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女在七零: 5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55-60(第2/13页)

 没打算挖太大,上冻之前挖完就行,现在有了这批撞在枪口上的,不管是参与赌博的,还是扒眼参观的,都被拉来挖鱼塘。

    而那些参与赌博的,除了每天起早贪黑挖鱼塘外,每天还要在戏台上做一份深刻的检讨。而马老三还有另外一个组织者,除了每天挖鱼塘、做检讨外,还没人额外罚款十元。

    赵树明说了,如果以后再犯,就不是村里自行处置,而是交给公社的公安特派员了。

    这些人每天累个臭死,还要到戏台上丢人,一时间,大队下辖的三个村,晚间连聚众聊天吹牛的都少了。

    这不是个长久之计,之所以有赌博的生存土壤,还是因为社员们太闲了。

    还是农忙的时候好啊,大家起五经赶半夜,恨不能倒头就睡,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玩耍。不过,也不是大家自愿的闲着,而是实在没活可干。

    也就上山打打柴禾、劈柴,可是打得多了,也烧不完。队上要求家家户户整洁、干净,柴禾和劈柴也不能乱摆乱放,打多了也是麻烦事儿。

    颜红旗将干部们和知青们都召集过来,集思广益,看能给社员们弄点什么娱乐活动。

    一位名叫闵秋玲的女知青举手,说自家父亲原来是说评书的,自己也会一点,可以给社员们讲评书,传统的很多评书段子肯定是不能说了,但可以讲讲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之类的。

    她清清嗓子,当众表演了一段。她平时看起来有点腼腆,不怎么爱说话,声音柔柔的,没想到讲起评书来,声音洪亮不说,还带着点浑厚,起手投足之间,都挺像那么回事的。

    她的提议立刻就通过了。约定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开书,地点就定在学校的空余教室里。

    闵秋玲自告奋勇,其他知青们也纷纷被带动,说出自己的特长,有会拉手风琴的,有吹口琴的,还有自觉唱歌唱得好的。

    知青们这么踊跃,本村人也不甘落后,绞尽脑汁想着自己和社员们的才艺。

    郝卫红说:“咱们村的金大娘解放前是戏班子的,她梆子唱得可好了。”她这么一说,赵树明也想到她妈唱歌也不错,上面派人来教语录歌的时候,她学得快,唱得好,老师都夸。

    于是赵树明也举手了,说:“我妈唱歌也不错。”

    颜红旗总结道:“咱们可以搞个文艺晚会,每周举办一次。”

    这样,村民的日常生活就丰富多彩起来了,谁要再赌博,那就真要严惩了。

    村口河边,十多个大老爷们在秋风瑟瑟之下,冒出一身大汗,又冷又热地奋力挥动镐头刨、铁锹挖地的时候,大部队院门口的布告栏中,贴出了新的告示。

    一些在墙根底下晒太阳的社员连忙抄着手过来瞧。

    贴完告示,苍阔也没走。社员们很多都不识字,虽然也都扫过盲,但有些人是糊弄事,通过作弊的方式从扫盲班里毕的业,有些人是学完了就忘。指望着他们自己读懂告示,不太可能。

    苍阔见人聚的差不多了,便将告示的内容讲给社员们听。

    听说每周能听三次书,每周还有一次节目可以看,社员同志们立刻兴奋起来,有赶紧跑回家去,通知家人亲朋的,有跟旁边人商量,到时候咱俩人一起去,你帮我占位置的。还有跟苍阔问:说的是啥书啊,谁给说啊,都有啥节目啊。

    苍阔知道的,都耐心一一给社员们解答了,被围着问了好一会儿,眼看着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稀奇古怪,才找机会溜了。

    过了农忙,杨木大队的社员们一般都吃两顿晚,晚上这顿3点之前就吃完了,就把说书时间定在了下午4点。

    闵秋玲说书这天,社员们老早就开始准备,跟十多年前村里头唱大戏似的,呼朋唤友,接闺女,接外甥,拎着小板凳,兜里头揣满了瓜子、炒黄豆、炒棒粒,还有栗子、榛子,山里红,早早就去小学占位置。

    闵秋玲说书的案台被摆在教室的正中间,放了一块红布,将桌面蒙上,上面放了一块不知道谁做的长方形木块,旁边放了个暖壶。

    社员们争先着占据了案台旁边的位置,来晚了的,就只能往后坐,再来晚的,就只能坐在案台的背后了,能进来屋的,已经算是好的了,再晚来的,就只能在外面听了。

    等闵秋玲左手茶缸子,右手捧着本《林海雪原》,和几位知青一块走进来的时候,被阵势吓了一跳。在门口犹豫了一会,愣是找不着下脚地。

    还是维持秩序的赵树明让社员们让出来了一条路。

    他没好气地斥责着:“你们谁都不愿意腾地让路,闵秋玲同志进不来,看谁给你们讲故事,你们就在这里大眼瞪小眼吧!”

    闵秋玲能进来,其他的知青们却进不来了,只好留在外面。他们都知道林海雪原的故事,今天过来,主要是为闵秋玲捧场的,瞧着阵势,根本用不到他们捧场。

    闵秋玲也没想到能来这么多人,离她最近的那几个,她能清晰看见人家脸上的麻子。她还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过书,心里头直发慌,还有些害怕,有点不敢看面前的那几个男人,明知道人家没有什么坏心思,也控制不住的紧张。

    她拿起那块惊堂木,嘴巴张了张,却没有发出声音来。

    这时候,赵树明从人群中穿过来,按住最前排两个老爷们的肩膀,说:“你们两个

    凑这么前干嘛,把后面孩子们都挡得没影了,往后挪挪。”

    他也不管那两个老爷们高兴不高兴,就把两人往后挤,然后把后面几个十来岁的孩子给挪到前面来。

    面前坐了几个孩子,无形压力一下子就小了许多,闵秋玲心中立时松快许多,她朝着赵树明感激一笑,“啪”地拍了下惊堂木,清嗓子开口。

    颜红旗早就注意到了这边的盛况,到底是大队上的大活动,她还是要过去看看的。

    不过,她去的时候静悄悄,离开的时候也静悄悄,屋里屋外的社员们,包括在门口负责安保的赵树明,都没有发现她曾经来过。

    听了一会儿,闵秋玲声音洪亮,声音顿挫有度,语言朴实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将社员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

    确认这次的活动非常成功,颜红旗就回家去了。

    社员们的生活丰富起来,杨木大队的风气也就好了起来。

    因着周六晚上有台晚会,颜红旗就提前一天回了县城里的家。

    她11点多走的,正好到县城找家饭店吃中午饭。

    到秋天了,饭店的供应都比以前要丰富些,曲灵点了个肉菜,又点了个豆腐,全都吃光了才骑上自行车往家里头赶。

    刚走到家门口,就看见对面一行两人,用扁担挑着柴禾的人从对面的河东乡大队而来。

    他们是过来买柴禾的乡下人,乡下人为了多赚些钱,没有通过供销系统,把物品直接卖给了顾客,说来,算是一种投机倒把的行为,但因着清远县在这方面管理得不严,这边又偏僻,所以他们敢在大白天,光明正大地担着柴禾来卖。

    那两个人见颜红旗停在门口不走,一直望着他们,便快走两步,笑着问:“姑娘,买柴禾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