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珠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养珠日常》 60-70(第12/15页)

与她撞了个正着。

    沈元惜:“??”

    虽然现代口罩期间她确实有过一段穿着睡衣蓬头垢面的在家办公的日子,虽然但是,古代已经开放到这个地步了吗?

    似是看出了她的疑虑,谢惜朝主动解释道:“我昨夜在隔壁睡的。”

    “想趁着我没醒溜回来,结果我刚好在这时候醒了?”

    谢惜朝就像考试作弊被抓的孩子,局促的站在门口,忍不住辩解道:“我衣服在这。”

    沈元惜这次是真不知道他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了,招招手让人进来,门刚带上,就又被敲了。

    “谁?”她没好气道。

    “外面来了两个姑娘,来打听有没有一个瘦瘦高高、长得很好看的姑娘来过。”门外是小二紧张的声音。

    “应该是元秋元冬。”沈元惜解释完,对着外头道:“让她们进来吧。”

    两个人快速穿上外衣,推开门果然瞧见在楼梯拐角的两个姑娘。

    她和谢惜朝一起出来,元冬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元秋则是一脸震惊的长大了嘴巴。

    “姑娘?”小丫头愣愣道。

    “我与他……”沈元惜本想解释,想了想,“算了,越描越黑。”

    她这是默认与谢惜朝关系不清不楚了。

    谢惜朝动作自然的拦住她的腰,好像在说: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啊!”

    元秋尖叫一声,被沈元惜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别喊。”

    元秋配合的点了点头,沈元惜松开手,小丫头立马忍不住问道:“所以现在,宸王殿下算是男小妾吗?”

    沈元惜:……

    谢惜朝:……

    其实小丫头脑回路没问题,毕竟沈元惜明面上还是太子的未婚妻。但说谢惜朝是男小妾,着实太……

    谢惜朝反驳道:“等谢琅死了,我就是续弦。”

    “哦!”元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沈元惜扶额,打断他们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对着谢惜朝质问:“把我骗来淮安,你最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昨天让他糊弄过去了,今天可没门了。

    谢惜朝瞬间蔫了,转移话题:“先吃早点吧,昨晚那个煎杂鱼就不错。”

    “大早上的吃什么煎鱼,回去了。”沈元惜说着,就要往外面走。

    谢惜朝连忙拦她,“去哪?”

    “回京。”

    谢惜朝急了:“多待几天,和我一起回!”

    “你差事办得好,我家里可遭着贼呢,那贼现在还没抓到。”沈元惜抱臂倚在栏杆上,一副不欲再与他多分辨的样子。

    其实最怕被偷的东西一直被她戴在身上,早回去晚回去无甚影响,沈元惜这么说,就是故意的。

    故意想看他惊慌失措的样子。

    谢惜朝果然面露惊色,忙问道:“没伤人吧?那你就更不能回去了,回京后到我府上住,绝不会给贼人可乘之机。”

    “贼还没抓到?”元秋元冬两个小丫头也异口同声道。

    沈元惜揉了揉太阳穴,显然对这件事颇为头疼,“贼是外贼,我怀疑是家中有人在亲戚面前没注意说漏了什么,才招来这横祸。”

    元秋已经反应过来了,元冬还在傻愣愣的问:“那为什么要说贼已经抓到了?”

    “为了让这蠢贼再来一次。”沈元惜道:“可惜没有,只能加强防守,但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怪不得姑娘大肆动土,不但换了锁,还将外墙都贴了光滑的石板!”元秋感叹的同时,突然没由来的心慌。

    应该不会吧。

    他们每月从她手里拿五两银子,吃饭穿衣绝对够了,省着点花说不准没几年就能攒出来一个宅子。

    所以一定不会!

    元秋在心里安慰着自己,却还算放不下心。

    沈元惜注意到她的异样,问:“怎么了?”

    “没怎么,突然有点想阿娘了。”

    “有时间放你去看看他们,活着干脆让他们搬到京城吧。”想到这小姑娘今年才十四岁,沈元惜顿时心软。

    元秋很想说其实他们已经在京城了,但不知为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多谢姑娘。”她道了声谢,就没在说话。

    倒是元冬,打岔道:“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把阿爹阿娘接来京城啊?”

    她算是几个丫头里最天真的,因为家里实在吃不上饭,眼看着要饿死了,才将人带到牙市卖了。

    挑挑拣拣挑到了沈元惜这么个年纪不大独身一人的主子,就是怕自家孩子被大户人家的老爷少爷看中收了房,没法赎回来了。

    后来家里攒下点银钱了,立刻就上门要赎人,生怕元冬做不惯奴婢,受了什么委屈。

    还是小丫头不愿意走,硬留下来的。

    所以她是几个丫头中唯一一个还保留着原来的姓的,她姓贾,叫贾元冬。

    当初东洲地动时,这一家人跟着沈元惜向北逃难,在淮河南岸落了脚,离淮安倒是不远,渡了河便是。

    第 69 章

    “你想接他们进京, 也得他们愿意才行啊。”沈元惜笑道。

    元冬不理解:“为什么不愿意啊,当初就该一起进京的,非得留在淮南,万一地动追上了来怎么办?”

    沈元惜笑笑, 没有说话。

    古人讲究落地生根, 魂归故里, 轻易是不肯挪动的。元冬一家因为逃难不得不背井离乡, 因为元冬娘祖上在淮南岸待过,所以一家人在那里落脚, 也算是回了家。

    京城四六不着的, 贵人如云, 一不小心冲撞了还容易丢了小命, 自然不如小地方呆着舒坦。

    听着元冬小声抱怨,沈元惜没有接话,想着来都来了, 干脆带小姑娘去看看亲人。

    吃完早点, 几人就登了船, 除却沈元惜与两个小姑娘和车夫,还有一个非要跟来的谢惜朝。

    免费的保镖不用白不用,沈元惜也就默许了。

    渡了河,几人直奔元冬父母定居的小城, 依照记忆找到了那条只来过一次的巷子。

    刚好瞧见元冬娘端着木盆坐在水井前洗衣。

    “阿娘!”

    “六娃?”妇人愣了一下, 随后立即放下木盆, 接住了扑过来的元冬。

    “怎么来了?让娘看看。”妇人抱着她,半晌, 终于道:“又胖了,都快比娘还要高了。”

    她感叹完, 朝女儿身后的沈元惜打了声招呼:“元姑娘,这丫头没给您添麻烦吧?”

    “小丫头聪明着呢,现在是管账的一把好手。”沈元惜寒暄道。

    “留下来吃顿饭吧,我去买些菜。”

    “那就叨扰了。”沈元惜颔首,牵着元秋走了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