的大大,写出来的内容登上中虞日报了,不是反面的而是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哦,这比中彩票还难得,可不把她骄傲坏了。

    “二月天这么厉害啊!”

    室友看完中虞日报的文章,得知这么精妙的循环理论是二月天提出来的,当即瞪大了眼睛感慨。

    莫芸小鸡啄米般点头:“对啊对啊,她就是这么厉害。”

    室友们当初是跟她一起追过一段时间二月天的小说的,只是她们终究不是正统的小说妹,一本小说看完就看完了,后续也就没怎么关注过二月天。

    所以此时看到二月天名字出现在中虞日报上,她们脸上的惊讶做不了伪。

    “这么厉害的小说我得去看看。”

    莫芸给她们推荐了好几遍,大家都没有提起兴趣的小说,此刻一篇报道就扭转了她们心中的想法,她们决定去看了。

    “快看快看,看了你们绝对不会后悔的!”

    和莫芸室友一样想法的路人不在少数。

    二月天名气不算小,但是她再出名也只局限在娱乐圈层内,而这一次托中虞日报的福,她登上了社会榜热搜的位置。

    那些对娱乐圈不感兴趣的人,第一次接触到二月天的名字,也是第一次对一本小说起了兴趣。

    第107章

    《穿越明朝考科举》热度突破圈层, 吸引了很多路人来观看,许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账户里的钱增加了。

    写小说、拍电视剧、卖版权如今许莺来钱的渠道越来越多,钱对她而言已经变成了一串单纯的数字。

    她坐在客厅, 听着面前电视机里主持人的新闻播报, 决定拿出账户的一部分钱用于捐款。

    最近周容市出现特大暴雨,暴雨形成的洪灾造成三百多人的死亡失踪,其他经济损伤更是高达百亿之多。

    面对如此严重的洪灾,许莺没有犹豫, 大手一挥捐出去两千万。

    她是以匿名的方式捐款的。

    她捐这些钱是为了后续的百姓安置, 而不是为了弘扬自己的名利,如果捐款人被当局公布出来, 恐怕众人又会将舆论的焦点转移到她身上, 这不是她想看到的。

    对于周容市的灾情情况,网友们也是比较关心的。

    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娱乐圈的明星也纷纷相应潮流跟着捐款,最近热搜很是热闹, 今天是某男星捐了一百万, 明天是某小花捐了二百万。

    一两百万都要上个热搜,更遑论榜单上突然出了个捐款两千万的匿名人士了-

    两千万, 谁啊这么有魄力-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捐款,有钱人低调着就把事情给办了, 不向娱乐圈那些人,捐了点钱恨不能在热搜上全部找回来-

    别这么说, 只要捐了款就是在干好事,就别计较人家给多给少了,人家明星给得再少也比我们多好吧-

    你也不看看他们能赚多少, 相比于他们赚得钱,他们捐得也太微不足道了-

    明星赚得多那是人家有本事,没偷没抢的捐个钱还给自己捐出事来了,这也太冤了-

    到底是谁在心疼明星啊,心疼心疼你自己吧,一个月只赚几千块钱的牛马!

    好好的一场捐款,网友们说着说着竟然在评论区下面吵起来了。

    许莺看到后一阵庆幸,幸亏她是匿名了。

    她只想安静捐款,无意挑起纷争,看来匿名是匿对了,这要是不匿名,如今被架在火上烤的人可就是她了。

    一出手就是两千万确实引人注目。

    只是捐款人不愿公布姓名,受捐单位自然不会勉强,所以任由网友们在评论区翻来覆去地猜测,始终没有等来官方的回应,更没有等来捐款人的主动认领。

    这下大家也算看明白了,大佬是真心先要做好事不留名,于是网友们也识趣不再扒拉人家底裤。

    *

    捐了一大笔钱出去,许莺自觉尽了心意,遂又将注意力专注在了码字上。

    《穿越明朝考科举》中,男主在地方当知县,和豪族乡绅斗智斗勇,修桥铺路,因地制宜,强大地方经济可写的内容太多了,她一不留神就让男主在地方待了几十章。

    “这小说真是越写越长!”

    写到猴年马月才能写到大结局啊,许莺现在有些怀疑起自己了。

    她原本的计划,是让男主调任至少两个地方当知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男主因地制宜的聪明才智,也让朝堂中人看清男主治理地方的本事。

    只是现在一个地方男主就折腾了那么久,要是再写一个地方,这本书的完结将遥遥无期啊!

    许莺好不容易写完了湖州府的戏份,现在已经开始纠结接下来的剧情,接下来的剧情,她到底是写皇帝将男主调回京城,还是写有人从中作梗,让男主再次调任地方。

    两人写法各有利弊,端看她这个作者怎么决定,只可惜,她这个作者现在也是摇摆不定,一时半会恐怕拿不定注意。

    算了。

    既然想不明白,索性先不想了,许莺干脆关掉电脑,站起身走出了书房,午饭时间了快要到了,她不如先去做饭。

    切菜做饭是个放空脑袋、沉淀思绪的好办法。

    等许莺做完吃完,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半小时,而她心中对于《穿越明朝考科举》的走向,也有了较为笃定的想法。

    她最终还是决定遵从初始设定,将男主调任地方再历练历练。

    她重新坐回电脑前,接着刚才的剧情继续下笔,在她的笔下,皇帝一纸调令将男主掉到了贫困的北方。

    不过男主毕竟在湖州府立下大功,这次调任北方,他不再是个小小的知县,而是一跃成为正五品的知州,负责管理一州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