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40-45(第13/13页)
导用让利于社员和实惠市民的理由顶住了压力。好处非常明显,减少中间环节,沟通顺畅、快捷,省时省力,货源充足。
    要知道,供销系统内,很多人官僚作风严重,有事没事就要显摆下手中的权利,卡上一卡,他这一卡,就把事情耽误了。
    跟产地公社或者大队直接合作,就没有这些问题。
    在其他区的供销公司缺少货品,被群众抱怨,伸出手向上级求助的时候,宣武区的下属副食品店货柜上的货品总是满满的。宣武区供销公司已经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集体了。
    苍阔将合同递过来,朝她点点头,意思就是没问题,颜红旗知道也不会有问题,公家单位不会在合同上玩猫腻。
    “我对合同和收购价格没有异议。”颜红旗说道。
    双方便重新誊写合同,写清楚交货时间,交货数量和交货地点等。
    周干事和颜红旗作为双方的代表签字,盖章。周干事是带着公章来的,流程进行得非常顺利。
    将之前让周干事验看过的蘑菇和木耳样品作为礼物给周干事装上,让人送他去县城住招待所,安排好食宿。颜红旗又组织了一次革委会的会议,商讨利润分配的问题。
    张凤军综合收购、运输路上产生的损耗,各项开支等等,给出了留足20%利润率的方案。
    这个方案有一半人不同意,包括新任的大队长。
    “我说一下我的意见,给社员们留这么高的利润,给集体只留下20%的利润,这很容易被人质疑是走资本主义路线。还有就是,按照严书记的规划,咱们大队之后要陆续开展其他副业,不多攒点钱啥副业也开展不起来。现在把钱都分给社员们了,到时候真要开办的时候让社员集资,谁也不肯往出拿钱,不如多留钱在大队。”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颜书记刚来没多长时间,就给村里干了好多大事儿,不管是干部还是社员,都对她有信心,也对还未开展起来的副业有信心。
    大家都愿意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考虑。
    但贫协主席牛德仁,明显跟大家的意见相悖,欲言又止,想说又不好意思说。他陡然间从一个普通社员就升为大队领导,还没有适应自己的身份。
    颜红旗鼓励他,“大胆发言,想说就说,咱们现在是讨论,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牛德仁清清嗓子,声音有些发颤的说,“那我就说说,说得不好的,大家别怪我。咱杨木大队社员的日子过得苦啊,就拿房子来说,多少人家住的还都是土坯房,一到夏天就漏,得提前补房顶,有些人家连瓦片都用不起,还得用干草,到冬天,就怕大雪把房屋压塌了,总得上房去清雪,日子过的真是提心吊胆。我就寻思着让社员们多赚点,改善改善生活。我说的不好,颜书记要是觉
    得我说的不对,就请批评我。”
    颜红旗笑,“发表自己的意见嘛,没有什么对或者是不对的,咱们所站的角度和立场不同。你是看到了社员同志们现在的困难,理解他们的不易。”她顿了顿,接着说,“但是,为了长远计,我同意大队长的意见。”
    这就相当于一锤定音,其他人不再有异议。
    经过讨论和表决,最后杨木大队革委会的所有干部都同意,集体和社员各占一半利润。
    但因着是山货,没有成本,卖价几乎就等同于净利润。以木耳每斤二十五块八的收购价来说,杨木大队和社员各拿十二块九。
    即便是大队集体分走了50%的收益,仍然比收购站要高了好几块钱。
    榛蘑的收购价7.6元,一半就是3.8元;松蘑收购价是6.8元,一半就是3.4元;木耳的价格是25.8元,一半就是12.9元。
    一家,要是能弄上10斤干蘑菇,一斤木耳,就有小五十块到手了,五十块啊!
    大队干部们都是社员中的一份子,家里头也都没少弄这些山货,他们算了一下,也不禁激动不已。
    一时间也像个孩子一样,叽喳起来,好一会儿才有人意识到还在开会,连忙闭紧嘴巴,不好意思地看向颜红旗。
    颜红旗笑着说:“希望以后,咱们对这样的惊喜习以为常。”
    众人纷纷笑起来,只觉得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之后,便让大队长刘良山统筹负责收购事宜。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刘良山这个极有头脑,思想先进,也很有想法,虑事也全面。
    不过他也有不足之处,第一就是太年轻,杨木大队的人,比他年纪大的,都是看着他从光屁股活尿泥成长起来的,对他难免欠缺些尊重。还有就是,从小队长升迁到大队长,跨度还挺大的,他缺少些管理经历。
    不过,这些不足之处都是可以锻炼和弥补的,正好借此机会,给刘良山一个成长的机会。
    很快,大队部以极高价格收购蘑菇和木耳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好多人都不敢相信,在门口布告栏里看了告示还不够,又跑来大队部问。
    刘良山给各位大队干部包括四名小队长都分配了任务,一人负责几家,负责监督、检查他们送上来的山货,务必要保证品质。
    社员们一听是真的,连忙奔走相告。
    有没听话的,偷偷把山货卖给收购站的,这会儿捶胸顿足的后悔。
    他们其实也都不愿意和收购站打交道,收购站那些人,狗眼看人低,瞧不上他们这些乡下人,每次过去,都是呲呲哒哒、爱理不理的,送上去的山货也是挑挑拣拣的,总要挑剔好久,收了还算是好的,有的明明是好的,却不肯收,非要说上好些好话才行。
    社员们没少凑在一起痛骂他们,说他们比黄世仁还恶。
    况且,公社路远,每次都要背着筐子,走上两个来小时的路,才能到。这回好了,在家门口就把东西换成钱,更重要的,收购价格还高。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