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00-105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00-105(第8/17页)

    晨课暂毕,孩子们得了空便要一哄而散,各自玩耍去。

    公孙延轻咳一声,声音依旧带着几分夫子的威严,却也添了些许温和:“老夫今日授尔等识字,分文未取,尔等既得了学问,当如何?”

    那先前最大胆的孩子眨巴着眼睛,小脑袋瓜飞快地转了转,似乎在努力理解这番话的深意。

    “谢谢瞎子爷爷,瞎子爷爷再见。”他礼貌地说。

    公孙延:“……”

    任重而道远矣。

    公孙延独坐片刻,他忽而想起一事,遂自语道:“今日精神尚可,也该去探望康成师弟了。”

    “计程!计程!”

    唤了两声,忙完活计的三弟子迅速奔了进来。

    “师父可是要饮水?”周算递上白水。

    “非也,”公孙延在明瑜的搀扶在站了起来,眼神锐利,“引我去见郑康成。”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无措。福安客栈远在数里之外,倘若真引了师父前去,他们先前的搪塞定然会败露无疑。

    明瑜眉头紧锁,嘴唇动了动,无声地问身旁的周算:“师父执意要去寻郑师叔,这可如何是好?万一。”

    闵宁本就心虚,此刻更是急得额头渗汗,眼看就要跪下来磕头认错。

    周算却从容道:“师父,我这便引你去见郑师叔。”

    公孙延“嗯”了一声,由周算搀扶着,另二人提心吊胆地跟在后头。

    不多时,周算将公孙延引至一处寂静院落的高墙之外,煞有其事地上前,对着那紧闭的院门“咚咚咚”敲了几下,侧耳倾听片刻,方才转身,一脸为难地回到公孙延面前:“师父,弟子方才叩门询问,郑师叔说今日身体不适,不便见客,让改日再来。”

    公孙延闻言,本就严肃的脸庞霎时笼罩上一层怒意,白眉倒竖:“岂有此理!郑康成他竟敢如此怠慢于我!避而不见?好,好一个身体不适!”

    他气得手中竹杖重重顿地,“他以为装病,老夫便奈何他不得了么!”

    周算忙躬身道:“师父息怒。郑师叔虽避而不见,但这门后便是他的居所。师父若有教诲,隔墙训示一番,想必郑师叔即便在病中,也能听得真切,知晓师父的一片苦心与谆谆教诲。”

    公孙延重重哼了一声,略一沉吟,颔首道:“老夫今日便要让他知晓,何为尊师重道,何为同门情谊!他既不出来,老夫便在此处好好与他分说分说!”

    言毕,公孙延便面向那堵冰冷的墙壁,深吸一口气,苍老却洪亮的声音骤然响起。

    他引经据典,从当年拜师学艺的同窗之谊,到后来各自立业的相互扶持,再到如今康成身为大儒却怠慢师兄的失礼之处,一一列举,痛陈其非。其言辞犀利,条理清晰,虽是对墙而语,却宛

    若康成便在眼前一般,气势迫人。

    足足一个时辰过去,公孙延方才意犹未尽地收了声,额角已见汗珠。

    周算早已备好温水,连忙上前递过,肯定道:“师父辛苦!师父方才一番话,当真是字字珠玑,鞭辟入里,有理有据,振聋发聩!想那郑师叔在墙后听着,定是冷汗涔涔,羞愧难当,此刻怕是早已气急败坏,却又无言以对了!”

    公孙延接过水杯,一饮而尽,脸上怒气稍霁,却依旧带着几分傲然:“哼,他若尚存半分羞耻之心,自当闭门思过,痛改前非!老夫今日点到即止,已是仁至义尽了。”

    远远的,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的谢乔暗自咋舌。

    这位公孙老先生,瞧着斯文,不想这嘴上功夫竟如此了得。虽年迈,却还能骂得这般义正辞严,中气十足。能做那大儒郑玄的师兄,果然不是凡人。

    这一通引经据典的训斥,怕是比原世界那些网络喷子高端多了。简直能跟后世影视剧里诸葛亮骂死王朗那段相提并论。

    与此同时,福安客栈的郑玄,无端打了数个喷嚏。

    第103章

    濟困堂,顾名思义,便是要救濟那些走投无路、贫病交加之人。

    濟困堂的设立,其最大的目标人群,正是那些游荡于街头巷尾的乞丐流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謝乔的用意,是让他们通过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作,寻回生计与尊严。

    这些城中的困顿者,虽然是潜在的劳动力,却也是潜在的疫病之源。

    此举正为了有效防止疫病的滋生与传播,防微杜渐。乞者长期蜷缩于城中角落阴湿污秽之地,身上尘垢累积,蚤虱滋生,一旦气候有变,或是人群聚集,便极易染上恶疾,继而迅速蔓延开来,其后果不堪设想。

    凡入濟困堂者,无论男女老幼,首要之事便是沐浴洁身(昨夜周算几人入堂时,因为身上相对干净,免去了这一过程)。

    济困堂内院专设了几个独立的隔间作为浴所,男女分开,各不相扰。

    堂中差役每日都会将几口大铁釜中的水烧得滚烫。新来之人,先是被引到一旁,脱去身上的破烂脏衣物。这些衣物会被集中起来,或是投入沸水大锅中蒸煮消毒,或是直接投入火堆焚烧,以绝后患。

    随后,他们赤条条地走进浴所隔间,每人会分到一小块粗布,还有一小捧磨得细碎的皂角粉末。熱水一桶桶提来,倒入早已备好的大木盆中,熱气蒸腾。他们将皂角粉末溶于熱水中,用粗布蘸着,用力擦拭着身上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污垢。从头到脚,每一寸肌肤都要细细搓洗,直至水色变得浑浊不堪,身上再无泥垢,方才罢休。洗净之后,再用温热的清水将身上的皂角泡沫冲洗干净。头发也需用皂角水反复清洗,有篦子的,便仔细梳理,以期除去发间的虱卵。

    待他们焕然一新地从浴所出来,便能领到一身干净的粗麻短衣裤。虽质地粗糙,针脚亦不甚细密,却足以蔽体保暖,更重要的是,干净无垢。

    济困堂辟有房间数十,每间房都有上下床的铺位十二个,铺上垫着厚厚的干草,虽不柔软,却也隔绝了地面的潮气,为入堂者提供免费的住宿,给他们一个遮风避雨的安身之所。

    食物的供给,却并非毫无节制,无休无止,有且只有前三日免费供应。食物包括汤饼、白粥、腌菜等简单的饱腹。

    而三日之后,若想继续获得食物,便需主动承揽济困堂分派的活计,以劳动换取口粮。

    如果长时间免费提供食宿,会滋生懒惰,使他们只会混吃等死,沉沦意志。

    济困堂的活计,种类繁多,皆是城中所需。包括但不局限于,清扫街面、整理杂物。这些活计虽不繁重,却也必不可少。

    即便是身有残疾之人,济困堂也会设法为他们寻觅合适的营生。如腿脚不便者,可安坐一处,由专人教授,学习用晒干的稻草或柔韧的柳条编织草席、箩筐、草鞋等物。目力尚可的老妪,则可捻麻搓线,或缝补浆洗些衣物。手巧者,甚至可以学着打磨一些简单的木器零件,如车轮的辐条、桌椅的榫卯等,为城中匠人提供初級的半成品……

    济困堂的原则是,只要尚有一分力气,便不养一个闲人,确保人人皆可凭借自己的双手,换取食物,自食其力,活得体面,活得有尊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