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妻乃是长公主: 94、第九十二章 疑窦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臣妻乃是长公主》 94、第九十二章 疑窦(第2/2页)

结果是阿晏的失望和无休止的厌恶。”

    女人越说越难过,她颤抖着自己的身子。陆询舟见罢温柔抱住她,李容妤哭着抱紧了她。

    陆询舟温声安慰:“可是,我早已把您当作我的阿母。阿娘也永远都是我的阿娘。”

    “小舟……你说我要怎么办?”

    陆询舟感到她衣物的背后已经被大长公主的泪水弄湿。

    最后,陆询舟只是笑道:“您不用怎么办,您只有和郡主殿下好生的活下去,阿娘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欣慰的。”

    .

    肃杀的清秋之后便是漫长而寒冷的冬日。

    那一年,轰轰烈烈的“贞安改革”拉开了序幕。

    卿许晏去后,丞相之位空置了许久,朝中不少人都对这个位子虎视眈眈。不料朝臣们暗暗斗争了许久,最后一纸废丞相之位的诏书轰动了全天下。

    此后,在以韩太傅为代表的关陇新贵的支持下,圣人背后的摄政公主撕下了这两年内穷奢极欲的伪装,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

    许多旧式江南权贵在这场改革中被逐出朝廷,贬于江湖之地。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李安衾故作消沉的两年中,暗卫营的监察与报告从未停止,凭借巨大的消息差,李安衾继“羽林之变”后完成了朝中新旧权贵的交替,并通过完善三省六部制对扶持她的关陇贵族形成了权力的制衡。

    这项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便是:分割相权。丞相一职被废,原先的相权被分配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的手中,李安衾改“丞相”为“宰相”,同时为了避免三省长官独断专行、沆瀣一气,她在尚书左右仆射的监督基础上又设一项保障——

    除三省长官为天然宰相外,圣人可指令其他官员参与朝政机密。其本官阶品较低者,则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亦为宰相。[三]

    陆询舟听到了这个消息,心下疑惑顿起。

    阿娘才去世不久,他们就开始了改革。

    废丞相,削弱相权,改其为“宰相”,并分化事权。

    如果阿娘没有去世,这项改革不就没有办法开始了吗?

    陆询舟好像发现了什么。

    胸口又在隐隐作痛。

    她抬头望向茅屋外银装素裹的世界,苍天给她的世界不多了,当明日的太阳从东边升起时,陆询舟的生命将又被无情地剥夺去一天。

    她能感受到,体内的蛊毒在日渐恶化。

    在每日太阳下逐渐变短又逐渐变长的树影中,陆询舟窥见死亡正在打着节拍,朝她大步走来。

    .

    贞安六年,五月三十一日,陆询舟和陆玉瞻丁忧期满,正式返回长安。

    按理来说,丁忧期满的官员可以官复原职,可是陆询舟却发现,她原先所任的福州刺史已经被一名在党派斗争中失败遭逐的大臣替代。

    那日,黄衣使者领着大队人马停在了陆府的门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槐路清肃,台阶重峻,经邦论道,变谐是属。然而表德优贤,昔王令典,庸勋纪绩,列代通规。福州刺史陆询舟,地胄清华,风神闲悟,立志温裕,局量宏雅。爰自义旗,早参缔构,冥契所感,实资同德。譬兹梁栋,有若盐梅,翊替绸缪,庶政惟允。历居端揆,彝章缉穆,元功懋德,膺兹重望。可太常寺卿、金紫光禄大夫。”[四]

    刘公公对着陆府内跪着的众人朗声念完圣旨,而后和蔼地对跪在他面前的陆询舟道:

    “陆询舟,接旨吧。”

    夏日的阳光肆意地炙烤着大地,陆询舟抬眸的一霎被耀眼的暑光晃了眼。

    这大概——

    便是逃不过的宿命吧。

    她接过刘公公手中的圣旨,恭恭敬敬地同家人叩拜皇恩浩荡。

    “微臣陆询舟接旨,谢主隆恩。”

    [一]守孝期间要住在父母的墓地旁边。

    [二]罗刹,唐朝人对莫斯科大公国(今俄罗斯)的称呼。小山是中俄混血,我特地研究过,中俄混血偏中式的长相其实也有不少,小山属于是只继承了俄人母亲五官深邃立体的基因(高挺秀气的鼻子肯定是随老爸),又有父亲那张玉质金相的皮囊和东方人完美的骨相。

    [三]这一段摘自网络。

    [四]电视剧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断句是有误的,正确的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文中圣旨的内容出自唐高祖李渊的《授裴寂司空诏》,略有改动。咳,裴寂在正史上是个投机小人,我只是单纯借用唐高祖封他的圣旨,请不要误会我。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