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宦: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枕宦》 70-80(第12/17页)

玉嫩,仿若夏日的出水芙蓉般,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美。

    两人看痴一瞬,这才双双反应过来,赶忙帮她将物件儿往里屋搬运。

    见喜知道梁寒这几日忙,近三月未入衙门,司礼监和东缉事厂要打理的事务太多,如今又出了刺客,定是忙得焦头烂额。

    她心里担忧贤妃,胡乱用些早膳,便回永宁宫去了。

    梁寒遭杖责停职,西厂却风生水起,外人不知道里头的玄机,更不懂朝堂的尔虞我诈。只从明面上看,是东厂失势,西厂得势,后宫的风向标一下子就变了。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再失势,那位也还是手握重权、翻云覆雨的司礼监掌印,二十四衙门的头把交椅,一句话便能轻易要人小命。

    众人便是心里有些想法,也不敢胡乱与人攀谈。

    见喜入内殿时,贤妃正在坐在贵妃榻上,手里是给庄嫔腹中胎儿做的小衣裳。

    只是她人心不在焉,昨儿个从养心殿回来,一夜没有睡着,脑海中全是赵熠的那几句话,还有那个猝不及防的吻。

    今早起来,眼下泛起淡淡的乌青,手里的衣裳也缝得乱七八糟,错了好几针。

    见喜走进来时,贤妃黯淡的双眸忽然一亮,同身边的秋晴笑说:“瞧瞧这姑娘,出宫这些日子,生得越发水灵。”

    见喜立即红了脸,藏不住嘴角的笑意,先给贤妃和秋晴躬身行礼。

    话一落下,贤妃又晃了神,姑娘一颦一笑与她脑海中那个人影确有几分相像,尤其是抬眸浅笑的那一瞬间,犹如故人近在眼前。

    就连秋晴也怔了怔,当年带回宫里的小丫头枯枯瘦瘦,没想到越长大竟越发骨肉均匀,灼灼若春华。

    尤其是回宫的这几个月,跟着那位老祖宗身边,日子过得真不错。

    开始的时候觉得她羊入虎口,即便有永宁宫的护佑,或许也要受尽折磨。后来见那老祖宗待她极好,姑娘面上整日挂着笑容,连脚步都是轻松的,这样无意识的表情和动作骗不了人,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可那毕竟是个太监,能给的也仅限于此。

    即便姑娘自己喜欢,可姑娘的母亲在天上看着呢,会高兴么?

    秋晴心内也有些矛盾,为人父母,没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吃那个苦。

    这些年宫中制度放宽,宫女到了年纪便可自由出宫嫁人,以这老祖宗的狠辣心性,自然是很难放手的。

    往后呢,姑娘就这样跟着太监过一辈子么?

    眼下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早已经是无可挽回的结果,陛下的旨意,掌印的心思,姑娘的心意,几乎都是无可撼动的一方。

    思及此,秋晴也在心中默叹一声。

    贤妃同见喜说了几句话,无外乎梁寒的伤如何,在宫外这些天过得如何,见喜也都一一回应。

    待从殿中退下,贤妃望着她离开的背影,目光再次停滞了一下。

    少女亭亭玉立,柳腰纤细,一身碧色宫装走出荷风轻摇的娇俏模样,清泠之中又添明媚。

    “姑姑,这丫头的母亲,果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人?”

    听到贤妃这一问,秋晴也皱紧了眉头。

    这姑娘不论是幼时还是现今,同她娘亲都似乎没有半分相像。

    以往她一直以为,比起像娘,姑娘家倒是像爹爹的多。

    何况自小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食不果腹,受尽苦头,模样有所偏离也是情理之中。

    从前也听过双生子自小失散的传闻,一个养育京中,一个流落荒野,多年之后家中将孩子寻回,两人竟是一点也不相像了。

    秋晴一直以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从未怀疑过姑娘的出身,这下心中也有些动摇。

    可转念一想,又觉不大可能,姑娘的母亲除了那同乡,她再也想不出第二人。

    兴许姑娘越长大越像爹爹呢?又或者,的确只是紫禁城的风水好,姑娘一适应,肤色便跟着养好一些,也不无可能。

    贤妃面前不敢妄语,秋晴只好将疑惑暂且埋下。

    这世上,兴许还有一人知道真相,来日她势必要找个机会去问问清楚。

    眼下,贤妃和陛下的事情,也叫人伤透脑筋。

    平日里端静稳重的娘娘,今日从起身便不大对劲,心里藏着事,嫩生生的指头不知道扎了多少血窟窿,让人看着心疼。让她放下衣裳出去走走,她又摆手不肯。

    屋内沉默良久,贤妃忽然唤了声:“姑姑。”

    秋晴忙转过身。

    贤妃稍拧眉头,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前朝,或是民间,有……儿子娶庶母的先例么?”

    秋晴微微一惊,贤妃已经回宫大半年了,今日竟还在问这话?

    “以往陛下夜夜宿在永宁宫,难不成与娘娘还……”

    秋晴没往下说,贤妃已懂她的意思,点了点头。

    贤妃从十几岁初初入宫,遇到的事情从来不在自己想象的轨迹中按部就班地行走。

    比如以秀女的身份入宫,却没想到连先皇的面都没见着;后来先皇驾崩,她已经抱了一颗安享晚年的心,拾掇拾掇准备和众人一道往寿康宫做太妃,却没想到一道懿旨被遣去了寺庙;原以为这辈子长伴青灯古佛,却忽然被接回宫中,做了新皇的妃子;而陪伴她几年的、被她当做弟弟的少年,对她生了男女之情……

    这世上的事情总是不打声招呼,让人措手不及。

    秋晴想了想,和声道:“我朝是有过这样的先例,有些外邦和戎狄也有娶后母、娶婶母和寡嫂的传统。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娘娘喜欢陛下吗?”

    贤妃眉头皱起来,“不是不喜欢,是从未想过此事。”

    想到昨晚的情景,面上又浮出一层淡淡的红晕,“说出来让人笑话,我母亲早在去岁便催我与陛下……可在我心里,陛下还是个孩子,我不能……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他和延之是一样的,都是我的弟弟。”

    秋晴道:“陛下不再年幼,太后也早已还政,如今的陛下是肩负社稷的明君,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也是娘娘的夫君。或许娘娘早该跳脱从前,重新看待自己的身份,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是吗?”

    贤妃眸光低垂,盯着手里的金针陷入沉思。

    回想起昨日他那些举措,心里一遍遍问自己,有没有可能,那就是发烧时说的胡话,一切都未必真实?

    不会,不会的。

    她确信他清醒着,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能够砸穿心口的那种真切。

    脑海里的思绪密密麻麻,宛如蛛丝,比手中的针线还要错综复杂,她揉了揉眉心,干脆靠在锦枕上闭了眼睛。

    不要再想了,睡一会,睡一会就什么都忘了。

    ……

    头一回离开妙蕊和绿竹这样久,见喜也怪想念的,妙蕊开玩笑说:“此番出宫陪你家掌印那么久,今日也陪陪我们呗。”

    见喜心里挣扎了一下,横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