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80-90(第3/14页)



    刘彻这才奇异的看了刘陵一眼,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带着几分笑意的问道:“你现在不需要他保护了,所以准备将他给支走了?”

    难怪他以前好几次看到雷被看卫青的眼神不对劲儿呢,现在想想,可不就如他所想么。

    卫青是自己最喜欢的女人的弟弟,通俗点说就是自己人,自己人当然不能被外人欺负了。

    没再多说,刘彻直接同意了刘陵所求,下令将雷被也列入了出使西域之列,并且为了安全,还多派了些人手,允许他们伪装成商队入西域,若是遇到危险,比如说匈奴人时,可以冒着生命危险暴漏身份。

    至于会不会被匈奴觉得有威胁而反杀,那就只能求助于天命了。不过无论是皇帝还是刘陵都希望他们一行人尽可能的平安而归。

    知道自己出使西域是刘陵求皇帝下的命令,雷被默然听令,哪怕听到自己被皇帝升职,等归来后更会大肆封赏,他也没有太高兴,而是对着来给他们送行的刘陵郑重的说道:“翁主一切保重。”

    队伍远去,看着他们一行人的身影,刘陵暗自祈祷他们平安而归。

    或许是刘陵的祈祷真的有些作用,这一次,他们异常好运的没有在一出河西走廊就遇到匈奴人。这其中还多亏了雷被的小心谨慎,他到底是游侠出身,摸爬滚打很有一套,又有皇帝亲自任命,武功又高强,队伍里的人对他这个领头人自然言听计从。

    他们一行人从陇西出发,险险的避开了匈奴人,忍过飞沙走石的大戈壁滩,挨过了寒风刺骨,高如屋脊的葱岭,来到了乌苏境内,乌苏国王对大汉向往已久,对这些皇帝派遣的使臣非常热情。

    而后他们来到了大宛境内,大宛王本来早就风闻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张骞他们一行人的意外到来,使他非常高兴。

    尤其是张骞说大汉也要触及匈奴的一席话,更使他动心。于是满口答应了张骞的要求,热情款待后,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和雷被他们一行人送到康居,而后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这其中艰难的行军旅程看似只是几句话,然而离他们出发离开大汉已经过去了三年,每个人都是满面风尘。

    和历史上由于张骞被匈奴人囚禁多年,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不同。此时的大月氏人,还没有因为找到新的十分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土改变对匈奴的态度。当张骞带着皇帝的意思向他们提出结盟夹击匈奴的建议时,他们欣然答应,连条件都没有提一个。

    自觉已经完成了任务,张骞和雷被一行人带着财物和刘陵特地嘱咐的良种,开始了返程之途。

    不知不觉中三年的时光就过去了,刘陵也从当初的碧玉年华即将向桃李迈进,而卫青也到了弱冠之年,有了皇帝亲赐的字:仲卿。

    但刘陵还是经常直接喊卫青的名字,因为每每当她喊仲卿这两个字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软下语气,语调中有她也说不上来的温柔和缱绻。

    这些年,没能如窦太皇太后和刘安所想的那般给刘陵找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她至今还是单身贵族,刘陵骄傲的想着。

    不就是罚款吗?她现在又不是出不起。

    刘陵不但自己缴罚款,每次把罚款送往少府的时候,连带这还有卫青的她也一并缴了。

    窦太皇太后和刘安早就不催她了,因此自从刘迁和修成女的女儿成婚后,长安城众所周知的刘陵和卫青是一对,至于他们为什么过了成婚的年龄还不在一起,所有人都觉得大概是因为刘陵脑子有病。

    但刘陵却不觉得,只是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碎碎念:一定要满十八岁才能结婚。

    他们不可不在意,但对在现代社会制度下长大的刘陵来说,只要未满十八岁,那就是她不能接受的未成年。

    和未成年的小屁孩儿结婚,哪怕自己的心理年龄早就够了,刘陵也不情愿。

    倒是也有不少人催促到卫青那里的,不过卫青的态度也异常坚定,只一句“一切听从翁主的命令”便将所有人都给挡了回去。

    事后刘陵幸灾乐祸,你们是卫青的什么人,真以为他会听你的?卫青是沉稳、低调、内敛但可不是好说话的那种类型。

    卫青含笑看着刘陵灵动的表情,默默等待时间的流逝。

    催他们两人分开各自成家的人也死心了,默认这两人早晚是一对,大概率就在今年不出意料的,皇帝就会赐下赐婚的圣旨。

    只是让谁都没想到的是,一向身体康健,众人都以为会长命百岁的窦太皇太后竟然病倒在建元五年的冬日,哪怕开春后,天气暖和起来,窦太皇太后依旧缠绵病榻。

    得,别提成亲的事了,都给窦太皇太后侍疾去吧。

    第83章 无价之宝 先是窦太皇太后身体……

    先是窦太皇太后身体有恙, 迟迟不能痊愈,后宫诸人在陈皇后的带领下日日来长信宫侍疾,当然窦太皇太后也不耐烦见她们, 只让陈皇后留下, 再让小公主们一一见过,就把所有人都给打发走了。

    刘陵跟随着逗留在长安的公主、宗亲们也不是日日都会来, 只能候着窦太皇太后哪日精神好些,她们才能得见一面。因此, 说是侍疾, 她们也就是陪大佬们凑趣的份儿。

    古代把彗星称作星孛、蓬星, 又或是长星等。

    在俗语中, 彗星便是“扫帚星”, 所谓“彗”,即扫帚之意。

    古人认为彗星是不吉利的, 因此当它呈云雾状,拖着长长的尾巴自空中划过的时候, 很是引起了上至朝堂文武百官,下至民间百姓的恐慌,连远在淮南的刘安都深觉天象的怪异。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以为彗星代表不详,会给人带来厄运和灾难。在刘安的手下,就有那么一个自作聪明的术士,觉得这是上天对刘安兴兵作战的鼓舞气势。

    “大王, 彗星长至满天,天下兵战应当大兴, 此正是上天预大王此战必胜啊。”

    这种话换个人都不至于相信,但刘安却是鬼使神差的着了魔,觉得刘彻至今仍然没有太子, 如果天下发生变故,诸侯王一齐争夺皇位,他不一定能从中脱颖而出。

    于是刘安私底下便加紧整治兵器和攻战器械,积聚黄金钱财贿赠郡守、诸侯王、说客和有奇才的人,收揽能言巧辩的门客为他出谋划策。

    刘安敢这样胆大包天确实是有着自以为是的依仗的。

    他主持编撰的《淮南鸿烈》中便收录了一条迄今为止最早的彗星记录,即商代末年武王伐纣时,天上曾出现一颗大彗星,且柄在东方,最终武王伐纣,取而代之。

    如今,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这个关键的时期,就好似是天上的神仙在为他指明前路,此时,刘安再无犹豫,当机立断的做下了与刘彻为敌的决定。

    同时,他一边暗中治军械,积金粟,欲乘天下有乱就起兵,另一边则与中央虚与委蛇,在刘彻面前做出一副唯命是从的忠贞臣子模样,让知道他真面目的刘陵都不禁感叹这老东西演技爆表。

    窦太皇太后的病情反反复复,王太后和陈皇后等人得了太医一个无能为力的答复后,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寿数是老天给的,医者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