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国宴打脸使臣: 7、选海产、白案功夫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华夏国宴打脸使臣》 7、选海产、白案功夫(第1/3页)

    皇室、嫔妃、还有朝臣们的饮食最要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差池,向来是由尚食局和光禄寺双方互相牵制,又合力完成。

    而鸿胪寺,只需要负责各国使臣的饮食,是为“外食”。

    就连鸿胪寺所处的位置,也是皇宫最偏远的角落,且与真正内宫之间,另有宫墙相隔。

    可以说,鸿胪寺大膳房中人,唯一接触权贵们的时刻,就只是往国宴送餐而已。

    她们平日几乎不在宫中走动,对其中规矩和情形也不甚了解。

    现在,却要苏晓瓷去到正得盛宠的高阶嫔妃面前,直接为她供给菜肴!

    甚至马上就要做好,连皇帝都在场!

    厉玉娘最先反应过来,口中直叹“这真是天大的恩典”,心中想的却是“这真是天大的坑”。

    若只是烹制饮食也就罢了,可居然还有什么“切磋饮食典故风俗”?

    见惯风浪的厉玉娘,自然看出这是苏晓瓷昨晚其实惹了藤原纯子不快。

    对方竟想出这样捧杀的方法,表面上却还落个不耻下问、崇慕大隆风俗文化好名声。

    厉玉娘不禁在心中唾弃这筹谋的阴私和扭曲。

    她自是不愿手下赴险,可面对天子圣喻,又奈若何?

    厉玉娘只得陪着笑脸,好声好气和阿竹周旋,意图得到更多有用的讯息。

    她问的都是“娘娘可有什么忌口?”“偏爱什么口味?”“阿竹夫人您觉得什么菜肴会得娘娘喜欢?”这样足够简单客观的问题。

    可阿竹还是凝眉苦思,仿佛让她提要求十分困扰。

    又磨叽了好一会儿,她才鞠着躬给出答案。

    “和瀛国海产丰富,安昭仪娘娘最为喜爱。就请苏女官用海产做两道菜好了。”

    呵!

    苏晓瓷咬着牙在心里怒骂。

    行行行,好好好!

    海产海产,吃吧吃吧!

    谁能吃过你们啊?

    趁着那大海还干净,还没被你们缺了大德的子孙祸祸,赶紧多吃几口吧!

    与她的愤慨相比,厉玉娘和白灵却尽是担忧。

    怎么要求如此刁钻?

    若说喜欢肉类,管它是牛羊还是禽鸟,只要浓油赤酱,做到有滋有味也就是了,挑不出大错。

    可她偏偏要吃海产!

    那水中之物,五花八门,从清洗到调味,各有不同技法。

    稍有不慎,烹调失当,更会惹人上吐下泻。

    厉玉娘额间冒出细汗,心间缠起忧思。

    她对手下一百五十人的长短并不尽知,只知苏晓瓷勤奋有加,基本功不错。

    可她既只是膳婢,单独做菜的机会都少,又怎么有能力烹制海产?

    然而,担忧的目光落到苏晓瓷身上,却见她神色沉稳地点了点头。

    厉玉娘蓦然一惊。

    虽然昨夜是她近乎单方面的朝苏晓瓷输出,但是那一番交流仍然她看出这小娘子的与众不同来。

    莫名地,会让人觉得苏晓瓷值得信任,可堪重任。

    见苏晓瓷的态度,加之如今骑虎难下,厉玉娘只能答应了。

    但她仍不敢托大。

    不止立刻遣人去内库,叮嘱只管挑最新鲜、最珍贵的海物回来,还要拨两个厨艺好的一等膳婢给苏晓瓷打下手。

    但是苏晓瓷委婉地拒绝了。

    她想,既然藤原纯子点名要她来做,她便必须从头到尾亲自动手,不能留下任何话柄。

    于是,苏晓瓷只叫了余珠儿帮她刷锅起灶。

    事实证明,苏晓瓷这个决定还真是未卜先知,最开始就免除了不必要的麻烦和猜忌。

    因为阿竹竟表示要留下来,一直等到苏晓瓷做好了菜,再和她一同送往藤原纯子现在居住的“霓云殿”。

    厉玉娘讶然,与左右面面相觑。

    “夫人就算等,也不用在这灶间等,烟熏火燎的。”

    她盛情相邀,请阿竹移步偏屋休息,既是为了示好,也是想避开阿竹的视线,好帮一帮苏晓瓷。

    然而阿竹却站定未动。

    “主子的吩咐,阿竹不敢不尽忠职守。”

    厉玉娘不再说话了。

    可不敢再说了,都差点陷人家于不忠不义了,多大的罪过呀。

    好意连着被撅了两次,八面玲珑如她,也讪讪地止了那与阿竹交好的心思。

    厉玉娘唯有遣人去搬一把舒适的圈椅来给阿竹。

    阿竹道了谢,施施然落座。

    她双手置于膝上,轻轻牵住衣襟捋平之后,便如同一个静置的人偶,被摆好了朝向苏晓瓷的方向。

    见她如此,厉玉娘忽觉心头火起。

    那样监视的姿态和审视的视线,何尝不是对苏晓瓷的一种欺负?

    自家手下,居然在自家地盘受如此委屈。

    不能没人给她撑场子。

    厉玉娘干脆也要来一把圈椅,与阿竹并排而坐。

    气氛立刻焦灼了起来。

    众人大气不敢出,不约而同看向独自站在空旷膳房中的苏晓瓷。

    明明主要食材还未回来,却见她似是沉吟毕,忽然昂首信步,竟已开始了动作。

    常见的米面鲜蔬,此处是管够的。

    苏晓瓷取一瓮面粉,往案板上倾倒出一座小山来,那手腕灵巧一转,便在中间抡出一个小坑,而后往其中加了清水。

    本来白如雪山的面粉堆,立时就变得更像火山了,顶着一圈圆圆的火山口。

    然而岩浆却不是往外流,而是由苏晓瓷将那面粉一点、一点往中间的水坑拨去。

    质朴无华,却又是非常专业的揉面手法。

    所需的,只是一双手、一张案而已。

    说起来也是,厨房如战场,忙起来都是火烧火燎的,哪里有时间和空间去摆弄过多的器具?

    大道至简。

    就像华夏餐食可以一把菜刀走天下一样,对于真正的强者来说,什么电子秤、量杯和刮刀,通通都是浮云。

    至于硅胶案板、免粘手套,更是累赘又花里胡哨。

    因为面是不怕揉的,不用这样小心翼翼对待。

    相反,揉得越狠越不沾,最后手和案都会干干净净,而面团光光亮亮。

    苏晓瓷在现代时,就不受那些科技和狠活的限制,因此穿越到这啥也没有的大隆来,仍然是无欲则刚,可以发挥全部的实力。

    她的手就如同在那张松木案板上跳舞,一压、一揉、一拉、一按……

    轻盈,但是稳定。

    很快,水分渐渐被面粉均匀地吸收,面团也由雨后春泥一般的黏腻湿润,变得柔韧而敦实,像是被挤出雨水的实心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