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珠日常: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养珠日常》 30-40(第6/15页)


    想必是风头正盛的权臣之子,但大历哪位大人姓朝?

    莫说这个没有记载的朝代,短短一刻钟,沈元惜脑子里过了许多史书留名的权臣,没有一个姓朝。

    她本就不是古代土著,穿到这里几个月,只勉强摸清了物价,朝堂事可谓一窍不通。

    能让沈元惜叫得上名字的官员就三个,还都是河东本地的,至于京官,她只晓得被朝夕暗杀的那两位倒霉鬼。

    思来想去,沈元惜只觉得脚踝扭伤的痛楚愈发明显,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

    余光瞥见矮几上的白瓷罐,沈元惜从出取出一点药膏,放在掌心搓开捂在了脚踝,感受到药膏随着凉意渗进皮肤,竟真的缓解了些许,只是依旧肿得向个猪蹄。

    刚处理好“猪蹄”,元宝就在这时拎着漆木食盒推门而入,第一句话就是:“姑娘怎么样了?快吃点猪蹄补补吧,还有骨头汤,傅芸娘子特意从酒楼买的,闻着可香了!”

    沈元惜:“”

    第 34 章

    “去去去!”沈元惜烦躁摆手, “你家姑娘的脚都肿成猪蹄了,哪还有心思吃猪蹄!”

    “不吃猪蹄,好歹喝点骨头汤啊。”元宝只当没看见她不耐烦的模样,自顾自的摆好饭食, 将炖盅推到了沈元惜手边, 一眼便看到了矮几上的瓷罐, 好奇道:“这是什么呀?”

    “朝夕的跌打损伤药, 去打盆水来,我净手。”

    元宝还欲再问, 被沈元惜眼神吓了回去, 老老实实跑去打水。

    但她如果能憋住问题, 她就不是元宝了。

    用餐时, 小丫头欲言又止,止了又止,终是没忍住将疑问说了出来, “朝夕不是被姑娘赶走了吗, 这药难不成是他落下的?姑娘贸然用了, 不太好吧。”

    沈元惜对此早已想好了如何应答,闻言只是盛了一碗海虾粥递给元宝,转移话题,“吃都堵不住你的嘴, 尝尝这粥, 里面的虾倒是难得新鲜。”

    元宝果然被吸引了注意, 舀了一颗虾仁含进嘴里,由忍不住吸溜了一口粥, 京城的海味可不便宜。

    东洲临河靠海,海味河鲜在元家是司空见惯的吃食, 每日都吃,早该吃腻了。

    但自从来了京城,吃的都是干货,自是比不得新鲜的,元宝馋得就是这一口乡味,算是被沈元惜拿捏住了。

    但这事还没完,元宝三两口吸溜完一碗海鲜粥,继续刨根问底问道:“姑娘,快如实交代!”

    说罢,她目光一刻不错的落在沈元惜身上,大有沈元惜不说,她就一直盯下去的架势。

    僵持的气愤是被一声重物落地的哐当声打破的,傅芸端着一个二尺宽的首饰匣子进来,被房内景象震惊得合不拢嘴,手一个没拿稳,木匣子重重落地。

    元宝见状连忙去捡匣子,打开看到里面几件首饰完好无损才松了一口气,转而继续“审问”沈元惜。

    傅芸被这不像主仆的主仆二人惊呆了,一时间差点忘了自己来此的目的,知道沈元惜淡声说了一句“没有赶他走,只是把人打发去东洲避避风头,没想到这小混蛋又回来了。”

    也不知在回答什么。

    傅芸听得云里雾里,再度被“小混蛋”三个字惊到了,过了半晌才愣愣道:“这批首饰的纹样很新奇,可能会不够卖。”

    “那就再做,金银珠玉也就玉难以寻得,金银不必说,珍珠更是要多少有多少,难不成偌大的京城,连个打首饰的师傅都没有吗?”沈元惜抬眼,神色不辨喜怒,只是抬手指了指一旁的座椅,温声道:“坐下一起吃吧,京城的海味也就尝个鲜,等有机会带你去东洲,吃个痛快。”

    “好,我等姑娘。”

    两人以茶代酒,对视言笑,像是达成了某种约定。

    那晚过后,悦己阁挂上了牌匾,以最快的速度开张了。

    沈元惜因伤不良于行,不能亲自到场,听着元宝讲述开张那日的场面,眉眼不自觉带了浅淡的笑意。

    原本预备用来镇店的几件重工首饰,在开张当日就被几位夫人哄抢一空,就连大批量赶制的小件饰品也在短短几日内售罄了,如预料一般供不应求。

    更有甚者,打听到了悦己阁的东家是为皇女制过凤冠的那位,拜帖直接递到了沈元惜手中。

    都是京城有头有脸的夫人姑娘,还不好不见。

    沈元惜只得叫元宝把人请进卧房来接见,每见一个人,就得说一句“小女不方便走动,夫人/姑娘见谅。”

    一句话说了不知多少遍,到后面,沈元惜脸都是木的,元宝只能一边奉茶,一边找补:“我家姑娘性子冷,您见谅。”

    “见谅”二字几乎成了两人的口头禅。

    短短两个礼拜,沈元惜几乎见了半个京城的贵女贵妇,但却一笔订单都没有接。

    因为做不完,若是挑拣着接单,难免会因为厚此薄彼得罪人,倒是傅芸想了个好法子。

    预备接多少定制,便在悦己阁放出多少件信物,价格统一定在十金,每人限一件,凭借信物获得定制权,至于能否抢到信物,就各凭本事了。

    这种凭信物兑换货物的方式早就有人用过,沈元惜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在此基础上添了个新花样。

    她用首饰替代传统的玉牌作为信物,每一批的信物都独一无二,不会再复刻。

    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既能避免浪费,又不会叫人觉得十金买一件一次性的信物价格过高,做了冤大头。

    成本价十银不到的首饰作为信物卖十金也够赚了,刨除人工成本费,利润依旧高得吓人。

    没办法,珠宝行业就是这么暴利,即便在现代,也是极为赚钱的。

    但从前做设计师是给别人赚钱,动辄几百上万万的销售额,能提到沈元惜手里的没有几个点。现在每售出一件首饰,利润几乎都进了沈元惜的口袋,纵使她给长工和手艺师傅开出比外界高出三成的工钱,那也是九牛一毛。

    信物的图稿沈元惜画了整整两日,用料不算贵气,但胜在精致,单是在珍珠上雕刻这一种工艺,就不是能随便模仿的。

    古代的工业达不到微雕水平,沈元惜花大价钱请了位做核雕的师傅,大手一挥拨了几十颗瑕疵略重的大颗珍珠用作练习,待到师傅熟悉了珍珠质地后,才将画好的雕刻图纸连同十几颗荔枝核大小的珍珠一起送到工坊。

    为了防止图稿流出,沈元惜将匠人分组,每一组负责的工序不同,拿到的图稿也不同,见过完整版图稿的只有自己和元宝二人,想要凑齐图稿少说需要买通十几个师傅,制出的成品也就售十金而已,太不值当了。

    更何况论砸钱,沈元惜才售罄了一大批首饰,手头最不缺的便是钱。

    ·

    二十多位师傅耗费十几日打出来的十二件七宝手钏,赶在月底出现在了悦己阁货架上。

    京城官宦人家的女子消息向来灵通,听闻这十二件手钏的意义,一早就派了家丁来蹲守在悦己阁门前,店铺开门不到一刻钟,就已人满为患。

    为了防止黄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