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长安: 220、第 22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不见长安》 220、第 220 章(第1/2页)

    还有一事,和苏家有关。

    苏家就是皇后苏妙彤的娘家,苏家本就只有苏震和苏妙彤这对兄妹,自十余年前苏震离世,苏妙彤便几乎形单影只,只有些远之又远的旁支亲戚。苏妙彤和他们关系淡薄,皇上倒是待他们颇为宽厚,只是也没有给什么一官半职。

    苏家军当年为皇上夺天下时,威名赫赫,在苏震离世后,当然也还是自成一派,但已不成气候。皇上对他们的打压不动声色,但这或许已是最好的结局,至少他们的沉寂,也换来了所有人的平安。

    不过,苏震其实有个养子,名为苏斐,如今也不过将将二十,是苏震在战乱中捡到的孤儿。

    苏震早亡,苏斐与苏震虽没有真正的父子相亲的记忆,却也知自己这条命完全仰仗苏震,他在军营随苏震的手下长大,众人也几乎将他看作少主。扫平鞑密时,苏斐年纪太小,又生了怪病,并不被允许去前线,也没什么发挥余地,加上这些年四处太平,苏斐和剩余的苏家军,便也就只是平常地驻守边塞。

    而为防止边塞驻军一家独大,按照大闵军例,各边塞守军需三年一换驻守州。自鞑密被吞并,原本与鞑密相接的烽州如今已算不得边境,甚至扈州也不算是边境了,只是仍然需要重病看守,以免鞑密人作乱。

    这次苏斐恰好要轮至原本鞑密的疆界藤州,大部队走官道,但苏斐很少能去都城里玩,出于好奇,他带着一支亲兵队列佯装成普通商队,路过了已愈发繁华的烽州,打算走天明关去扈州,再去藤州,算是且行且玩。

    谁料到了天明关,却遇上了劫道的。

    天明关易守难攻,山道密布,尽管当年昭华公主和二皇子剿匪成功,但这几年又有流离失所之人在里头结帮结对,形成了匪群,名为明义帮。他们没少打家劫舍,拦路抢劫。但或许是害怕被清剿,所以他们虽是山匪,却竟然很有些分寸,只图钱不害命,图钱也不过分,不会要尽家财,而是会估算对方情况,给出一个对方能接受的数字。若是碰到穷困潦倒的民众,甚至会直接放人离开,还说若实在没地去,也可留在明义帮里。

    苏斐他们装成商队,明义帮怎可能放过,自是拦路抢劫,苏斐却敏锐地意识到,这群人与普通劫匪很有些不同,他们训练有素,进退有度,竟和军队有些相似。于是苏斐假意被劫,编了个烽州小公子的身份,说让手下去家中取钱,实际是手下去通风报信。

    苏斐在明义帮里被好生对待着,他装出天真且不谙世事的样子,看起来便很好骗,又故意表露自己很想做出一番成就,只是无人理解。这样一来二去,明义帮里的头头大抵是认为苏斐大有利用价值,竟撺掇苏斐给明义帮更多钱财,待明义帮成事,回报超乎想象。

    在苏斐的装傻充愣中,他意识到,明义帮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复杂,这竟是一支京城来的,训练有素的队伍,而他们口中总流传着一句神秘的“为了那位而复仇”。

    最终苏斐愕然地知晓,他们口中的“那位”,竟是二皇子。

    原来当初二皇子从宫中出逃,去瑶光寺劫持昭华公主之前,自然是安排好了自己的亲兵接应的,奈何他没能离开长安。

    久等二皇子而无果的这支亲兵不知里面具体什么情况,但也猜到情况不妙。彼时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入城交代一切投降,要么悄悄地离开。

    后者显然比前者少很多危险,毕竟他们对于二皇子被调查到哪一步毫不知情。而离开后,又很快知晓二皇子死讯,更知晓二皇子的亲属和亲信都受到牵连,众人心中惶然,一路逃至烽州也不敢松懈。

