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国宴打脸使臣: 9、论豆腐、和瀛寿宴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华夏国宴打脸使臣》 9、论豆腐、和瀛寿宴(第2/3页)

还有下虾线,就在其腹部。

    与上虾线相比,下虾线极细,只一线细细的黑,而且也不脏,其实是虾得以弹跳的筋脉。

    苏晓瓷:“下虾线本不用去除,但是虾受热之后会收缩蜷曲,太佝偻了,不好看。”

    她这道菜要做的是整虾,因此卖相非常重要。

    “而且虾太过卷曲,会将大部分调料都抱在怀里。”

    苏晓瓷还有闲心弓起身子,模仿了一下团成一团儿的虾,鼻子一皱。

    “那样滋味不均,咸的地方齁咸,淡的地方又没味。”

    这可是做菜的大忌。

    越是使用了丰富调味的菜肴,越要注意。

    余珠儿听着,觉得苏晓瓷做菜真是太讲道理了!

    原来每一个细节不止是为了好看,还别有深意。

    她赶忙指着那些开得规规整整、高矮一致的海胆壳,虚心请教为什么这样开。

    苏晓瓷头都没抬,“哦,那些就是为了好看。”

    余珠儿:……

    假设要做海胆蒸蛋、或是直接做炭烤海胆,那自然留着壳更好,还能在造型上起到一个作用。

    但与虾不同,海胆,苏晓瓷并不打算整个做。

    她将那些壳也修整得漂亮,纯属闲着没事儿炫技,外加强迫症。

    当然,最主要的理由还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自从挑好食材,苏晓瓷便对两道菜肴成竹在胸,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小半盆金灿灿的海胆、一整盘青盈盈的海虾都准备好了,苏晓瓷忽然扬声朝围观人群问。

    “桂秋姐姐,你们今早做的豆腐还有剩吗?”

    话音落下的电光火石之瞬间,一直端坐如同木制雕偶的阿竹,脖子就像是被装了马达似的,猛然一扭,立时朝苏晓瓷看来。

    那眼中是不可置信,以及暗淬的怨毒。

    苏晓瓷被吓了一跳。

    她在心里低骂一声“神经”,耳边听到桂秋的回答。

    “今日做得多,还剩将近半板呢,都镇在井里。怎么,你要用?我这就去拿。”

    苏晓瓷忽然反应过来。

    她瞧着阿竹那居心莫测的视线,心想万一之后,对方以“这豆腐不是苏女官亲手做的”来攻讦,她就喜提抗旨不尊的罪名了。

    苏晓瓷不禁暗道“好险”。

    不能怪她太过谨慎,而是她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这国人。

    于是苏晓瓷赶紧拦住桂秋。

    “想想还是不用了。桂秋姐姐做的豆腐最精细美味,还是给大伙儿留到昼食,再添一道菜多好啊。”

    “上月初六,姐姐那一道脆皮豆腐就做得好吃极了。脆皮酥软,芡汁酸甜,我吃了还想吃。”

    鸿胪寺中人的餐食,是由几位高阶膳使领头,分出甲乙丙丁四个班轮流制作,自给自足。

    桂秋是厉玉娘的心腹,是膳使之首,寺中饮食早已不用她亲自烹调。

    那一日,她不过也是技痒,心血来潮做了一道脆皮豆腐,没想到就被苏晓瓷记住了。

    那也确实是她最得意的拿手菜肴之一。

    当着这么多人,被如此实在地夸奖,桂秋又欣喜又惊讶,又神气又赧然。

    “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吃!”

    她佯怒,虚点着苏晓瓷脑壳儿笑骂,心中却想,自己从前与苏晓瓷只是几面浅薄之缘,并无深交。

    如今看来,这小娘子倒的确可爱讨喜,令人见之可亲。

    桂秋本就是爱凑趣儿的,或许也被苏晓瓷这插科打诨的闹腾精神感染,便琅然一笑。

    “晓瓷,你把今日这两道菜做好了,我不仅给你做脆皮豆腐吃,也教你做法。”

    “还有红烧豆腐、蟹黄豆腐、炸豆腐丸子……姐姐我呀,都有独门秘诀的,想不想学?”

    苏晓瓷赶忙喊一声“想!”,把这事定下。

    她笑得如望日月,十分期待。

    说实话,作为现世的国宴大厨种子选手,苏晓瓷的厨艺不可能比桂秋差——这已经是十分委婉的说法。

    脆皮豆腐也不是什么精妙的菜肴。

    但是学无止境,苏晓瓷从不敢自大,而是最喜欢集百家所长,磨炼厨艺。

    她那差点破音的一嗓子,众人听了也笑,阵阵香雾般浮动的低笑,让气氛忽就松快下来。

    连厉玉娘都没忍住,翘了翘嘴角。

    只有阿竹没笑。

    那些什么“脆皮豆腐”、“蟹黄豆腐”,她听不懂,只觉得一点也不恬淡、不优雅,谁家正经豆腐那么做?

    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

    她的批评,实际是来自茫然落后的烦躁、格格不入的羞恼,更兼朦朦胧胧的嫉妒。

    眼前越是群情欢洽,阿竹的神色就越冷沉。

    等到桂秋再次确认到底用不用豆腐,而苏晓瓷的回答,终于将阿竹本就狭而窄的气量,顶到了头——

    苏晓瓷是笑盈盈摇着头答的,云淡风轻。

    “真的不用了。豆腐而已,又不稀罕,怎么值得劳姐姐芳驾一趟?”

    什么叫“豆腐”而已?!

    阿竹倒抽一口气,而后就开始吭哧吭哧喘气。

    那可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高级食材!

    那可是需要提前和寺庙预定、和其它权贵争夺才能得到的珍贵食材!

    她们才是!一群黄毛丫头而已!

    阿竹在心中呐喊。

    后厨的微贱之人,居然、居然敢这样评断只有僧侣大人们才会制作的、风雅又昂贵的豆腐!

    至于,自己口中的“僧侣大人们”到底是从何处学会了制作豆腐……

    好像根本不在阿竹的思考范围之内。

    她只一个接着一个,将谴责的目光扫过言笑晏晏的膳婢们。

    最后,又落到苏晓瓷身上。

    苏晓瓷已经放弃豆腐,眼珠只滴溜一转,则计在心间。

    她转而拿了几枚鸡蛋打散,又去膳房外的小菜园掐了两撮水灵灵的香葱。

    再将各样调料依次排开,苏晓瓷审视着自己的灶案,终于满意地点点头。

    而后,“刺啦”一声,宽油入锅,苏晓瓷整个人的气场完全改变——

    如云从龙,如风从虎,炊烟和水火之气仿佛就该与苏晓瓷共生。

    那些蓬勃的热意和力量,都静静蕴在她的一双手中。

    并在此时,随着流畅的颠勺、利落的翻炒、一丝不苟的身体姿态,还有对火候和调味的精准控制全部释放出来。

    就像法官摒弃个人情绪去公平判决,就像医生不问贵贱去救死扶伤。

    不论食客是谁,苏晓瓷尊重锅灶、尊重食材的厨师之魂都是不会改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