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25-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25-130(第12/14页)



    司马光的脸色却眼见着更阴沉了点。

    他说道:“或如殿下所言,那几份淫刊杂报确有大用,但……以此为借口,就能扰乱原有的规矩吗?若是人人皆效仿您,还要规矩何在,道统何在?”

    扶苏心中一个咯噔:哎呀,好像说错话了。

    而且,为什么总觉得司马光质问他的话那么耳熟呢?但凡换个主语,不就是神宗朝改革中的王安石?

    难怪这事戳爆了司马光的雷点,让他不惜堵门质问。他大概最讨厌以“效率”“有用”作为借口,明知故犯触碰规矩的事和人了。

    扶苏挠了挠脸,打算道个歉,毕竟从根源上算是他和苏轼做法欠妥。但司马光的眼神突然变得复杂,幽幽地划过他原本白糯暄软,此刻却染上风霜色的可爱脸蛋。

    “还有,那小报上云及,太子殿下您是云州的朗日青天。可您若是朗日青天,那官家……这世道,天怎可有二日凌空呢?”

    扶苏乌溜溜的眼睛瞪大了。

    司马光的语气和平时好不一样,细听下来竟有着淡淡的担忧。让扶苏一下就明白过来,司马光不是在指责他僭越君主,而是在为他操心。

    “青天”这一称号算是山寨了包拯。但包拯为人臣子被百姓称作“青天”,人们只会想到仁宗治下吏治清明。他做官家的亦有容人之量。

    但当朝太子殿下呢,先是在收复云州一事上出了大力气,又令“党羽”在片土地上大肆宣传“青天”,不知道比前者敏感了多少倍。

    他担心……自己写了惹忌讳的内容,会导致君王忌惮,父子离心么?

    难怪司马光会既愤且忧了。扶苏明白了,在司马光眼里,这份《求知报》就是他不知天高地厚的政治试探。苏轼更是个不折不扣的、气焰嚣张的“太子党”。

    官家知道了,不多想才怪!

    那他在自己回宫前拦人质问的举动……是赶在官家之前,找个别的理由把自己说一顿,好让官家没借口发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吗?

    一想到这一层,扶苏的心里就化成了一汪软软的春水。

    他拍了拍自己的脸颊,然后郑重地给司马光行了个大礼,当中包含着无尽敬意与感激:“今日听司马大人一言,我得之良多。”

    司马光连忙避开:“臣怎可敢受太子之礼?”

    “但您也是先生啊,先生受学生的礼,天经地义。”扶苏俏皮地眨着眼:“您忘了,从前在资善堂的时候,您教过我《论语》呢。”

    不过,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他当时心态有问题,一心想当富贵闲人。于是找了个借口逃跑般去了国子监念书。

    司马光这才肯扭过身来。

    他情知太子殿下生性聪颖,有的话不必说得太明白他亦能领会。但是,一看到扶苏笑眯眯的样子,又觉得他好像没听进去,只好不太高兴地皱着鼻子多叮嘱几句:“君父君父,到底是君在前,父在后。”

    “嗯嗯嗯。”扶苏含笑着听完,说道:“但我相信官家。他一定会为我骄傲的。”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天色不早啦,司马大人,我怕官家和娘娘在宫里等得着急啦。你的一番好意我都记在心里,改日定会登门好生道谢的。只是今天我要先走一步。”

    殿下你若改日要登门道谢,那我不也成了太子党羽?

    司马光心中暗道。

    他看着扶苏雀跃而迫不及待回宫的背影,眉头深深地拧起,就知道,太子定然没把他一番劝诫放在心上。

    还是个八岁的孩子呢。

    现在只能盼着官家也多顾念着这一点,多加宽容一番,不要让事情走到最难看的那一步吧。

    ——

    而刚才还在信誓旦旦“我相信官家,他不会害我”的小扶苏,回到熟悉的坤宁宫中,转眼就变了一副脸色。

    “官家!你怎么回事呀?”

    他大发雷霆,柔顺的头毛都微微竖起:“我不是告诉过你,要帮我保守秘密,不要告诉司马光的嘛?结果刚才我被他当!面!拦!住!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虽然最后的结局很完美,但是一开始司马光横刀立马在大路上,一副要秋后算账的模样,还是把他给吓死了好吗?

    官家原本眼角眉梢都含着笑意,要好好看看自己一个月未见,如英雄般归来的好大儿,闻言两条眉毛顿时耷拉了下来,委屈,又无可辩驳。

    “噗。”

    原来是曹皇后没忍住笑了一声,用袖子遮盖住了脸。在笑过之后,她问道:“怎么样,司马大人他把你为难住了吗?”

    扶苏的眉毛也耷拉了:“后面没有,但一开始有点儿。”

    “那不就得了,你也奈何不了的司马大人,你阿爹如何奈何得了他?”

    扶苏立刻睁大了眼睛。两秒后他才反应过来,这是娘娘在帮官家给他说情。多少年难得一见的画面啊:“也,也是。”

    官家的头却低得更低了。

    身为君王,却惧怕臣子一事,被其他人点破多少让人有点难以抬头。但是一想到对方是司马光,他就释然了。以此人弹劾上谏的功力,修史时绝对要为他单起一页。他谏过的人的名单,也一个赛一个的重量级。

    官家、太子、范仲淹、张尧佐……

    从君主到东宫,从改革派到保守派,能谏的他全谏了。一点儿不带怕的。恐怕也只有曹皇后这种久居后宫,又甚少招惹事端之人,方才能幸免于难。

    若非不能穿越时空,官家还真想亲身体验、比较一下,他和初唐时的魏征比,哪个劝谏人的本事更厉害?

    但扶苏却想起了,司马光下半场说的为他好的那些话。他摸了摸小鼻子:“官家,我在云州时的报纸您都看过了吧?”

    官家回过神来,立刻点头连连,一副有荣与焉的模样:“自然看过了!”

    “那……”

    曹皇后笑吟吟的,不怀好意地拆台:“何止官家?范相公、富相公他们,也全看过了,还被你阿爹特地召来垂拱殿看的。”

    “富相公从垂拱殿出来后,还寻了你舅舅,抱怨了自家儿子许久。”

    扶苏的舅舅,也就是曹皇后的兄长,其名为曹评,亦是开国将领之后。他和富弼一向颇有私交,才会被富弼拉着听他抱家中私事。兜兜转转,这事儿又传回了曹皇后耳朵里。

    扶苏:“……”

    官家:“……”

    道德感极高的父子两人,此刻的心思竟然出奇地一致:不好意思,连累到无辜的你了,富相公/富卿的儿子!

    在心中默默道完歉后,两种心情同时涌上了扶苏的心头。一是庆幸和笃定:他在司马光面前撂下大话,说他相信着官家,官家也一点儿没打他的脸。兴奋异常的举动,比自己创下功业来还要高兴。

    二是后知后觉的羞耻:竟然把范师父他们唤到垂拱殿来,让他们想方设法地吹嘘自己吗?甚至给富相公造成了精神创伤,这未免也太……

    厚厚的靴子里,扶苏的脚趾默默抠着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