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裴家有女捕(探案)》 130-140(第9/18页)
自己颈侧。徐崇大惊失色:“谢侯且慢!程义,快拦住他!”
千钧一发之际,程义猛扑上前死死攥住谢江手臂:“侯爷!万万不可啊!”
谢江自然并非真心求死,见有人阻拦,便顺势卸了力道。匕首“哐当”落地,被程义一脚踢开。
徐崇上前一步,叹道:“谢侯此言,莫非是认为老夫竟是那般不通情理、睚眦必报之人?侯爷此举,岂非陷我于不义?”
“不敢,不敢!是谢某思虑不周,一时情急。”谢江连忙致歉。
“往日旧怨,早已如云烟消散,老夫都不放在心上了。谢侯一片舐犊情深,实在令人动容。既然如此,老夫又岂能吝啬一味药材?”徐崇转头吩咐,“程义,去库房将那半株养神芝取来。”
“是。”程义领命而去。
谢江再次深深一揖:“相爷宽宏大量,慈悲为怀,谢某感激不尽,言语难表万一。”
徐崇拍拍他的肩,语气缓和:“都是为了孩子,老夫明白。谢六郎有个好父亲。谢侯,请坐吧。”
“谢相爷。”
待下人奉上茶,二人落座后,徐崇再度开口,目光中带着探究:“谢侯究竟从何处得知,这养神芝在我府上?”
“这……”
“可是不方便告知?”徐崇眼睛微眯起。
谢江笑道:“倒也并非不便。是耿指挥使告知于我。至于他是从何得知,谢某就不得而知了。”
裴霜早已料到徐崇必会追问根源,因这养神芝的来历极为隐秘,恐怕连皇上都未必知晓。
这株灵药,原是霍珩赠予宁谦,宁谦又转交裴蕊娘。那时徐崇身体不适,裴蕊娘便将它拿来孝敬于他。
徐崇得知后,还曾笑责裴蕊娘小题大做,说他不过是小恙,何须如此珍稀之物。后来确实没等用上,他的病就好了。
至于霍珩是从何处得来,据裴蕊娘所说,是因为霍珩当年带人奇袭长陵山,从崖壁上攀上去后,到了长陵山巅亲自采的。
西陵人视长陵山为圣山,深信凡人绝无可能翻越,故在崖顶未设一兵一卒。这正是霍珩能出奇制胜的关键。他成功翻越圣山,无异于击碎了西陵人的信仰,导致敌军军心溃散,兵败如山倒,终换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从此西陵军对霍珩的名字闻风丧胆。
只是西陵人万万不会想到,这样一位震慑四方的战神将军,最终竟会亡于自家君王之手。
裴霜故意将线索引向耿集,不仅因他身份足够令徐崇重视,更因耿集当年与宁谦、霍珩交情匪浅。他知道这桩秘辛,并不令人意外,自然也不会引起徐崇的疑心。
“原来是耿指挥使……”徐崇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是耿集透露的,那便不奇怪了。他还以为是……
蕊娘早已逝去多年,他方才竟恍惚以为……她还活着?他摇摇头,暗自苦笑。
不多时,程义手捧锦盒返回:“请谢侯过目,可是此物?”
谢江取出霍元晦所绘的图样仔细比对。虽然盒中之物已被切去一半,但形态色泽仍可辨认:“确是养神芝无疑。”
“只是神芝仅余半株,不知是否够用?”
“够用,够用!太医说过,成芝一半足矣。多谢相爷恩赐!”
“谢侯不必多礼,快去救治六郎吧。”
谢江郑重接过锦盒,躬身一礼:“谢某告辞!”
徐崇目送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捋着胡须,目光深沉。
“相爷,谢侯似乎早知养神芝只剩半株?”程义低声问道。
“或许耿集……不,即便耿集知情,也断不会将另一半的去处告知于他。”徐崇眼中掠过一丝锐光,“老夫须得寻个时机,好好问一问耿集,问一问他……”
拿到养神芝后,谢陵所中之毒很快化解,只是身子仍显虚弱,还需静心调养。
裴霜刚放下心来,彭宣却带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什么?陛下要召见我?”——
作者有话说:应该还有一两个案子,就结束啦
第136章
裴霜眸光微凝:“陛下为何突然要见我?”
彭宣笑道:“你先前所破的数起案件,哪一桩不是曲折复杂?‘女神捕’之名早已传遍盛京。如今再加上断脚奇案告破,又有我从中举荐,陛下自然对你心生好奇,想亲眼见见这位声名在外的女中豪杰。”
“恐怕……不止如此吧?”裴霜挑眉。
“果然瞒不过你。”彭宣敛了笑意,压低声音,“陛下虽未明言,但我隐约觉得,或许与宜城公主之事有关。”
裴霜眼神一锐:“宜城公主的案子莫非另有隐情?她不是投井自尽?”
宜城公主其实是跳井自杀,等宫人们发现的时候,公主的尸身已经在井中泡了一夜,几乎辨不清本来面目。
又在公主的梳妆案上发现了遗书,说不愿远嫁西陵,情愿一死了之。
彭宣叹道:“公主的遗书中,不仅陈情拒嫁之意,更……痛斥陛下无情。言道平素想不起她这个妹妹,唯有需牺牲之时才记起她,不舍亲生女儿远嫁,便推她前去。”
裴霜默然。
皇权之下,圣旨既出,岂容她一介女子抗拒?
况且西陵并非蛮荒之地,嫁过去便是一国王妃,外人皆道这门亲事风光无比,就连她当初听闻公主和亲时,也曾暗自庆幸谢陵有救。
可他们这些人,何曾问过公主自己是否情愿?
若他日晟国与西陵兵戈相见,她又将置身何地?
“陛下……未曾动怒?”裴霜试探道。
彭宣摇头:“未曾。陛下甚为痛心,阅信后独坐良久。”他至今犹记皇帝当时神情哀戚,甚至潸然泪下,自责平日忽视了这些妹妹们。
裴霜心叹,这为陛下真是宽仁。
先皇子嗣众多,皆安置于“十王宅”中。有能耐开府封王的早早迁出,或母族得力的,也尽力为女儿谋得好姻缘。
而宜城公主的母亲之前的身份只是个宫女,自然在女儿的婚事上帮不上什么忙,以致宜城与义阳两位公主至今未能定亲。
“不过陛下日理万机,难免有所疏忽。”彭宣说了句公道话。
此话不假。先帝晚年所出子女与当今圣上年岁相差甚大,若非时常亲近,只怕连面容都难以记清。
裴霜:“公主亲事……照理来说不应该是皇后之职吗?”
“正是。皇后还因此受了陛下几句责备。不过皇后也喊冤,说是早前曾为宜城公主提过亲事,却被公主自个儿回绝了。后来事务繁杂,便搁置了。”彭宣说完闲话,又催促道,“快去换上官服吧,不用怕,陛下没那么吓人,而且元晦也在。”
“他也一同奉召入宫了?”
“对呀。我一会儿还要去大理寺传口谕。”
裴霜若有所思,依言回房换上那身赤红色飞鱼服。待她整装而出,与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