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反派?(科举): 33-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爹是反派?(科举)》 33-40(第11/18页)



    危风凌爽朗一笑,又给了江卿时肩膀一下,见江卿时龇牙咧嘴的样子,危风凌哈哈大笑。

    “念辰,你这体格子还是太弱了啊,还需得再练!”

    等考期一定,江卿时彻底紧张了起来,连危风凌在一旁插科打诨都叫他提不起了兴致。

    这院试比县试和府试都来得要重,若是过了这府试,可就是名副其实的秀才了,江卿时嘴上说不紧张,但心里依旧将此事看的极为要紧。他自打在府试看榜时扬了名,这关注着他的人也跟着多了起来,这几个月,连卜秀才都主动来朝他传授一些知识,就想着等江卿时出了名,好博一个曾经为江卿时之师的名号。

    江卿时自然瞧不上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但卜秀才确实有考试经验,这对出身农家的他来说帮助也很大,好汉不吃眼前亏,该用起来的还是要用。

    江卿时还是恨自己起步太晚,要不然不会连区区院试都心里发怯,日后他还要走上更高更远的道路,如今这个心态怎么能行!江卿时潜心静思,调整好自己的心境,想着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院试。

    院试终于在万众瞩目中来临。

    如今已是八月的天,天气炎热,夏虫鸣叫,离开家也有一段时日了,江卿时心里面时时想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不知他们在家乡过得如何。

    这府试分了两批,他们属于是第二批考试的,两批院试题目是不同的,所以也不必担心有泄题的问题。

    转眼就到了考试这日。

    天色未明,刚下过雨的清晨雾气氤氲,青石板路上已有零零星星的考生提着灯笼向试院走去。

    江卿时紧了紧背上的考篮,深吸一口略带潮湿的空气。他身穿着娘子亲手缝制的青布襕衫,衣角拂过微微湿润的石板路,鼻端尽是刚下完雨混合着青草味儿的泥土气息,今日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娘子和渺哥儿虽然没在自己身边,但此时此刻他心里想着的都是他们。

    危风凌坚持要陪同江卿时同去,他困得直打哈哈,江卿时要他回去休息,他坚持不肯,一边困得眼皮打架一边执拗着。

    “弟妹不在你身旁,我要代替弟妹陪着你!”

    虽然很令他感动,但这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江卿时与危风凌正并排走着,一个身穿鸦青锦缎圆领袍的男子与他们擦肩而过,男子走过去后,突然回过头来,冲着他们面无表情点了点头。

    那男子约莫十七八岁,看着面皮白净,面容端正,虽还是个少年但身上却没多少少年气,看着过于少年老成持重了些。

    江卿时蹙眉思考了一下,实在想不起来自己在哪见过这男子就。

    “呀!”身旁的危风凌却惊呼一声,小声嘀咕说,“这厮平常最倨傲无礼,怎么这会子还主动同我们打招呼了。”

    “这位是?”

    “这就是咱姜平县连试两场的案首卓智明啊!”危风凌语气有点酸酸的,“这位才子可是了不得,平常眼睛都长到头顶上,从不肯与人主动招呼的,看来他是对江兄你惺惺相惜的。”

    原来是他。

    这卓智明都接连两个案首了却还要参加院试,看来是想证明自己,可能是个真材实料的读书人。若是自己也做了案首,后来的两场定然是不会参加了,每回考试花销实在太大,他不想给桂兰徒增负担。

    江卿时想到这儿,有些失笑地摇了摇头,自己说到底还是个俗人吧。

    二人行走间,人群已渐密集,危风凌已经不能再接着送江卿时了,江卿时朝危风凌点了点头就继续朝前走去,危风凌挠挠头,心道:念辰可真是沉稳啊。

    其实江卿时心里已经紧张坏了,他双手紧捏成拳,手心已经沁出汗来,此时鼓声三响,试院大门缓缓开启。差役高声喝道:“院试考生,排队点名!”

    江卿时从怀中取出浮票,上面详细写着他的相貌特征、籍贯三代。这是前日已经验明正身时签发的,此刻需再度核验。

    “临州府姜平县

    考生江卿时!”书吏唱名。

    “学生在!”江卿时应声上前。

    书吏仔细比对浮票上的描述,仔细比对,确认无误后,方准他入门。

    进门后的搜检极为严格,差役将他的考篮翻了个底朝天:毛笔、砚台、烛台、食物,一一查验。甚至连馒头,糕点都掰开检查是否有夹带。接着是搜身,发髻被解开,衣衫被摸遍,鞋袜也需脱下来检查。

    江卿时已经参加过县试和府试,对这一套流程已经习以为常。科举之严格,自古以来一直如此,片纸只字不得带入。日后参加春闱秋闱,定是会更加严苛。

    通过搜检后,他被引至甬道等候。此时天已微明,数百考生鸦雀无声,静待学政大人升堂。

    又一声鼓响,学政周大人着朝服升座。众考生依礼拜见后,听周学政训话:“朝廷设科取士,务得真才。尔等寒窗苦读,今日正当竭尽所能。若有舞弊行奸者,定当严惩不贷!”

    训话毕,书吏开始散发试题。江卿时按照手中的号牌找到自己的号舍,号舍狭小仅容一人,内有木板一块充作桌案,墙角有瓦盆可供方便。他稍稍整理,将文房四宝摆放整齐,这才展开试题。

    首题来自《论语》:“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次题出自《中庸》:“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诗题则是“赋得‘御园芳草’,五言八韵”。

    江卿时闭目凝神片刻,心里一时翻涌万千,院试首重首场,首场又首重首题。这是孔子提出的治国纲领,也集中体现了儒家“仁政”的主张。

    题目比较中规中矩,江卿时沉吟思索,以前他只是闭门造车,不晓外物,可这段时日,看娘子开店,市井人家,他心中益渐有了芸芸众生…

    思索既定,江卿时研墨润笔,在草稿纸上率先描画勾勒

    写到关键处,他全神贯注,竟不觉日已中天。差役送来午饭,他匆匆吃了几口便继续作文。至申时初,三篇文章并一首试帖诗均已草就。

    他细细检查一遍,确认无犯讳之处,墨迹干透后,方开始誊写。院试最为注重书法,必须用馆阁体,端正清晰。他屏息凝神,一字一句认真誊录,直至日影西斜,方才全部完成。

    院试要考两场,分为正场和复试,这正场相较之下更为重要,正场结束后,就会刷掉大部分的考生,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下一场。江卿时顺利通过了第一场考试,虽说如此,他也没有掉以轻心,毕竟还有一场复试等着呢!

    复试也考了一天的时间,江卿时走出考场时见夕阳西下,余霞成绮,走出贡院,就见危风凌正远远地朝自己挥手。

    “念辰,这里!”

    江卿时微微一笑,在暮云合璧中缓缓走向危风凌。

    两场考毕,便是漫长的等待。这府试难度较高,阅卷时间也比较长。

    学政大人会亲自阅卷,由幕僚协助。所有试卷均经过誊录,由专人用朱笔抄写,防止笔迹辨认,所以阅卷官看到的都是朱卷,防止有人私底下使什么手段。

    如他等贫家子弟,唯有靠科举才能出头,江卿时自然也是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