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90-100(第7/15页)
了一圈了。
    庄民国把汤圆端上桌,桌子上放了白糖,一家人坐上桌开始吃饭。
    庄玉林吃饭,前边的头发一直往前边落下来,庄民国说:“下午放学去摊子上剪个头吧。”
    摆摊剪头的都是老大爷,几十年的老手艺重新捡起来的。
    庄玉林现在正是青春期的少年,每天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白衬衫,牛仔裤,板鞋,每天穿得干干净净的。
    头发也不是庄民国这个工人爸爸的板寸头,是长几公分的头发,还剪了碎发的,上回去省城剪出来的新发型,他喜欢得很,现在长长了。
    庄玉林有些抗拒:“摊子上只会剪板寸头。”
    庄民国说的:“你上学的时候先剪个板寸头没事,等过两个月放假了头发就长好了,到时候你跟你妈妈去省城再剪个发型儿出来,太长了遮眼睛,以后是要带眼睛的,走路都看不清。”
    庄玉林想了好一会,等汤圆吃完了,才不情不愿的点头:“好吧。”
    庄玉春悄悄跟爸爸说的,“哥哥收到情书啦。”
    庄民国问:“你哥哥怎么说的?”
    庄玉春模仿着哥哥的样子,往前一递:“哥哥还回去了,他说他不收。”
    “你哥真这样说?”
    “嗯嗯,大姐姐都哭了。”
    当着好几个人被拒绝,一点情面都没留,能不哭吗。
    上初中的孩子都是十四五的了,正是对异性有着好奇和朦胧好感的时候,庄玉林在学校也是出了名的成绩好,他还懂许多课外知识,“知识渊博”,许多女孩子都崇拜他。
    结果他一点情面都不留。
    “情书”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出来的呢,其实最开始就是有些话不好意思说出来,就用写信的方式暗地里传,结果被有些同学大刺刺的喊出来,说谁谁喜欢谁谁,只要女同学多看了几眼男同学,就说谁喜欢谁,这信就从他们嘴里变成了“情书”。
    这些同学都是开玩笑的居多,结果这话就流传出来了,学校里到处都是谁喜欢谁,谁喜欢谁的传闻了。
    有人在庄玉林面前说,谁喜欢他,庄玉林可不跟着起哄,他是直了点,但不喜欢这样开玩笑,当面就说:“我最喜欢老师,我每堂课都盯着老师看。”
    还真有人信了。
    因为庄玉林请老师吃过食堂的饭菜啊!
    也不知道他到底喜欢哪个老师,初中大部分孩子祖辈都是农村出来的,现在住在镇上,但家里的父辈,爷辈还大都是老思想,他们说话没顾忌,孩子经常听到,也早熟,还说这是“女大三抱金砖”。
    庄民国摸了摸小儿子的头,“行了,爸爸知道了,你跟哥哥该去上学了,好好读书,不许学这些坏习惯。”
    庄玉春保证:“爸爸放心,我不喜欢女孩子。”
    真的,养媳妇真的太费钱了。
    庄民国不想跟小儿子说话了,他们兄弟两个长大,说话就开始气人了。
    小时候还软软的爬在爸爸的背上,奶声奶气的呢。
    “快去读书吧。”
    庄玉春转身就出了门,在门口把庄辉接上,几个人骑着自行车就去学校了。
    陈老板的广告打了下去,好几个星期都没有动静儿,陈老板自己都说了,“这七百块是打水漂了。”
    意思就是白花了。
    庄民国只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没事,做生意有赢有亏,七百块咱们家亏得起。”
    他一年的工资也才这么多呢。
    转机是在第三个星期,开始有人来村里了,打听到了庄家作坊这里,等看过了货,立马就拍板定下了。
    人家说的是:“你们广告打得也太简单了,地方又这么偏僻,要不是我听说城里的首饰是安镇下边进货,你们又是安镇的,我都不敢过来。”
    来进货的人姓季,季老板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喊了好几个弟兄呢。
    一语就道破了他们为什么打了广告没效果。
    没打广告打到点子上啊。
    进了货,季老板还夸:“我以为农村的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没想到你们镇上还挺富裕,我看到不少二层小楼房。”
    季老板来进了货就走了,说要去赶车,庄家也没好留,季老板拉货拉得多,首饰是进得最多的,他这里进了,再给供销社铺点货,库存都要清空了。
    夏天要到了,作坊里接下来要做首饰,福嫂子负责的小商品也要做冬季商品了。
    小商品冬天卖得最好,要从夏天做到冬天,到年前才结束。
    每年还得做一个新花样出来,去年他们作坊做出来的毛绒鞋子卖得最火,今年也做毛绒鞋子,只是在款式上又变了,去年的款,还有今年出的三个新款,一个是中筒的,两个低的,一个防水款的印花,一个是短筒带毛,还弄了些带颜色的流苏,把筒头的毛绕一圈,洋气又大方,最适合女孩子了。
    成品是最先做出来的,做了好几个款,最后定下了三个新的,就要开始大批量的赶工了。
    做饰品和小商品都要请人,庄蓝现在就在家里上班了,她在哥哥嫂嫂的作坊里上班,一个月也能挣上三十来块,跟在建筑队煮饭差不多,在家里带孩子还能上班挣钱,外加韩志杰在建筑队一个月的工资,两口子一年差不多就能挣上千块。
    还有外边的菜地,除了粮食种了两块田,留了一块自家吃的菜地,其他的全种上了菜,一年也有好几百块。
    韩家老幺,之前人家说起他们,都觉得他们以后是要扒着上头的兄弟过,成不了气候的,结果现在过得最好的就是他们了。
    庄蓝在吃喝方面不省,经常跟韩媛媛他们姐弟两个买吃买喝,每年陈老板这个当舅妈的还要送他们新品,又节省了一笔。
    谁不知道,韩老三家现在靠着庄蓝娘家,也发家了。
    庄玉林他们兄弟也放暑假了,他们是学生,先让他们写暑假作业,等他们写完才会叫他们来作坊帮忙,等要开学了就不让他们做了,让他们回去看书,温习下。
    每年都是这样,兄弟两个都熟悉这个流程了。
    做完了作业,还玩了好几天,庄玉春出去跟刘喜喜这些小同志玩,庄玉林教福家小子打基础。
    庄民国每天下班回家就去作坊帮忙,现在是夏天,屋里热,他们院子有几颗大树,倒是能在树下乘凉,还有后山的风吹过来,在院子里比家里凉快不少。
    这回庄民国没要庄秋指点了,他自己就看到了报纸角落的广告位置。
    锦绣作坊打的广告。
    还是打的锦绣作坊,附的地址,但这回陈老板学聪明了,她在锦绣作坊后边又打了个括号,里边写了是省城县里,供销社的供货商。
    这几个字金贵呢,打广告是按字来的,几个字就加了好几十块。
    庄民国拿报纸找过去,陈老板还说的,“我打了两期广告!”
    她要干,就要干回大的!
    作者有话要说: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