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好时节》 200-210(第3/18页)
赵时晴听着好笑,忽然想起碎大石兄弟自卖自身的事了,对了,赵廷珞丢了一个弟弟,碎大石兄弟就是因此受到启发才卖身葬兄的。
“纪大娘,我有个朋友是宗室子弟,他弟弟也丢了,拐子肯定没胆子去王府里拐孩子吧?”
纪大娘哼了一声:“越是大宅门里,腌臜事就越多,但凡是大宅里丢孩子的,十有八九,不对,是十足十,就是他们自家人捣的鬼。”
赵时晴不说话了,她想起了小郡主阿映,可不就是被亲小姨送到拐子手里的吗?
却听到泥鳅说道:“我捡到我弟时,院子里的婶子们都说我弟一看就是有钱人家才能养出的小孩,他该不会也是被自家人给扔出来的吧,我弟太可怜了。”
赵时晴一怔,她想起在那间陈旧狭小的屋子里,第一次见到泥鳅的弟弟小宝时的场景,那个孩子生得粉雕玉琢,玉雪可爱,尤其是他依偎在又黑又瘦的泥鳅身边时,对比鲜明,一个像是在精心捏成的,另一个则像是女娲娘娘随手甩出的泥点子。
赵时晴暗暗对泥鳅说一声抱歉,她真的不是故意贬低小伙伴,实在是这兄弟二人相差太大。
她问泥鳅:“我只知道你是被从烂泥塘子里捡到的,那你弟呢,你从哪里捡到他的?”
泥鳅有点不好意思:“那天我一整天没有做成一单生意,晚上饿得前心贴后背,就在街上四处转悠,想看看有没有瓜漏让我捡”
赵时晴知道泥鳅口中的“做生意”,就是没本生意,那时泥鳅只有十二岁,抚养他长大的阿爷死了,他只能靠“手艺”吃饭。
泥鳅继续说道:“我走到城南的胭脂巷,你们也知道,那地方晚上也有客人,那些客人都是不差钱的。”
小伙伴们齐齐摇头:“我们不知道,我们都是好孩子。”
泥鳅一梗,好吧,和他相比,他们真的都是好孩子,至少人家没有当过小偷。
“当时已经很晚了,我看到有个婆子手里提着一只大包袱,这么大。”泥鳅用手比画着大小,继续说道,“我看她鬼鬼祟祟走进北甲街,北甲街你们知道吧,就是从胭脂巷进去,第一个十字路口往北走,有好几家小倌堂子的那条街。”
小伙伴们再次齐齐摇头:“我们不知道,我们没去过。”
泥鳅再次心梗,他明明听过他们眉飞色舞说起在胭脂街的见闻,怎么这会儿一个两个全都没去过呢。
他只好继续说道:“我看那婆子手里的包袱像是有点重量,便悄悄跟在那婆子身后,当时天已经黑了,红灯笼影影绰绰,那婆子东张西望,我藏在黑影里,她没有看到我,她先是去了越人歌,只在门口看了一眼,便绕到越人歌的后巷,我猜她当时要去的就是越人歌,可当时刚好有人出来,那婆子便低着头继续往前面走。
越人歌前面是芙蓉锦,那时芙蓉锦的一名小倌跳河死了,芙蓉锦吃上官司,那两天没有打开门做生意,别家就连后门也全都挂着灯笼,只有芙蓉锦的后门黑灯瞎火,冷冷清清。
那婆子走进黑暗里,等她出来时手上已经空了,我见她走了,便过去一看,那包袱就放在芙蓉锦的后门外面。
当时芙蓉锦的后门是关着的,周围也没有其他人,我便将那只包袱捡走了。
刚开始我很高兴,可是后来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如果里面有钱,谁会放在芙蓉锦外面啊。
正在这时,包袱里忽然动了起来,然后就有小孩子的哭声传了出来。
我找了一处院子的外墙后面,把包袱打开,便看到了小宝,当时他才这么一点点大,可能是刚刚睡醒,哭得声嘶力竭。
那时我连自己也养不活,哪里还能再养一个,于是我便把他放在路边,转身走了。
可我走了几步,听他哭得实在是惨,这里是胭脂街,真被人捡走,以后也是在这里混生活,还不如把他带离这里,说不定能被好心人捡走。
说来也怪,我刚刚抱起他,他便不哭了,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
我一时心软,出了胭脂巷也没舍得把他放在路边,就一直抱到我住的地方,当时大杂院里有两家刚好有吃奶的孩子,我便把小宝抱过去,请人家帮忙喂奶。
那两家的婶子看到小宝,夸他养得好,一看就不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再后来,又养了几天,我就更舍不得了,有人让我把小宝卖了,我没同意,我把他抱到善堂,刚好看到善堂的管事拿着棍子打孩子,我又把小宝抱回来了,那次之后,我便决定要自己养小宝,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小宝饿肚子。”
泥鳅说到这里,便发现他的小伙伴们正大眼瞪小眼,全都看着他。
“泥鳅,你好高大!”
“泥鳅,你头上有光!”
“泥鳅,下次吃鸡我把鸡腿让给你。”
纪大娘抹一把眼泪:“泥鳅啊,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大娘给你张罗。”
泥鳅又想到一件事:“对了,我捡到小宝时,他身上穿的是布,不是绸子,后来我跟着二小姐去了吴地,才知道有一种布比绸子还要贵,现在回想起来,小宝身上穿的小衣裳好像就是那种布。”
赵时晴想到小宝的年纪,也不知赵廷珞的弟弟几岁了,下次见到赵廷珞一定记得问一问。
这一天,泥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待,大鸡腿是他的,带皮的五花肉是他的,就连甄五多,也给了他一个大红包。
次日,秀秀亲手做了点心,由纪大娘陪着一起去了户部衙门。
秀秀曾经一人一猫千里奔袭,她是一个胆子很大也很有勇气的姑娘。
可是经过了上次的事,甄五多下令,家里的姑娘小子,谁也不许独自出门,就连张野,也由老范送他上下学。
因此,虽然户部是官府的衙门,可是甄五多也是让纪大娘陪着她一起来。
纪大娘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京城人天生就会和衙门打交道,她和守门的衙役说了几句,衙役便冲着门里喊了一嗓子,片刻后有人出来,秀秀认出,这位便是那日把拐子送去京衙的几人中的一个。
那人也认出了秀秀,笑着说道:“小姑娘,你是来打听那几个拐子的事吧,放心吧,官府一定会给他们治罪的。”
那天秀秀被解救之后,当时便给这些衙役们磕头道谢,因此,她今天过来,就是来送点心表达自己的心意的。
她再次谢过,说道:“这是我自己做的,给恩人们尝尝,不值钱,就是我的一番心意。”
那人笑道:“姑娘客气了,咱们也是听大人的吩咐办事,举手之劳,姑娘的点心,我就代兄弟们收下了,咱们有口福了。”
目送那人提着食盒进去,秀秀便和纪大娘转身走了。
户部衙门所在的这条街上还有两个衙门,分别是礼部和太常寺,其中户部是最忙的,几乎是从年头忙到年尾,户部官员只有上衙,没有下衙,因为到了下衙的时辰还在忙。
而与户部恰恰相反,礼部和太常寺就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忙,比如腊月里各地前来敬献年礼,便是这两个衙门最忙的时候。
秀秀虽然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