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女在七零: 70-75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70-75(第3/10页)

 “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款待。”颜红旗拿起筷子,见两人都在等着自己动筷,便也不客气了。

    卫经理一如既往地不怎么擅长言辞,小张硬着头皮找话题,让三人之间的气氛不至于太冷场。

    颜红旗瞧着这样怪尴尬的,于是也健谈起来,问了许多关于燕清水库的话题。

    遇到自己擅长的,但凡不涉及机密,卫经理都能侃侃而谈。

    一餐饭下来,气氛倒还算是挺热闹的,颜红旗对这座水库的认识更深了。

    吃完了饭,稍微坐一会儿,喝了点水,颜红旗就准备离开了。她从口袋里掏出些几张粮票放在桌子上,说:“谢谢卫经理,我吃得很好。”

    卫经理忙将那几张粮票拿起来,递给颜红旗,“不用,是招待请颜书记吃饭,不用给粮票。”

    颜红旗没接,摆摆手,“卫经理,我走了,我找得到路,不用送了,再见。”

    说完,朝着卫煌越摆摆手,翩然而去。

    卫煌越瞧着手里头那足有三四块钱的粮票,有些发呆。

    杨木大队少了五十个劳动力,又因为有订单要交付,弹簧厂里日夜赶工,街面上空空荡荡的,再也没了在路边闲扯淡的人。

    也是因为少了劳动力,地里的活计就都压在剩下来的这些人身上,好在六七月份,只需要间苗、培土、施肥就行,活计不算重,老弱妇孺也能干。

    这是颜红旗乐意看到的情景,全村上下,除了瘫在炕上起不来的,还不会走路的,该上学上学,该上工上工,该下地下地,没一个闲人,多好!

    晚上,颜红旗又把大队干部们召集到大队部会议室,主要是两个议题。

    一是购买广播设备,二是申办中学。

    清远县有广播网,县级的,公社级的,还有大队级的都有,只不过之前杨木大队连电都没通,自然也用不到这玩意儿。

    随着电线杆子从县城拉了过来,广播电线也随之拉了过来,是时候听听广播,丰富下社员们日常娱乐活动,增长见闻,了解下国家、燕市和清远县的大事小情了。

    颜红旗的这个提议,没人反对,甚至是拍手叫好。

    这种广播是有线广播,家家户户安上一个刻着镂空五角星的木头匣子,也就是俗称的“喇叭”,就可以坐着在家里听广播了!

    这么一个喇叭,安装下来每家是三块五,另外,颜红旗还想要在大队部安装一套独立的广播系统,这样再有通知,在大喇叭里头广播一声就行,再也不用挨家挨户扯着肉嗓子喊了。

    对于颜红旗提到的第二件事,在座的,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

    因着颜红旗并不是一言堂的人,对于很多意见,她都能听进去,并且改正,逐渐地,这些干部们在她面前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了。

    先提出反对的是贫协主席牛德仁。

    “要在咱们杨木大队办中学?公社掏钱不?”得知很有可能需要自筹资金后,牛德仁说:“没必要,每年就那么十来个上中学的,上两年初中也不过就二十人,还得咱自己盖学校,那得花多少钱啊?”

    现在的牛德仁只是担心花大队上的钱,却不会再说“学习有啥用,还不得回来种地”这种话了。

    因为大队上,但凡初中以上学历,脑子够使的年轻人,都被颜红旗想方设法安置了,要么去了弹簧厂,要么找关系送去县农业局学习技术,要么负责鱼塘,要么学着跟市供销公司打交道,不光有地方安置,大队上有个重要活动,这些人还会被重用。

    直接将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区分开了,谁都不傻,知道要想让自己孩子有个好前途,就得上学。

    牛德仁这个贫协主席的思想自然也在变着,但到底还是舍不得花那么多的钱。

    有人附和牛德仁的说法,也有人支持颜红旗,一时间,争论不下。

    等他们争论得差不多,颜红旗才开口:

    “据我了解,咱们公社,大概两三千人口,却只有一个中学,就在公社所在地北栅子。距离咱们这里,二十多公里,道路难行,要是去上学,就得住校,需要花钱不说,还耽误家里的活计。杨木大队去年有10个考上初中的,其他学生不是分数不够,而是考虑到这些实际问题,主动不念了的,如果学校就在家门口,跟以前似的,天天上学放学,回家之后帮家里头干活,你们说,那些辍学的学生家长愿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

    都知道初中毕业了,才有更好的未来,可是就有短视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浪费这两年的时间。上初中的孩子,会做饭,能看更小的孩子,能上山,能下地,能当多半个壮劳力用。如果就在家门口上中学,确实有更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接着念下去。

    “杨木大队的学生和家长是这种情况,相邻几个大队想必也是这种情况,杨木大队办了初中,不光可以接收本大队的孩子,还可以接收相邻大队的孩子们,到时候收取学费、学杂费,也能补贴学校的一部分费用。”

    关于新办一个初中的事情,颜红旗之前就和给公社周书记提过。周书记怎么也不肯出钱,颜红旗这才想到由上面派出公派老师,杨木大队解决房舍,这种和小学一样的办学模式的。

    中学的办学地址都不用选,可以和杨木大队小学共用一个校园。

    杨木大队小学占地极大,到时候将学校

    一分为二,一边做小学,一边做中学就行,顺便将小学的校舍翻修一番。

    不需要再去山上的野长城捡砖,去砖瓦厂购买就好了,跟其他有意向来本大队上学的大队商量着,召集几个大队的社员们一起出工,几公分,用不了太多的钱。

    颜红旗把自己想到的这些也和干部们说了。

    牛德仁张张嘴巴,还是想反对,但颜书记已经考虑得这么深入了,一时不知道该从哪里反驳起,也就没有说话。

    最后,两个议题,一个全体通过,一个暂时搁置。

    旁听了这场会议的高卫星有些愤愤,私下里和颜红旗说:“这个牛主席,我看赶紧把他撤职算了,别人都没意见,怎么就他有意见?又不用他出钱,他操的哪门子心?”

    颜红旗一点都不生气,说:“就是应该有不同意见才好,否则,不就成了赵广汉在的时候的一言堂了?”

    颜红旗虽然是大队书记,但是个置身事外的,没在杨木大队获取一分利益,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为杨木大队考虑的,但刘良山、牛德仁、赵树明这些人就不一样了,本乡本土,亲戚众多,利益相关,做起事来,难免就有所偏颇。

    颜红旗担心刘良山成为下一个赵广汉,所在,在提拔、培养刘良山的同时,也拉拔赵树明、郝卫红等人,分散着刘良山的威信和权力,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

    她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将杨木大队变得这样生机勃勃,不能容忍走了之后,再次变成以前的模样。

    颜红旗没有隐瞒地将自己的想法跟高卫星说了。

    高卫星这才恍然。

    跟随颜红旗越久,就越觉她这个人着实很强,以前只崇拜她的武力,跟随越久越发现,她的聪明智慧也是值得崇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