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她的罪名》 40-50(第8/13页)
生公寓附近开粉店的周雪友。今天梁觉阳过来,是因为周雪友说,当年报社的老编辑廖仲来长沙了,当年柴建明举荐严通来报社任职,第一轮就被人力资源部打下来了,是主编廖仲破格收了严通。
廖仲以前是湖南著名记者,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在广州待了几年,回长沙后又在电视台做了几年新闻,之后转入报社,参与过多起重大事件的调查报道,包括不限于洪灾、冰灾等灾害以及次生灾害现场调查,以及三聚氰胺、非典等国民大事件的跟进,廖仲也是报社的最后一任主编。周雪友可以找他打听更多严通的往事,张卓义本来觉得没有什么太大必要,毕竟人都死了,凶手也已经抓到了,但梁觉阳还是很执着。
两人推门进去,梁觉阳第一眼看到周雪友的光头,他旁边坐着个白头发的瘦高男人,60岁上下。
“我可以坐下吗?”梁觉阳问。
“梁警官,别客气,辛苦你晚饭时间爬山。主要是廖老师今晚就得回永州,一会九点多,他儿子开车在东门接他,错过今天,再想面聊就不方便了。”周雪友说。
“你好,我是廖仲。”廖仲抿了口咖啡,缓缓开口。
梁觉阳点头:“廖老师你好,听说你是当时第一个接触他的编辑,后来严通能进报社,也是因为你破格招聘了他。我听说当年报社招人非常严格,是怎么想到让他……”
“让这个一没学历二没经验的人来当记者,你想问这个对吧?”
“没错。”
“因为他很想当。”
“就这么简单?”张卓义在一旁补充:“不能因为他想当就让他当吧?”
“那就要看有多想了,我还真没见过这么能坚持的人。让我想想……第一次是2004年,那个时候我们报纸的销量还非常好,严通第一篇给我们投了个黑煤窑的调查报告,是他亲自进去收集的资料,有照片有录音,还有他亲眼所见的文字记录。他把调查记者该做的事都做了。”
“调查记者?”
“你看过那个美剧《火线》么,原著就是一个调查记者在警察局实习了一整年写的。就像侦探一样。”
“严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他去黑煤窑做什么?”梁觉阳问。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他,我问他是不是被抓进去的,或者说是为了赚钱。以前有人专门去黑煤窑卧底,拿到证据后就去敲诈那些私开煤窑的老板,让对方出高价买下他们的证据,讹钱。一开始,我以为他是干这个。”
“所以他不是?”
“还真不是。他想把那篇调查直接送给我们报社,连稿费都不要。”
“居然会有这种事?他是不是曾经有亲人死在煤窑里了?”
“我当时也是这么问他,我问他是不是因为私情,他否认了。不过他说自己认识一个女孩,她的父亲就是在黑煤窑里落了一身病,我问他们是什么关系,严通说仅仅是认识。我想可能不止是认识这么简单,但他也不肯说更多的原因。”
“当时那篇报道发了么?”
“没有。”
“为什么?”
“在那边开矿的,都不是单纯的煤头子,和地方势力勾连太深,媒体采信源头要可靠,他没有任何编制,我们不能只拿他一个人的消息源直接发。”
“是不敢吗?”梁觉阳问。
廖仲笑,说:“后来河南那边有记者过去卧底,有的煤窑用未成年劳工,这件事捅出来后,我们就把报道再次核实信源,整理之后一起发了。当时很多媒体都在说这个事,形成了热议,我们也为舆论贡献了一份力量嘛。”
周雪友补充:“当年我们报社也辉煌过呢。梁警官,你知道吗,全国最多的调查记者就在湖南。”
“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做什么,现在时代不同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探寻真相,群众最终会辨别真假,我们那个时候,只不过是先掌握了渠道而已,没有那么了不起。”廖仲喝了口咖啡。
“话不能这么说啊,廖老师,普通人怎么能和受过专业新闻训练的人比?”周雪友略不甘心。
“再后来呢,后来严通依然给报社投稿么?”梁觉阳继续问。
“写啊,强拆、烂尾楼、儿童拐卖……他对不公平的事好像特别敏感。”
之前周雪友评价严通是个“油子”,没想到廖仲的评价却偏正向。
“后来严通是怎么离开报社的?”
“我把他开了。不过实际情况是,他主动辞职,但请我公开开除他。”
廖仲的话一出,周雪友也愣了,看来是不知道这一茬。
“请问原因是?”
“他去‘爱善汇’卧底,回来后把看见的所有事情写了篇报道,登报后就有人给报社打电话,说要弄死他。2012年互联网已经起来了嘛,新闻一出来就是发疯一样地转,对方怕了。严通不想给报社招麻烦,就干脆自己不干了。”
“爱善汇……”
“也是早年的头号传销公司了,98年打过一回,换了个名字才改的爱善汇。2012年那一次工商局和公安局彻底把它查封了。”
“严通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是吧,不过他自己可能不这么觉得。”
“是什么意思?”
“他是个有点理想的人,这肯定没错,不然不会选择做这行,但更多的时候,我感觉他就像个机器,就好像身上带着什么任务似的。我觉得他被一种很强烈的东西驱使着,不知疲倦地前进……不过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吧。至少有一个阶段是。”
廖仲说:
“人一辈子好像总是为了做点什么。我们都是某种事物的奴隶,做坏事的人是,做好事的人也是。只有被这种欲望驱使,不断行动,人才能感觉到安心。”
梁觉阳反问:“廖老师你呢,你也是吗?”
“我?”廖仲笑了。
“我已经过了那个时候了,人变老了就自由了,因为没有什么欲望了。”
廖仲没有再解释,他看了眼手机,说:
“我得走了,梁警官,如果还有想了解的事,你再找我。”
从咖啡厅出来后,张卓义问:“怎么样,你现在想通了吗?向军为什么要杀严通?”
之前从唐泰东以及龚守银那里得到的所有信息,张卓义也是知道的,现在他脸上的疑惑表情,梁觉阳猜想他和自己的心情差不多。他通过调查走访,分别得知了两个人的人物画像,向军和严通,一个杀人凶手,一个受害者,他们在凶案发生的那一天前,都有各自的生活轨迹,原本就像两架轰隆隆的列车,在自己的轨道运行,但在那一天,轨道却相交了,两辆列车撞到了一起。
那是谁让他们相撞的呢,梁觉阳还是想到了那个名字,在每个人的故事中他都若隐若现,像个串起所有事件的关键人物,又像个从未参与的旁观者。
笔记本上还有个信息,他想再次确认。
伪装者 47
丈夫裴育民开卡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