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不孝子瑟瑟发抖[快穿]》 70-80(第9/17页)
宫人,他们就会病愈,分配到其他地方。如今二皇子那里已经没有我们的人了。”
    云汐满意地点点头,“将本宫整理的名册带上,本宫要去御书房求见皇上。”
    皇后去了御书房,还没见到皇上,各宫主子就知道了这件事,都停下抄经的动作,思索皇后去御书房干什么。若是日常琐事,请皇上到凤仪宫闲话一番就是了,主动去御书房都是比较正式的事情,会是什么呢?
    莫非,是看二皇子那边出了事,要帮二皇子说话?
    二皇子也是这么想,更加坐得住了,还好心情地叫人上了一桌好菜,舒心地用了膳食,只等一切恢复到从前。
    皇上一样是如此猜测,见了云汐就想着差不多就把事情翻篇吧,不过他们母子闹腾得让人心烦,正好借此机会敲打一下云汐,用她精力不济没管束好后宫之事,让她交出宫权。
    皇上心里已经打好了腹稿,就见云汐呈上几个册子,说道:“皇上,近日臣妾筹备捐款之事,发觉宫中宫人过多,吃穿用度都是一笔消耗,若能将这部分节省下来,捐到灾区,也是我们的功德。
    如今皇上的妃嫔数量不多,皇子公主也少,实在用不了这么多人伺候,人多杂乱,还容易办不好差事,精简宫人,等将来需要人手的时候再选人进宫就是了。
    放他们出宫恢复自由身也算是祈福了,说不定官员富绅效仿,还能
    让更多的人祈福捐款,您看呢?”
    皇上一怔,怎么扯到祈福了?他翻看册子,沉吟着问道:“朕听说文渊那里,有个宫女背主,死无对证。皇后此举,莫非……”
    云汐惊讶:“宫女背主?这是谁说给皇上听的?怎么不调查清楚?明明是二皇子坦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那宫女随口同人闲聊了几句,被有心人利用那番言论大做文章,事后那宫女愧疚不安又害怕受刑,不甘被冤枉背主,才以死明志。”
    皇上也惊讶地看着她,“以死明志?被冤枉?”
    云汐坦然回视,“没错。说起来二皇子确实该早日娶妻,帮他打理后院,约束宫人。往日都是臣妾在管,可二皇子大了,嫌臣妾手伸得太长,不愿臣妾插手他宫内之事,臣妾只得放手。
    没想到臣妾刚放手,就闹出这么大的乱子。还望皇上不要怪罪二皇子,他还小,不懂事,多磨炼几年就好了。
    对了,不如皇上将他的婚期提前,三个月后成婚如何?侧室无需大婚,可以先入府,下个月就有好日子。至于妾室,直接送进后院吧,免得二皇子烦闷。”
    怎么又扯到二皇子的婚事了?还要提早成婚,皇后到底在谋算什么?难道见儿子靠不住,想教养孙子?
    皇上心中嗤之以鼻,孙子如何,也要看他这个皇帝在不在意。他是要将皇位传给三皇子的,无论云汐如何做都没用。
    所以皇上无所谓地同意了,等云汐走后,他才想起忘了提宫权之事。不过按照云汐的说法,她为了皇宫、为了灾区,清理宫人,调整各处办差的规矩,在为皇宫办了件大事,怎么能说她管不好后宫?
    二皇子那边的事也是因为二皇子无能,要不然从前皇后管着的时候怎么没事?是二皇子不孝,嫌皇后多事不让皇后管,自己又没本事,才惹出乱子,这更证明了皇后管事的能力有多强。
    没看那谣言是在宫外才传开,在宫内压根就没有吗?那都是因为皇后管理有方,宫中不许传谣言。
    正因如此,皇上夸赞云汐还差不多,哪有理由夺走她的宫权?
    皇上也觉得憋闷不已,交代刘全福挑些摆件、补品送去给皇后,就去了谢昭仪的漪澜殿解闷。
    就在其他人还猜测云汐想做什么的时候,宫中就来了次大清洗,一下子放出去三分之一的宫人!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别人培养多年的钉子,安插在皇宫各个地方,有一个甚至在冷宫做事都被挖了出来,背后的主子心惊肉跳,立刻沉寂下来,命手下的人行事收敛,千万别惹了皇后的眼。
    她们只觉得皇后手眼通天,竟能查到这么多隐秘的钉子,太可怕了。虽然还有些钉子没被发现,但谁知道那些是不是皇后故意留下,想要顺藤摸瓜呢?一时间,所有人都不敢联系钉子,后宫就这样清净下来。
    其他宫妃都在禁足抄经,云汐痛痛快快地来了个人事调动,将所有宫人打乱重组,重新制定了办事规矩,让宫人很难钻空子偷偷去做什么。
    但行事坦荡的宫人就高兴了,如此一来,他们做什么都有证人,反而更安全不容易被人诬陷、给人背锅了。
    而且云汐说留下的宫人要做的事比从前多一些,所以月银也给得比从前多一点。就算只有一点,对宫人们来说也是大大的好事。还有一些被欺负霸凌的宫女太监,终于能换地方当差,终于解脱了。
    宫中发生这样大的变动,宫人们却大多都对皇后心怀感激,只有一小部分人因为利益被动,心中怨念,却也不敢抱怨半句,宫中可谓是相当和谐。
    宫外也开始传起皇后心怀百姓,放宫人、捐款、抄经,一心为灾区祈福的说法。
    钟家人这次发力了,高高兴兴地带头捐款,表示支持皇后。他们这样一来,其他官员也只能跟上,晚一步都怕被人挑刺。
    这么大的动静,皇上的疑心还没起来就消失了。因为皇后和钟家都没再插手后面的捐款事宜,云汐只说了句“这是好事啊,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荣幸”,完全没有要继续扬名的意思。
    皇上便将此事交给户部去办,让所有捐款的人都捐到户部去,此事就变成了朝堂之事,功劳自然也是皇上和办事大臣的了。
    不过皇上不知道,钟家在京城虽然没动作,却派人用最快的速度将皇后的作为传到了各府各镇各村,让所有百姓都知道,皇后心系百姓,为灾区百姓担忧得夜不能寐,想出这个办法来带动官员富绅捐款,还率所有宫妃抄经为灾民祈福。
    有皇后凤仪天下,诚心关爱百姓,天灾一定会过去的。
    钟家人有些担心,私下商谈过好几次,很怕往外传言这么大的名声,会起到反效果。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名声向来是把双刃剑。
    但云汐命人传消息给他们,让他们为她扬名,他们最后还是决定照做。
    云汐会这么做自然是有理由的,她有原身的记忆,知道这场洪水虽然声势浩大,但一个月后就会停息。刚刚好她的名声传扬出去,灾难就停止了。她要让皇后之名在百姓心中扎根。
    至于日后,她自然还有别的好处,会处处顾到百姓。就像她上辈子弄出的良种和牛痘,就足够大家感激她一辈子了。
    一个月后,所有宫妃都抄好经书解禁,云汐也让手底下的人代抄了一份经书。她请示过皇上,亲自出宫,声势浩大地带着所有经书送往皇家寺庙,在里面吃斋念佛足足十日。
    不少人都觉得她为了好名声,做戏做得有点过了,从来没听说过皇后去寺庙里祈福十日的,换成太后还差不多,不过太后没了,倒让皇后找了个机会。后宫众妃抄经抄得手都快断了,结果好名声都被云汐得了,一个个气得摔了不少瓷器。
    偏偏就在皇上准备接云汐回宫的时候,南边传来好消息,洪灾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