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好时节》 300-310(第2/19页)
人,但是他也懂知恩图报。
再说,横竖是死,不如
次日,沈望星正拉着无极观的小道士,央求帮他买一本新出的《玲花记》。
小道士一脸为难:“我是出家人,总去书铺买话本子成何体统,上次我帮你去买话本子时,书铺里的人看我的眼神就很古怪。”
沈望星央求:“最后一次,真的是最后一次,求求你了。”
小道士仍然不肯,他有预感,因为帮沈望星买话本子这件事,他就快要被师父骂了。
“咦,沈公子想要的是这本《玲花记》吗?”
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沈望星回头一看,居然是一名内侍。
沈望星直到认识了太上皇,才知道内侍是什么样的。
好在内侍们还是很有特点的,现在的沈望星一眼就能认出来。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这名内侍并非是太上皇身边的人。
“这位公公认识小生?”
内侍满脸堆笑:“咱家是三皇子府的,那日在城门口,见过沈公子。”
沈望星默默松了口气,还真让观月说中了,三皇子府的人果然找上了他。
“你刚才说你有《玲花记》?真的假的?”
内侍从怀里掏出一本书,双手递过来,沈望星迫不及待接过来,果然是他梦寐以求的那本《玲花记》。
“太好了太好了,就是这本,哎呀,我终于买到了!”
少年人就是这样,一本书就能让他欢呼雀跃。
他拿着书便翻看起来,看了几页忽然想起还没有道谢。
他忙道:“这位公公,你是如何知道我想买这本书的?”
内侍有点不好意思:“不瞒沈公子,咱家也爱看话本子,这本书是咱家今天刚买的,刚才听到公子提到这本书,便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沈望星一脸不舍,嘴里却道:“原来如此,我还是不要夺人所好了,多谢公公,这本书还是还给你吧。”
内侍连忙推拒:“沈公子不必客气,咱家回府时路过书铺,再买一本便是。”
沈望星一想也是,从荷包里摸出一块碎银:“这是买书的钱,公公一定要收下,多出来的是我的一片心意,多谢公公割爱。”
内侍嘴里说着客气了,还是接过了那块碎银。
沈望星来不及回屋,站在那里便看起书来,连内侍是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忽然,有什么东西从书里掉出来,沈望星一把接住,竟然是一张银票。
看到银票上的金额,沈望星继续翻书,果然,同样金额的银票,书里还夹着四张。
每张一百两,足足五百两!
沈望星有些失望,原来他才值五百两!
这不是看不起人吗?
他拿着夹着银票的话本子去找泥鳅。
泥鳅的大名倪小秋,说起这名字,还是在白鹤山上户籍时李管事给他取的。
“泥鳅,我收到五百两,你呢?”
泥鳅拿出一只匣子,在沈望星面前打开,金光闪闪,闪瞎沈望星的狗眼。
“都是金蚕豆!”
这一匣子金蚕豆,少说也有一百两。
一两金子兑十两银子,百两金就是千两银。
“知道我爱吃零嘴儿,就送来一匣子蚕豆让我吃着玩儿。”泥鳅一脸得意。
沈望星啐了一口:“你也不怕吃死,吞金而亡,好高贵的死法。”
泥鳅翻个白眼:“你就羡慕吧,五百两。”
沈望星不平衡了,凭啥他才值五百两?
泥鳅笑着说道:“可能我看着比你更容易收买,你一副读书人的派头,假清高,人家当然是要一点点试探了。”
沈望星一想也是,他和泥鳅,他一看就是读书人,泥鳅却是市井小混混的模样,当然是泥鳅比他更好收买。
沈望星顿时平衡了。
果然,次日他又遇到那名内侍,他和内侍说起那本书的内容,只字不提银票的事。
内侍很满意,王带喜果然没骗三殿下,这个沈望星看着像个公子哥,其实就是个穷光蛋。
也是,道观里长大的孤儿,穿上书生袍子也还是个穷鬼。
“这本《公子多情》是新出的,咱家知道沈公子出去不方便,就替沈公子也买了一本。”
这一次,沈望星没客气,连书钱都没给,四下看了看,像做贼一样把那本书揣进怀里,便一溜烟地走了。
内侍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冷哼一声,这哪里是去看书,这是去数银票了吧。
果然,书里夹着五张一百两的银票。
沈望星上钩了!
先他一步上钩的是泥鳅,这小子已经把太上皇和赵观月卖了个干净,就连太上皇尿频的事儿,也说了出来。
三皇子把从无极观收集到的消息整理出来,他已经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了。
至于沈望星,他又收到一次银票,不过这次给的少,只有一百两。
而且这一百两,还是他说出赵观月梦游这件事才换来的。
内侍告诉他,过几天有个机会,能让他赚更多银子的机会,只要他能抓住,就能躺平至少五十年。
沈望星两眼放光,他就是一个在道观里长大的小小孤儿,连亲爹是谁都不知道,他这辈子见过最多的银票,就是内侍给他的这些。
他看着内侍,就像在看自己那个杀千刀的亲爹,嗯,如果可以,他也想把他亲爹给阉了,可惜他没有机会了。
“小时候,赵观月总欺负我,他抢我的饼子,还在观主面前给我告黑状,我恨死他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第302章 盛宴一(两章合一)
转眼便到了佳宜长公主府盛宴的日子。
地址选在云中园,当然,这次盛宴名为赏菊宴。
除了园子里随处可见的各式名菊,园中也早早堆起了菊山,就连每一道菜肴,也都与菊相关。
赵时晴是陪着万如意一起来的,她们母女一到,便引起不小的哄动。
虽然早已册封,但是除了那日在场的几位大人物以外,不仅京城里的各府,就连大多数皇室宗亲也没有见过这位传说中的佳宝长公主。
猜到佳宝长公主母女会来参加赏菊宴,因此,各府的老夫人和夫人们,出门之前便再三叮嘱自家儿媳和女儿,无论这位在民间长大的长公主举止多么粗俗,也不要露出半丝不屑。
这位是太上皇的皇长女,无论以后是否受宠,至少现在,太上皇和皇帝都是重视她的。
至于南阳郡主赵时晴,各家老夫人和夫人们也有叮嘱。
这位是在梁王府的二小姐,规矩礼仪自是不会有差错,但是京城里大多听说过,这位从小就出家了,是个道姑!
不过,现在看来,传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