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珠日常: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养珠日常》 40-50(第12/16页)

点什么,以赵家那清高劲儿,成日窝在那东南一隅,不晓得如今的元记珠宝有多厉害,定然瞧不起商贾之流。

    但坏就坏在,经常还真有位尚书夫人姓赵,是她本家。

    赵齐求见了几次,皆无功而返,竟然胆大包天的打着尚书府的名义在进京赶考的举子中大肆结交。

    赵晴婉听着伙计陈述,听得是心惊胆战。

    不等她出面警告,尚书府就已经有所察觉,拿了人关押在府里,打听着赵齐的背景。

    打听到河东赵家时,李尚书满是不屑,直到听说与元家那位赵掌柜也有点牵扯时,才变了脸色。

    商贾之流,他李家原本一根手指头就能碾死,但元家那位小老板与东宫往来密切,乃是未来太子正妃。

    甚至有传闻,太子与七皇子为了此女大打出手。

    传言自然是假的不能再假,但李尚书却不得不谨慎些对待赵齐了。

    人被提到沈元惜面前时,她整个人都是懵逼状态,立刻让人去叫了赵晴婉。

    等人齐了,元宵自觉关上门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下沈元惜、李尚书,还有赵家姑侄。

    见到熟悉的面孔,赵齐忍不住求助:“姑母救我!”

    “闭嘴!”赵晴婉斥道。

    沈元惜听完了来龙去脉,看了眼赵家姑侄,又看了眼李尚书,一时不知该如何张口。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若是有心想保,卖个人情的事。若是想敲打,李尚书便能直接上报考生品行有瑕,借此摘了赵齐的功名,叫他读的这么些年书付之东流。

    沈元惜不好擅自替人做决定,只得眼神示意赵晴婉。

    赵齐见有救,立刻跪下,声泪俱下的攥着赵晴婉的衣角保证,“侄儿一时糊涂,以后再也不会了,求姑姑救我啊!”

    赵晴婉面色越来越难看。

    她内心是犹豫的。

    赵家如今只父亲一位官身,早已荣退,哥哥是个没出息的,难得有个有出息的儿子,若是被母亲知道她见死不救,只怕会埋怨她。

    可当初她和离,娘家人的所作所为着实让她寒了心。

    这样的亲戚,怎值得她卖姑娘的脸去帮衬?

    她犹疑间,沈元惜开了口,淡声道:“多谢李大人息事宁人,还望大人不要将此事声张。”

    李尚书巴不得卖她一个人情,连连称是,寒暄了几句就带着家丁回了。

    送走了客,赵晴婉踢了赵齐一脚,斥责道:“还不快谢元姑娘大恩!”

    赵齐被踹中膝窝,顺势朝着沈元惜磕了个头,又忍不住打量起这位看起来年纪还没他大的少女。

    沈元惜受了他大礼,只瞥了他一眼,不再言语,端起茶盏饮了口凉透的茶。

    赵晴婉又踹了赵齐一脚,“你不用不服,她是未来的太子妃娘娘,即便是你祖父来拜,她也是受得的。”

    “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娘娘恕罪!”赵齐又磕了个头,低眉垂目,不敢再看沈元惜。

    经过这么一遭,他算是彻底打消了走捷径的念头。

    这位姑母的确是攀上高枝了,却是个女流之辈,对他的前程毫无作用。

    熬到这位母家不显娘娘正位中宫,不知得熬多少年。

    撵走了赵齐,赵晴婉脸上挂不住,语气带着歉意:“是我给姑娘添麻烦了。”

    “不麻烦。”沈元惜示意她坐下,缓缓道:“阿姐可要想清楚了,以后此人入朝,是否要划清界限?”

    “自然是要的,万一他以后再犯浑,我是不会再管了,只是赵家毕竟是我娘家,万一他犯了事,再牵连上……”赵晴婉面露难色。

    “那要不要出面打压,或将人外放到偏僻一些的地方,磨砺个几年?”

    “如此是最好的,但会不会太麻烦姑娘了?”

    沈元惜清浅一笑,“谢惜朝上月才受封亲王,到吏部递句话的事。阿姐大可放心,若他知道悔改,过个几年再召回来便是,不会毁了他的前程。”

    “能这样真是太好了,还是姑娘想得周到!”赵晴婉有些意外,“只是……”

    “只是什么?”

    “我以为姑娘会劝我干脆与娘家彻底了断,不再管他们。”赵晴婉窘迫。

    跟着沈元惜这么久,她能看出来,这种以男人为主、将女儿当做筹码的家族,姑娘是极为不屑的。

    尽管这种事在大历司空见惯。

    赵晴婉甚至觉得,冷静到没有一丝温情,才是姑娘的作风。

    “以我的性子,我若是你,定不会管这样的娘家。”沈元惜看出来她的疑虑,温声解释:“但我们成长的环境不同,我若在你所处的环境长大,必是没有你这分魄力的。”

    说的是赵晴婉状告夫君这件事,哪怕放到千年后,落魄地区没上过几年学的女人,大多宁肯委屈求全,也要守着一句虚无缥缈的“家和万事兴”。

    赵晴婉一个在封建王朝成长的人,做到这份上,已经够让沈元惜佩服的了。

    但与生养自己的亲人决裂,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姑娘大恩,没齿难忘!”赵晴婉眼眶盈润,起身便拜。

    沈元惜抬手托住了她。

    “我也受过阿姐的恩,不必如此。”

    “那怎么能一样,我那时只是举手之劳。”

    沈元惜轻声劝解:“于我而言却是大恩,如无阿姐的‘举手之劳’,我现在只怕连命都没了,什么恩情都越不过救命之恩,我还欠着阿姐呢。”

    赵晴婉知道她这么说只是想让自己不要有心理负担,握着她的手紧了又紧,神色尽是感动。

    这厢两人正互相感恩,正厅关着的门突然被叩了叩。

    沈元惜收敛情绪,问道:“谁呀?”

    谢惜朝已经推门而入,颇为自来熟的拎了把椅子坐下,直入正题:“李尚书来过了?”

    “你消息倒是灵通。”沈元惜没好气道:“我这宅子门口卖炊饼的老婶每月在你手里领多少俸禄?”

    “我冤死了,李尚书府上的大管家是我暗线,这才赶了巧。”谢惜朝连忙辩解。

    “确实赶巧,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沈元惜摆了摆手,懒得追究这些细枝末节。

    “什么事?”

    “这次科考的举子中,有个叫赵齐的,没中的话不要紧,若是中了,不可让此人过于得势。”沈元惜说得隐晦,谢惜朝瞬间明了,调侃道:“亲戚?我以为你会让我暗中行方便,给人安排个肥差呢!”

    “算是半个亲戚,浮躁了些,好生敲打。”

    “放心,定然办的漂亮。”谢惜朝得意:“这么点小事还要你亲自说。”

    沈元惜扶额:“是你先来找我的,顺嘴的事。”

    谢惜朝有些尴尬,但他脸皮素来不薄,选择性略过了这个话题,提起了另一件事:“我封王了你知道吗?”

    “城郊排水渠的耗子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