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女驸马和男公主》 100-110(第7/15页)
派人跟着你们?”
“跟了,被我的人解决了。放心吧。”谢君行见对方放松下来,才试着问道,“兄台怎么称呼?这地方有多少百姓?”
“董成,这我二弟董义。”董成道,“这几位分别是宋涛宋大哥,高峰高大哥,江帆江老弟,杜仲杜老弟。”
谢君行一抱拳,挨个唤道:“宋大哥、高大哥、江大哥、杜大哥……”
他不拿架子,几人对他印象又好了几分。
两个小男孩从大人背后挤出来,也自我介绍道:“我叫大虎,我叫小虎。”
谢君行冲他们眯眼笑了笑:“大虎,小虎,你们好。”
董成各拍了他们后背一下:“见笑了。敢问谢大人的钦差们带了多少人来?”
谢君行:“什么意思?莫非是要跟一州之主打一仗才能解决问题吗?”
董成:“护佑百姓跟谭大森意见不合的通判郭旭郭大人被他杀了,都尉樊皓平受了伤。具体情况还得问樊大人。”
谢君行:豫州府的情况竟这么复杂吗?!
谭大森想做什么?造反吗?
还是想在豫州做个土皇帝?!
“樊大人在这里吗?”
“……在。谢大人,你敢一个人进来看吗?”
董成他们不敢冒险,虽然谢君行很大可能性就是钦差,是能为他们做主的人,但他们只是被樊皓平挑出来的临时保护百姓的人,并不能做主,一切还是要听樊大人的。
“当然了,带我去吧。”谢君行爽快应道。
老石叫住他:“二少……”
“没事儿。你们在这里等我。”
董成转身:“走吧。”
谢君行立刻抬脚跟上。
樊皓平在一次冲突中,被剑刺中胸口,伤得很重,幸而是冬天,伤口被冻住,失血比想象中少,才得以保住性命。
如今他还在观音庙静养,曾经跟着樊皓平的士兵有些被谭大森收买,有些被杀,现在只剩一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轻伤,陪在樊皓平身边一起养伤,看护百姓。
刚才董成介绍的人里面,高峰和杜仲就是樊皓平的部下来着。
不过他们是小兵,意外冲突之后,他们才在樊皓平面前露了脸,并扛起了守护的责任。
董成、董义和宋涛、江帆都是豫州州府的百姓,董成董义在衙门办差,是捕快。宋涛和江帆曾经是守城门的。
所以他们多多少少跟樊皓平也认识。
冲突事发之后,他们自成了一个小团体。
谢君行见到樊皓平时,樊皓平刚好清醒过来。
他被伤口的疼痛折磨,夜里常常睡不着。
前些日子他的确听说朝廷派了钦差到豫州、青州、蓟州赈灾。
雪灾在北方的确罕见,樊皓平也是被这场连绵一个月的暴雪震惊住了。
幸而通判大人郭旭将豫州的灾情捅了上去,才有钦差而来。
但让人惋惜的是郭大人没能等到钦差的到来。
谢君行给樊皓平看了自己的令牌,樊皓平也出示了自己的都尉官印:“谭大森开春就在偷偷囤兵,外面流窜的山匪跟他里应外合,将豫州的消息封锁得严严实实,所以,郭大人能将消息奏上去着实困难,也的确帮了我们大忙。”
谢君行得到如此意外的消息,十分震惊:“他真的敢?!”
震惊过后,他又想通——天高皇帝远,此地地大物博,平原开阔,一州之力强盛,谭大森的确可以当个土皇帝,不受人制约,也不用看谁脸色。能滋生出这种念头,也是合理的。
一州之主威风八面,当久了上位者,忠君爱国的初心,他早就遗忘了。
樊皓平也从谢君行这里了解到他找到此地的过程和艰辛。
忽然,他惊慌失措道:“糟了,裴大人和林大人还在州府衙门呢!万一谭大森察觉到什么,先下手为强,那他们岂不是危险了?!”
谢君行:“别担心,他们身边都有护卫。”
樊皓平:“谭大森手底下可是有一州的兵力!”
谢君行心里虽然也焦灼担忧,可还是理智的:“那他也不会铤而走险,杀了钦差对他而言没有好处。他肯定更想好好招待我们,再把我们全须全尾地送走。最好是我们能向朝廷亲口汇报——豫州一切无恙——如此他才可以高枕无忧,继续当他的土皇帝。否则他不会找那么多百姓演戏给我们看。”
“但也不能太乐观了。”樊皓平道,“万一他抓他们做人质,谢大人行事就会被掣肘。”
谢君行:“我明白。在半城百姓被他当做人质的情况下,还是得想个合适的法子,能两全其美最好。樊大人好好养伤,之后我可能会需要你的帮忙。”
樊皓平:“尽管吩咐。”
第106章
在豫州的情况如此棘手、州府百姓安危不明的时候,蓟州府的灾情是最容易、也最顺利解决的。
这里离京城最近,蓟州州府的刺史徐行之又是从京城调拨过去的官员——他曾是谢君诺那一届的榜眼。在京中任职一年后功绩显著被调到蓟州,将蓟州管理得井井有条。
唯一令他头疼的就是要经常思考如何顺应京城的政令,带动蓟州的发展。
此次暴雪,他是三个州的刺史之中反应最快的一个。
可惜蓟州因地域问题,人口不如青州多,更比不上豫州平原粮多、矿产丰富。所以,即便他反应快,也受制于资源而无法施展拳脚。
蓟州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一个州。好在它地理位置很重要,徐行之这么快上奏朝廷也是想要朝廷调派人手来帮他打通蓟州的交通要道,方便与其他州进行的物资贸易往来。
冬天了,青州、辽北的商队最喜欢来蓟州,给蓟州百姓带来美味的海错和牛羊肉。
徐行之是个年轻的官员,思维也新奇,善于接收各方幕僚提供的方法,并不‘一言堂’,他甚至一直了解着京中的情况,也乐于求助朝廷,多方利用蓟州没有的资源人脉,来帮他稳住蓟州城。
他不怕被人说他‘无能’。
他只怕自己治下的百姓遭难。
景卓睿和孟维尘他们出发后,是三组人中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
景卓睿和徐行之也有一点旧交——看在谢君行的面子上,当年状元榜眼探花在京中风头无两,景卓睿和谢君行玩在一起,就也跟着谢君行去庆祝他大哥谢君诺的状元及第,所以这么认识了徐行之。
他们俩互相交流沟通都十分顺畅,徐行之还问了谢君诺和池怀民的情况。
哦,池怀民就是那一届的探花郎。
他后来被派回其家乡任职,如今是扬州通判。
景卓睿也逐渐在徐行之的引导下进入了钦差状态。
他以前也帮父皇办过差,但基本都在京城,这次出来是他第一次独立办差,有舅舅随行,有徐行之引导,心态就很稳,所学也颇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