    他们很怕自己暴露,最终竟躲到了天明关里,赶跑了之前一些零碎不成气候的匪群,自己组建了明义帮。

    本只是想混口饭吃,后来又听闻长安很乱,三皇子、昭华公主接连去世,皇上也龙体堪忧,反倒是一个外来的什么睿亲王,莫名其妙便成了太子。

    众人的怨愤情绪高涨,有人挑了个头,说二皇子是遭人陷害,他本该才是真正登基的人选,他们必须要为二皇子复仇,证明二皇子的清白。此外,二皇子实际上还有个隐而未宣的儿子,是他第一个通房丫头所生,如今也有十四五岁。

    他们悄然拥戴此子为新主,明义帮便是要韬光养晦,积攒人数和钱财,为的就是将来入长安,把二皇子未尽之业完成——拥二皇子的独子为帝。

    这想法极其隐秘,但显然每个知情人自己反而信心满满。

    苏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突发奇想走了天明关,竟撞破这样一桩可笑又可怖的大事,最终他与人里应外合,将这明义帮给歼灭,还搜刮出二皇子当年囤积于此的各类黄金珍宝。

    如此一来,苏斐算是平了反贼,功劳可不算小,但彼时皇上对皇后态度微妙,且民间传闻皇上已神志不清,故而如何奖励苏斐,实际上都是睿亲王说了算。

    睿亲王与皇后肚子里的龙种显然是竞争关系,睿亲王怎么可能扶持代表皇后势力的苏家人?众人本以为此事会以苏斐小小升职,得到金银珠宝后草草收场,谁料睿亲王大笔一挥,说苏斐此乃赫赫之功,又是青年才俊,前途无量,此前在边塞历练,年纪虽小,却颇有名望,可见是将才。而这次能临危不惧,出奇制胜,又可见其头脑伶俐——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般不世之材,皇上是十分欣赏,故而让他率领一队亲兵入长安,入鹰卫所。

    鹰卫所是冯乐安为副指挥使,而总指挥之位一直空悬,大事仍要睿亲王断绝,睿亲王此举,倒是有些要为鹰卫所挑选人才的意思。众人十分惊讶,因若睿亲王有意斩草除根,有更多办法,绝不必大张旗鼓地把苏斐邀请入长安再下手,毕竟他这一番渲染,众人都知苏斐文武双全。可若睿亲王要把鹰卫交给苏家人,那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一时间,猜测四起,流言蜚蜚,苏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悄然入京,更让人意外的是,每个人翘首以盼,看苏斐入京后究竟会被如何对待,而结果是,他和亲兵们,真的就只是寻常地在鹰卫所入职,办案,没有出任何幺蛾子。

    很快,人们也就忘记了苏斐,因为两件更大的事发生了。

    张小鲤离开苏州的那日,京城传来两个消息,一个是前些日子皇后生下了孩子,是个男婴。另一个日子嘛则很对照,是两日前,皇帝驾崩,太子正式登基。

    生死更迭,总是无常。

    林存善就这么当了皇帝,张小鲤盯着日头,有些恍惚,最后还是拱手说了句“恭喜你得偿所愿”。

    *

    张小鲤本想过南下,但因为汀州的消息,所以只能改为北上,相当于沿着另一条路前行,很可能终点还是长安。

    不过张小鲤觉得也没什么问题,若能一路追溯浅墨的路径,多少或许可以得到线索。且她并不急于回长安,在汀州又继续一边寻找浅墨线索,一边办起了汀州的莲绽书院。

    莫天觉的信每个月定期寄来两到三封,除了交代自己寻找蕊娘无果之外,也会同她说一些京城轶事,偶尔也会不着痕迹地提到林存善和池东清。

    张小鲤倒不排斥,与之相反,她有那么一点在意林存善的身体。

    毕竟林存善当时说,他只有一年好活。

    于是张小鲤回信时,总忍不住问林存善身体如何,当然,得到的都是“安康”甚至“健朗”之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