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35-40(第12/14页)
也清理出去吗?”
    颜红旗反问:“那你觉得自己对得起教师这个岗位吗?”
    赵木秀猛然抬头,见颜红旗目光清明,神情严肃,没有任何一点讽刺之意。她抿了抿嘴唇,说:“虽然,我能来当这个老师,是因为我父亲的原因,但是,自从走上这个岗位,我就一直努力,要当好老师,在讲台上,看见台下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就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他们。我上初中的时间,没有学到多少知识,我知道自己本事有限,但我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会将课本上的知识首先弄懂,弄透,弄准确!”
    一口气说完,赵木秀喘了口气。罗满霞送来一杯凉开水,放在她面前。
    赵木秀朝她感激地笑了下,因着这份善意,紧张之意稍缓。
    赵木秀喝了口水,从随着带着的布包里翻出两份自己用线缝起来的白纸本,递给颜红旗,说:“这是我的备课本。有些人可能比我学历高,比我的知识更丰富,但我有更有经验,也更认真,可我是真的希望大队上的孩子们能多学习些知识,见识到外面的世界。”
    颜红旗拿起两个本子,放在手里翻阅着,脸上表情缓和,示意赵木秀继续说。
    赵
    木秀想要表达的,都表达完了,最后深吸一口气,总结道:“颜书记,我还想继续做老师,我知道,颜书记是个客观公正的人,希望您能看到我的长处。”
    颜红旗将那两个本子大概其翻了一遍。字迹清秀,页面整齐,除了备课情况之外,还有学习这些知识时的心得体会,还有讲到这个知识点时,应该怎么引申出其他的知识点。
    两大本,正反面全都用上了。
    通过这两大本的教案,可以看出拥有它的人认真、细心,有钻研精神,也不乏条理性和整理能力。
    颜红旗本就没有想替换她的意思,那次的听课,她对赵木秀的教学水平不能说有多么欣赏,但起码是能够胜任的。
    颜红旗尊重每一个认真做事,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人的人,她将两大本教案还给赵木秀,这才开口说:“另外一名教师,不是替换你的位置来的,是要给杨木大队小学增加人手。不过,你刚刚的保证,我记住了,我会关注你的。”
    啊?
    赵木秀怔住了,也就是说,颜书记压根就没想动她,她跑过来一阵儿的自我推销是自作多情了。
    赵木秀觉得脸上臊得慌,想赶紧离开。不过她还记得礼貌,说道:“谢谢颜书记,我会把教师的工作干好的。”
    说着,急匆匆就要走,却被颜红旗叫住。
    “赵老师,给你提个建议,上课的时候不要总板着脸,笑一笑,活跃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可能更好些。”
    “我记住了!”赵木秀朝着颜红旗鞠了一躬,这才走了。
    7点半,原定要过来的人准点而至。
    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杨木大队知青点的知青们。
    五名男同志,三名女同志,都来自于燕市城区。
    颜红旗自从来了杨木大队,还没跟这些知青们直接接触过,最熟悉的就是王超英了。不过苍阔和他们比较熟了,这次他们过来,也是通过苍阔和颜红旗约好的。
    对于这次学校选拔的事情,他们非常有意见。他们虽然是知青,但是已经落户到了杨木大队,就是这里的一份子,可是这次的选拔却将他们排除在外,他们想不通。
    苍阔自然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这些原因从他嘴里头说出来不合适,于是就约了这次的会面。
    因着在知青点已经生过气,抱怨过了,这会儿来到大队部,看见了颜书记这个“罪魁祸首”也能保持理智。
    双方还是在大队部见面。
    由王超英开口,给颜红旗介绍知青点的几位同志。
    颜红旗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看起来好似一点都不严厉,反而很可亲。她跟每一位知青都握了握手。
    之后颜红旗坐在主位上,八名知青还有罗满霞和苍阔分别坐在会议桌的两侧。
    颜红旗先开口:“我知道几位同志为什么而来。我跟你们说说我的想法。杨木大队这个地方,说一句是穷乡僻壤也不为过,土地资源贫瘠,还多为山地,出产有限,不可能靠着土地让大家伙都过上好日子,所以,还是要开动脑筋,多多想办法。”
    这句开场,一下子就把在座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你们几位,都来自于首都,都有初中甚至是高中学历。见过世面、读过书,有思想,有头脑,你们这样的人才,要是被困守在教师的岗位上,就是大材小用。我再重视杨木大队小学的教育,但那毕竟只是小学教育,从本大队优中选优,总能找到合适的,但你们几个,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番话,不光几名知青听得心潮澎湃,充满了期待,就连罗满霞和苍阔两人也觉备受鼓舞,同时,还是有些诧异的。
    要知道,颜红旗可是很少夸人,给人戴高帽的。一是她没有耐心,二是她不屑,三是没有必要。
    颜红旗愿意这么说话,显见得是很重视这几位了。
    八个人的知青队,分成了男队和女队,男队长叫怀向春,今年二十四岁了,67年下的乡,是知青点年纪最大,资历最老的。女队长叫王红梅,今年二十二岁,七零年高中毕业后下的乡,她跟男知青徐顺达是同届不同班的高中同学,年纪也差不多。
    这三人,算是知青里面的领头人,也是愿意挑大梁、安排事儿的人。
    怀向春率先开口,笑着说,“谢谢颜书记的肯定,您这么一说,我们心里头就踏实了。我们这其中,最晚来的,在杨木大队也扎根两年了。说句实在话,要是论体力活,我们跟当地的社员们确实不能比,赚的工分也少,但是我们也愿意为杨木大队贡献自己的力量!颜书记,您有什么安排,只有我们能帮得上忙的,义不容辞!”
    王红梅和徐顺达也纷纷附和,王超英也不甘落后,剩下的4名知青也都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谁都不傻,都能听得出来,颜红旗这话是大有深意的。
    颜红旗满意地点点头,说:“我来到杨木大队的这段时间,一直没闲着,山上山下跑了遍,虽然土地资源贫瘠,但山上资源却是极为丰富,古人说得好,靠山吃山,我是想着,咱们大队也依靠着大山,发展些副业。你们是大城市来的,吃过见过,我想让你们都参与进来。”
    八名知青看看颜红旗,又看看身边的伙伴,各个都露出激动的神色。开展副业,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不用种地了,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挣脱出来,可以进行脑力劳动了!
    他们是以知识青年的身份,身披红花,带着目的,光荣下乡的。
    他们下乡的目的,一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前者,他们已经被教育得成为地道的农民了,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丁点实现的可能性都没有。
    他们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却被繁重的农活,闭塞的环境一点点磨灭掉了。
    颜红旗的话重新给了他们期望。
    怀向春猛然站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