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70-80(第10/14页)

平静。

    刘彻兴高采烈地命黄门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个好消息,除了恭喜庆贺声外,不少曾经向刘氏宗族或者刘安投诚的大臣忍不住和身边人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了起来。

    陛下即将有子嗣的好消息对他们来说就是坏消息了。

    不少刘氏宗亲的府邸变得和淮南王府一般门可罗雀,再不复从前的车水马龙,仿佛一夜之间就秋风扫落叶,回首影离离。

    曾经的喧嚣刹那远离,刘安落寞的喝着酒,不敢置信自己的所闻。

    离曾经的万人奉承才多长时间?

    刘安失魂落魄的想:我来长安是来当皇帝的呀,怎么成了给皇帝送孩子了?

    第78章   保全 刘陵本以为自己会为刘安……

    刘陵本以为自己会为刘安的失败感到开心, 但是出乎意料的,她竟然生出了几分不知所以然的同情来。

    无可否非的说,刘安是一位杰出的诸侯王, 在他出人淮南王之间在藩地建树颇多, 而且其人学养深厚,文采风流, 堪称人格端庄、政绩卓著。

    可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文学家,却因为“谋反”自杀身亡。

    要刘陵说, 何必呢, 她是没站在高位, 不懂当皇帝有什么好的, 起的比鸡早, 干的比牛多,睡的比狗晚。而且刘安都多大年纪了, 四十出头了有没有,搁在古代也是不惑之年的高龄老人了, 比大多数帝王活的都长,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呢。

    刘陵无奈叹气,看她就想的很开,被原主不知道使得什么手段来到了汉朝,不还是努力让自己活得好好的,过得悠闲自在, 每日和平阳阿姊喝酒看美人,偶尔调戏调戏卫青, 谈谈情说说爱,改善改善自己舒适的生活环境,何必和刘安似的自寻烦恼呢。

    刘陵笑嘻嘻的凑到刘安身边, 毫无父女之情的给刘安的心上插刀,道:“难怪陛下对女儿刮目相看呢,原来是因为父王的缘故爱屋及乌啊,陛下对父王真心敬之重之,女儿也受益不少呢。”

    刘安呼吸一窒,郁郁寡欢的叹了口气,继续愁眉苦脸。

    “父王别伤心么。”刘陵毫无真情实意的安慰道:“本来就不是您的东西,谈何失去呢。”

    刘安哼了一声,觉得女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很伤人,怎么就不是他的东西了?连国舅田蚡前一段日子也对他毕恭毕敬,好似他登基大权在握近在眼前,谁知这才不过几日,田蚡那小人就从拍马逢迎的小人改头换面成了皇帝最忠心耿耿的臣子。

    就好似前些日子他们商议的大事都统统不存在了似的。

    让刘安有一种被糊弄了的荒谬感。

    呸,田蚡这个虚伪的小人,还有那一群丑恶的嘴脸。

    “阿陵啊,就差那么一步啊,眼看着父王我就要问鼎大位了,谁成想,陛下他,陛下他居然……”刘安的神情仿佛天塌下来了一般。

    嗯,居然有孕了。

    刘陵点头,默默接过刘安的话头,腹诽道。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刘陵反问,而后接着道:“父王您都已经不惑了,但是陛下才舞象之年,您就这么捏着稳瓶觉得陛下活不过您这岁数么?”

    刘陵的话很有几分讽刺的意味,但也很现实的指出来刘安潜意识忽视的问题,他哽了一下,回答不上来,只能沉默不语。

    片刻后,刘安才道:“可依本王看,无论是文帝还是景帝都不是长寿的命数,刘彻是他们的子孙,说不定还没那两位活的长久呢。”

    就是抱着这种希望,刘安才敢有那么大的胆子和田蚡就帝王宴驾后,帝位空悬而筹谋大事。

    可惜,你们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喽。

    刘陵摇了摇头,这才明白过来刘安是被怎样一桶浆糊糊住了脑子和眼睛。

    她干脆和刘安就事论事道:“文帝和先帝都不长寿没错,但陛下怎么不看看太皇太后呢,她老人家可是从高祖那时候一直活到了现在,历经思朝,这可是皇帝的亲祖母。”

    历史上的窦太皇太后可是活了七十多岁,比刘彻也不差多少了,在古代这样缺医少药的年代,已经堪称高寿老人,这位可是刘彻的直系长辈,无论血脉遗传还是政治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人物。

    刘安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自己确实忽视了什么。他沉吟了一下,道:“明日,我进宫去探望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顺便打探打探她的看法。”

    因为刘安也是黄老治国理念的积极拥戴者和实践者,都主张无为而治,修德率下。在共同的执政目光中,他和窦太皇太后很有相同语言,相同的目的让两人天然的成了同盟,但刘安却丝毫不敢在这位历经三朝的老人眼前暴漏自己的初衷和野心。

    说起来,现在的刘安与刘彻这个皇帝侄子的关系还是十分融洽的,刘彻对他的态度不禁尊重而且仰慕居多,这点就连刘陵都有所耳闻。

    因为刘彻经常宣召刘安进宫,以家宴相待,倾谈由晨至暮。少年天子年纪不大,正是知识积累时期,对艺文兴趣浓厚,因此,对于刘安这位年长的叔父辈诸侯王甚是亲近。

    刘安的博学善辩,擅长辞赋,长篇大论倚马可待的才气不但让刘彻十分羡慕,也让刘陵对刘安这样的大文学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同情和可惜。

    以刘安的才学明明能够青史留名,为何偏偏就非得走那一条遗臭万年的路子呢。刘陵心头有一种恶趣味的念头,这样的文学家还是关起来著书立说的好,何必放出去害人害己呢。

    最重要的是,刘安如果坏事了,肯定会牵扯到刘陵身上。古代讲究的是一人犯罪、全家连坐、株连九族。当然,以刘安刘氏皇族的身份,株连九族肯定是不可能的,算九族那刘彻也逃不过去,但刘陵这个亲生女儿就属于全家连坐的范围了。

    刘陵摩挲着下巴暗暗思索,如果有一天刘安东窗事发,刘陵又该怎么保全自己?

    她已经报上了卫青和霍去病的金大腿,怕这样也不保险,她还努力和刘彻、平阳阿姊打好关系,就想等自己陷入囹圄的时候刘彻能网开一面,平阳阿姊也能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捞自己一把。

    虽说她往日里和刘彻吵吵闹闹的,但到底没有什么龃龉,只是吵几句嘴,关系也不至于太坏。

    干儿子现在也才会说话,刘陵也不知道刘安等不等蛰伏到霍去病长大再被刘彻发现他的野心,但卫青却已经是刘彻的心腹股肱了,而且卫子夫现在也怀有身孕,如果刘陵没有猜错的话,对方腹中怀的应该是那位著名的卫长公主。

    这么一瞧,刘陵顿时松了口气,她也不是没有帮手和救星的么。

    翌日,刘安如他所说的那般进宫打探消息去了,但同样都是千年的狐狸,在窦太皇太后面前玩聊斋这种戏码,就注定有暴漏的风险。

    刘彻说到底也是窦太皇太后的亲孙子,哪怕再不看好他,刘彻身上终究还留着她的血脉,就算刘彻真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到了要另立新帝的时候,也轮不到淮南王刘安这个外三路的侄子。

    当着淮南王的面,窦太皇太后口风严谨的很,只一个劲儿和刘安就儿女家的事闲谈,为了把刘安的注意力引到他处,甚至还把刘陵女大当婚的事拿出来做挡箭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