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120-130(第2/15页)



    连着进宫两日后,大年初二宫里却传消息不用进宫了,因为康熙带着太后去畅春园小住去了。

    这就很奇怪,这么冷的天,畅春园万物凋零,有啥好看的?

    齐布琛想不明白也懒得再想,干脆趁机回了一趟娘家,反正早晚都是要回去的,早去早结束。

    谁知从娘家一回来,就看到林长青就在门口等着,看着像是有大事。

    胤禛去处理,齐布琛先回正院,没想到胤禛不多久也回来了。

    “怎么回来这么快?”齐布琛还以为他得处理到半夜呢。

    胤禛不回话,反倒是将她上下打量了几遍,齐布琛一脸莫名:“怎么了?”

    胤禛将她搂进怀里,神色莫名地说道:“明日皇阿玛要带皇瑪嬷去你的小庄子。”

    “啊?”齐布琛懵懵的,反应不过来。

    “你可真是个宝贝。”胤禛慨叹。

    这些年造了园子请皇阿玛去观赏的大臣王爷还少吗?皇阿玛又何尝去过几个。

    齐布琛‘蹭’地站起来,拉着胤禛就往外走:“快快快,咱们快走,庄子上乱糟糟的,得赶紧收拾收拾。”

    “还有侍卫,皇阿玛要去,安全怎么办?我那庄子上只有一些庄稼汉啊……”

    “而且路大多都是泥土地,也不知道好不好走,现在铺地砖还来得及吗?”

    胤禛啼笑皆非地拉住她:“别急,皇阿玛身边早有人去处理这些事,你的庄子现在已经被接手了。”

    “啊?那就好那就好。”齐布琛松了口气,有人管就好,“那咱们还去吗?”

    庄子已经被人接手了,花也老老实实地长在那儿,齐布琛觉得完全不需要自己啊。

    胤禛牵着她往外走:“当然得去,你不去,谁给皇瑪嬷讲解。”

    两口子悄咪咪的出了城,齐布琛问为什么,搞得好像是去做贼似的。

    胤禛瞟她一眼,道:“皇阿玛是去畅春园,没去过你的庄子,明白吗?”

    第122章 异想天开

    不想懂,看个花儿而已,怎么也要搞得跟谍战似的,齐布琛心累。

    快接近庄子时,齐布琛就发现了不同,庄子周围多了许多晃荡的人,不着痕迹地打量着他们的马车,或许是认出了四贝勒的标记,并没有拦下他们。

    等进了庄子,里面就真的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庄子上原有的下人鹌鹑似的被集中在一起,宝环看到齐布琛时像是看到了亲人,眼里都含了泪花。

    想想突然一群人冲进来,即便对方解释了身份,她也不可能不害怕呀。

    齐布琛安抚了下人几句,才走向正和人交谈的胤禛。

    “这是谷大伴。”胤禛介绍道。

    齐布琛一凛,大伴这个词可不是轻易能用的,她颔首见礼:“谷大伴。”

    谷大伴形容严肃:“奴才见过四福晋。”见礼后直接说起正事,“想来四福晋也知道了,还请四福晋给奴才讲一讲庄子的布置和各处种植的品种,奴才好安排主子明日的行程。”

    齐布琛喜欢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事无巨细的说起庄子的情况,又带着人实地考察了一遍。

    这一夜,庄子上的人几乎都没怎么睡。

    翌日,齐布琛等人在早食之后迎来了穿着非常朴素的康熙和太后二人。

    见礼过后,齐布琛便行至太后身边,搀扶起老人家:“皇瑪嬷可用过早膳了?”

    “用过了。”太后笑眯眯地道,四下打量着,“你这庄子瞧着倒与别处有些不同。”

    齐布琛扶着老人一边走一边答:“要培育新品种,就不能只等着花期,那太耗费时间了。所以孙媳就建了许多暖房,让花一年四季都能开,次数多了才能优中选优,节省时间。”

    “哀家就说呢,怎么那花儿到你手里就那么乖巧,一会儿一个新品种一会儿一个新品种。”太后拍拍齐布琛的手,“这暖房花了不少银子罢?”

    齐布琛抿嘴笑道:“是花了不少,孙媳之前胭脂铺和成衣铺的钱都砸进去了,好在运气好,有成果,如今倒是已经赚回来了。”

    “那就好。”太后一脸和蔼的笑,“哀家也不占你的便宜,回头给你些好东西,可不能让你亏了。”

    齐布琛做出一副财迷样:“这买卖好,回头孙媳养出来新的都送您那儿去,必须得把您的好东西捞光才行。”

    太后哈哈笑:“你怎么也跟宜妃学起来了,她天天惦记哀家那点家底儿还不够,又来个你。”

    太后顿了顿又道:“不过你还是要比她好些,你好歹还拿东西来骗,她纯粹就是空手套白狼!”

    “那看来孙媳回头还得跟宜额娘多取取经才是。”齐布琛俏皮的道。

    太后乐道:“哀家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哇。”

    婆孙两个说说笑笑,康熙跟胤禛就跟在一边听着,也不说话。

    带着太后将大一点的花房都看了一遍后,齐布琛估摸着老人家的体力,提议带太后去歇息一下。

    太后同意了,却不让康熙陪着:“皇帝难得出来,多转转,活动活动身子骨儿。”

    康熙答应了,齐布琛就自己陪着太后去歇息,留下胤禛伺候康熙。

    女眷走后,康熙环视着这个小庄子,突然出声问道:“这里就只育花?”

    胤禛顿了顿,垂头回道:“还种了一些作物。”

    “在哪儿。”康熙语气淡淡的,“都有什么?”

    胤禛便上前引路:“主要是一些西洋的作物,红薯、土豆、玉米、辣椒、包心菜、番茄、西葫芦、生菜,红薯、土豆、玉米如今在民间已经广泛种植,后面的那几样是最近两年才从洋人那里搜集到的,名字是乌拉那拉氏根据西洋名起的,已经试种过,但品相不太好,还在试着选育。”

    “为何想着种这些东西。”康熙问。

    胤禛顿了顿,最终选择实话实说:“乌拉那拉氏…使人搜罗了许多西洋的菜肴,想尝一尝味道是否如书中所述那样…美味,这些东西不能运来成品,她便想着自己种植。”

    “至于红薯、土豆、玉米,她尝试做成食物后,觉得没有书中描写的美味,认为可能是地域原因让这些作物长的不如原产地好,便想试着培育,看能不能让它们的品相提升。”

    康熙:“成果如何?”

    胤禛:“别的都没什么变化,玉米经过两次选育后,口感好了不少。”

    父子两个如同视察的领导和下级,将齐布琛种的那些作物看了一遍,看到玉米时,胤禛还当场掰了个穗子,剥开给康熙看:“玉米仁的颗粒大了不少,口感也更甘甜。”

    “去做两个。”康熙一点不客气。

    胤禛嘱咐立刻就要去办差的谷太监:“这个只拿清水煮熟,味道最鲜。”又向康熙解释为什么没进上,“种子太少,当初收获后只煮了一个尝味道。”

    康熙不可置否,回头去找太后:“都是她安排的?”

    “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