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一心要当官: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女主她一心要当官》 180-190(第3/16页)

既决定娶她,就要负起责任来。”

    “好。”秦王点头应下,沉默片刻,又道:“阿姐若给小灵芝去信,替我捎句话:祝她一世安好,幸福顺遂。也帮我告诉四哥”他目光骤然变得锐利,“若他有负于她,我定不放过他。”

    马车刚驶离宫门,安无恙便俯在叶倾华耳边低语:“秦王成长了,他在有意拉拢你。”

    “他在拉拢我们。”叶倾华轻声纠正,继而微叹,“成长,总归是好事。”

    宫中刚定下一桩婚事,而宫外,也有人正为此烦忧。

    云府家宴,一门才俊,吟诗作画,赏月品茗,直至夜深方散。

    云舒回到皓月居,正要沐浴休息,未曾想云二老爷和二老夫人携手而来。

    “爹,娘,夜色已深,早些歇息吧。”见两人带着画卷,便知两人要说什么,一时无奈。

    “舒儿,爹娘来,是有事和你相商。”二老夫人说道。

    看来今日是躲不过去了。云舒苦笑,“爹娘请说。”

    “你如今也二十三了,旁人这般年岁,儿女都已绕膝。”二老夫人叹了口气,“娘知你放不下郡主,可如今她已成婚,你亦为她舍命挡过一箭,咱们不欠她了。娘只是不愿见你终日形单影只,孤寂一生”

    “子谦,大丈夫不该被情爱所困,你得为家族考虑,至少也该留下子嗣,延续血脉。”云二老爷沉声道,子谦聪慧,他的孩子定然不差。

    两人也不等云舒说话,二老夫人直接把手里的画轴打开,只见画上是一面容秀丽的女子,“这是礼部左侍郎家的嫡幼女,钟灵毓秀,擅诗词,与你定然谈得来”

    见他反应平淡,她又急忙展开另一幅,“这是定川将军家的嫡次女,虽说生在武将世家,可才情斐然,又不失活泼”

    二老夫人正想去拿第三幅,却被云舒打断,“娘,我不成亲。”他娘有心了,上次想让他纳妾,选的人与阿倾有几分相似;此次为他择妻,人选依旧带着几分她的神韵。

    “你这是要气死爹娘吗?”二老夫人急道。

    云舒转头对云吉道:“云吉,你先出去,再把门关上。”

    待房门合上,他才面带难色,语带忧伤地对父母道:“爹,娘,不必再费心挑选了。儿子不想耽误人家姑娘,娶人进门来守活寡。”

    云二老爷夫妻一怔,好半晌才反应过来他说了什么,“什么叫守活寡?”

    “爹,娘,儿子不是有意要瞒你们的,实在是”云舒垂头,“难以启齿。”

    “是不是因为那只箭?”二老夫人咬牙,一时又恨又心疼。

    糟糕,怎么牵扯到阿倾了。云舒忙道:“不是,是旧疾。”

    “你以前明明”世家子弟首次梦遗,身边侍从需上报。若至十五岁仍无迹象,便要请大夫确认是否有疾并医治。

    “是在游学时的事情,路遇山匪,伤着了。”云舒面不改色的撒谎,“曾经也认命,想与蓝氏安稳度日,但不行。所以后来她才干脆地和离,毕竟她蓝家也需继承人。”

    其实也算不得欺瞒父母,云舒暗想。不识得她之前,他没想过要娶什么样的妻子,谁都一样,不过是尽到责任便好。识得她后,便只想要她,谁都无法取代。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不行”。

    “那从前与郡主”二老夫人迟疑问道。

    “她知晓,但她愿伴我一生。”云舒笃定,若他们未曾分开,哪怕他真的不行,她亦会陪他到天荒。

    “这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啊!”二老夫人一拍腿,泪水潸然而下。既哭儿子命苦,身有顽疾;又哭他好不容易觅得良缘,却硬生生被拆散。

    二老爷亦是捶胸叹气。

    见两人仿佛一下老了几岁,云舒心有愧疚,道:“娘您尚不过四十,不如您与爹再添个弟弟?我这爵位,日后便传予他。”

    “混账!说的什么胡话!”二老夫人哭着斥道。

    云舒旋即想起近日翻看的医书,也觉此议荒唐,母亲年岁已长,岂能再受生育之苦。

    “娘,不然二哥或者四弟,将来过继一个孩子到我名下吧,如此也算有后了,可好?”云舒眸光黯然,如此,也算给爹娘一个交代,将来也能成为二老的慰籍。

    “唉眼下也只能如此了。”二老爷长叹一声,终是无奈接受了这现实。

    第183章 双生 一个近乎荒谬的念头一闪而过……

    翌日清晨, 晨曦微露。景熙帝信步在御花园,恰遇临月郡主正沿着小径慢跑,口中还低声诵念着书文。知她在备战后年秋闱,景熙帝一时心血来潮, 起了考教之心。

    “临月。”景熙帝唤住她。

    “参见皇兄。”临月闻声止步, 敛衽行礼。景熙帝摆手示意她起身, 兄妹二人在御花园中缓步慢行。

    “在背《中庸》?那皇兄考考你。”景熙帝语气温和,笑问道:“‘君子素其位而行, 不愿乎其外’, 是何意?”

    临月郡主几乎不加思索地答:“君子应安于当下之位, 恪尽本分,不应心生妄念,抱怨或觊觎其位之外的事物。”

    景熙帝微挑眉梢,看来确是下了苦功。又问:“‘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又当如何理解?”

    临月郡主沉思片刻, 斟酌着组织好措辞后答:“人之情绪未起时, 深藏于心, 持平静之态,此为‘中’。情绪既发,却能合乎节度,喜而不狂, 怒而不暴,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此为‘和’。”

    见她释义精准, 景熙帝满意颔首。又连续考了数题,从《中庸》至《大学》,越考越难。临月郡主逐渐答得有些吃力,却也尽量依自身理解逐一阐述。

    行至凉亭,景熙帝忽转话锋,问及治国之道:“临月,治国之要,在于得人。然则,取士之道,当以何为先?”

    临月郡主一愣,随即凝神深思,方缓缓道:“取士之道,德才兼备为上,然德之与才,必以德为先。司马温公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若才有余而德不足,譬如小人乘骏马,其危害必烈。故考察之士,必先观其心性,察其操守。孝悌于家,忠信于友,而后试之以政事,观其成效。亲君子,远小人,则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自不治而治矣。”

    景熙帝微不可察地点头。这是标准答案,虽稳妥,却未见新意,想必是先生所授。

    临月郡主想了想,还是鼓足勇气继续道:“然,考察之策,多依赖于其亲友、师长、邻里,皆为亲近之人,难免存有偏私。即便所言属实,然时过境迁,财帛动人心,权势覆人欲,贤者与否,终系于人性一念之间。故,小妹以为,在此之上,当以法度束之,完善法律条款,持法公正,维护法律尊严。令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皆心存敬畏,天下自然太平。”

    景熙帝眸光骤然一亮,端坐于石凳之上,下颌微抬,“继续。”

    受此鼓励,临月郡主信心倍增,朗声道:“还当启民智、开言路。百姓心智开明,自然能辨官员贤愚、政策优劣。能者当升,贤者当赏,无能者当贬,恶者当诛。然,如何知其真性,需赖言路畅通。此事明珠姐姐做得极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