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盲盒抽奖日常[年代]》 5、第二次抽奖(第2/2页)
来帮忙抢收。
这是人多力量大的时候,方义恩没推辞,也都一一联系了。
当晚,习澄终于见到大舅一家。
大舅一直都是一副憨厚样,看起来气色红润,身形略胖,个子虽不矮,可站在同样高挑的大舅妈身边还是会显得矮一些。
让习澄惊讶的是,大舅妈陈美娟甚至还做了个小卷发!
微微有点卷的齐肩短发用一个铁艺发卡别在耳后,添了一份干练的精致。
衣服倒是这时候普普通通的短袖长裤,只是明显看出来熨过,习澄眼尖注意到短袖上衣有一点掐腰的设计,并不太明显,视觉上却比直筒短袖要好看一些,很显然,是个人的改动。大舅妈是那种大气的相貌,五官并不算多出色,可脊背挺直、笔挺挺的站在那里,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自有一股端庄沉着的气质。
看着不像是这时候村里的妇女。
相比之下,大舅和两个表哥就比较寻常了,很符合这时候群众的普遍形象。
被大舅妈牵着小手说话,习澄不禁想到前世大舅中年去世后,村邻和亲戚之间流传的关于大舅妈的风言风语......她抿紧唇,心里顿时沉甸甸的。
没有留给一家人更多的相处时间,一家人早早的吃过晚饭就去睡觉。
大舅方卫国的户口已经转去了工作单位,老方家户口本上剩下的八口人按他们这边人七劳三的土地政策以及劳动力划分,共分到了近十亩田产,其中六亩多是稻田。没有机械帮助,要收完这六亩多稻田可是一场硬仗。
八月天正热,得赶在稻田里露水未干时进行抢收,既省力防中暑,又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浪费——如果稻粒太干,在炽烈的阳光下进行收割工作,会有很多稻粒掉在田里,到时候要一一捡回来,费的功夫就太多了,而且肯定捡不回全部。
等习澄醒来时,长辈们早已吃过第一顿饭,并且在稻田里弯腰奋战三个多小时了。小舅妈怀着孕,能稍微轻松一点,刚从田里回来正在厨房准备做早饭,方蕾也在帮忙洗红薯。
习澄一抹脸,赶紧过去帮忙。
大表哥方成文十二岁、小表哥方成武十岁,都已经下稻田帮忙了,其他五个大人更不用说,精致如大舅妈也得拿起镰刀、换上粗布衣服为稻穗弯腰,忙得喝水都顾不上。她和方蕾年级还小,但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大人们送饭送水、去稻田里捡遗落的稻穗、晒稻时帮忙看稻子赶鸟,还有家里喂鸡喂猪、打扫卫生、洗菜洗碗......
小舅妈忙不过来时,小小年纪刚有灶台高的方蕾甚至已经踩着凳子在学做饭了。
这种时候,好不好吃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填饱肚子。
每天几乎是凌晨三点起床,然后做饭吃饭、下田割稻,忙碌几个小时后再等着家里人送早饭去田里,就地解决。然后一部分人运稻、打谷,一部分人继续割稻,等到差不多十点,割稻工作暂停,得忙着晒谷、翻场了,干不了力气活的孩子们此时就会被安排去田里捡稻穗。
中午日头最猛烈的时候是割不了稻子的,这时候就可以稍微休息休息,补补箩筐、搓搓草绳,再检查一下其他会用上的农具。如果种了双季稻,那就更辛苦了,下午不止得收谷粒、堆稻草,还得忙着犁田、拔秧、插秧,晚上更是得巡田埂守水,防止哪里堵漏或者被别人偷水。
自从包产到户后,为了多挣一季粮食,前几年方家村大部分人家都是种双季稻的。结果种了两年下来,损失惨重,到手的钱和粮还不如只种了单季稻的!
这就不划算了。
老农们一琢磨,晚稻不种了,改种油菜。
方家村人的探索与辛苦,只是这个年代千千万万户农家忙碌的小小缩影,在这场秋收大战里,没有人可以退缩。
虽然每天跟小蜜蜂似的忙个不停,习澄却也没忘记那片送了她金子的“星空”,外公已经把袁大头送给了她,方蕾回来后,习澄非常公平的分了她四枚——她已经用掉一个了嘛。
每天给长辈们送过饭后,她都会试一试能不能把“星空”召唤出来。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