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臣妻乃是长公主》 77、第七十五章 冬夜(第3/3页)
尚书。
屋外大雪静谧无声,若是要说有什么声音,大概便是一些细碎的清脆声响——厚重的积雪正压弯着院中的群竹。
钱尚书无奈地喝了一口茶汤,仔细听了片刻。
“可是雪压竹枝发出的声响?”
陆询舟点点头,继而正色道:“您听,这吱呀吱呀的声音好不凄切,是否正如那民间疾苦声。”
钱尚书一愣,陆询舟继续讲道。
“晚辈明白钱公的心意。您说自古官场都是如此,官官相护,相互通融,那些票拟在您看来可能只是晚辈签个字的问题,可是在晚辈看来,那些票拟上的数字不仅只是国库支出的银两,它还代表着那些被大肆搜刮的民脂民膏。晚辈虽然只是一介户部侍郎,但是——”
陆询舟顿了顿,听着屋外传来的雪压竹枝的清脆声响,她坚定的语气中带着莫名的温柔。
“一枝一叶总关情[三]。”
“可是你要知道,这是从古至今的道理。”钱尚书惋惜,“你要造福你的百姓,对吗?可是若你连自己的官职都保不住,那你又拿什么去保护他们。”
“从来如此,便对吗?”
陆询舟反问一句,而后整整那身绯色的官袍,开始坐到案前研墨拟写案牍。
“您不必在晚辈身上浪费时间,那几张票拟,晚辈是不会签字的。”
.
子时,新雪初霁,几只寒鸦栖枝,发出悠远的啼声。
陆询舟整理好案上的公文,起身去官署的公共盥洗室用解冻的冷水洗漱了一番,随后耐着寒凉用布帛沾水擦了一遍身子,这才算收拾得差不多。
手持司礼监今日发放的油灯,陆询舟走至自己的官舍,官舍的门把手上挂着已经被打开的铜锁。陆询舟悄悄地推开门,此刻李安衾正坐在床上就着旁侧小柜上华灯的亮光看书。
“殿下在看什么?”
陆询舟上了门栓,走至床边,顺手把油灯与长公主殿下从政室堂带出来的华灯放在一处。
“是询舟的文集。”李安衾温柔地回答道。
陆询舟把解下官袍折好,放在暖炉边上。
“我没出过文集。”陆询舟掀被上床,她搂住李安衾柔软的腰肢,躺在长公主殿下柔软的怀中,“大概是那些书肆的掌柜私下编汇的,然后打着我的名号出售罢了。”
李安衾笑道:“这说明我们小山才华横溢。”
陆询舟接过她手中的词集,随手翻了翻。文集中有自己过去写的应制诗,有与友人同游时的即兴之作,还有她写过的一些长安风土人情的随笔。
陆侍郎将文集放到一侧,坐起身认真解起了李安衾的衣物。
“今晚姐姐可以哭哦。”
她抬眼对上李安衾暗含风情的桃花眸。
似乎就是这样,她们现在为数不多的相处时间便是从每个月休沐的前夕加上休沐日。陆询舟总是在休沐的前一天夜值,李安衾便按时下值回府,沐浴后在暗卫的护送下去她的官舍等她。
地上散落着凌乱的衣物。
陆询舟低头吻上怀中的女人,亲吻的间隙间,她问她:“膝上的淤青涂药了吗?”
这是她们上次留下的。
李安衾摇摇头,那人一怔,随即掀开锦被查看她膝盖上的淤青。
“为何不涂药?”陆询舟心疼地蹙眉,指尖轻抚她膝上的淤青。
李安衾温柔地问:“你喜欢吗?”
陆询舟抿了抿唇。
“喜欢,但你会不舒服,所以也不喜欢。”
长公主殿下莞尔。
“小山,那就是喜欢。我也喜欢,这是你给我的奖励。”
(此处省略详细描写一千多字)
事后,陆询舟收拾好一切上床陪着那人躺在一起。
屋外的庭竹被积雪彻底压断,冷不防发出清脆的响声,惊的枝上的寒鸦一边大叫着,一边四散飞去,落得片白茫茫的大地。
李安衾转过头看着那人,看着她的侧脸被火光勾勒出恬和的轮廓。闭眼准备入睡的陆询舟突然感到鼻梁上来自腻指的触感,她无奈一笑,没睁眼却是把扰人清梦的公主殿下搂进怀中。
“殿下,该睡了。”她温声哄着怀中的情人。
事后的女人淡淡地回应:“嗯。”
刚经历完的李安衾总是很冷淡,不似过程中那般浪荡,而是变得像一朵经历过暴力摧残却依旧隐忍生长的花朵。
夜更深了。
李安衾未眠,她再次转过头,食指再次抚上那人高挺又秀气的鼻梁。借着火光,她仔细端详起枕边人秀气的五官。
她熟睡时安静得可爱,有种莫名的如稚子般的清澈。李安衾眸色一暗,食指收回,又轻轻地摸着自己的鼻梁。
她们的鼻其实生得很像,不同胡人一般粗大而棱角分明,也不同普通中原人那般塌扁而平平无奇,她们的鼻梁都是高挺而秀气的。
李安衾记得小时候在太庙里见过皇祖父的画像——画上的男子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北梁亲王。那次祭拜在她的印象中很是深刻。因为皇祖父身份的缘故,皇族中向来无人敢妄议他与皇祖母的陈年往事。然而在那次祭拜的归途中,向来对亡夫缄口不言的皇祖母却看似无意地提起一句“你们几个的鼻子倒是都像极了他”。
“他”便是皇祖父。
北梁皇族那好看鼻梁大概是天生代代遗传的,如果梁中帝的鼻梁也是如此,那不难理解陆询舟秀气的五官中最与李安衾相像之处为何是鼻子了。
陆询舟。
她静静地凝望着熟睡中那人安静的面孔。
她是我的臣子,是我的堂侄,是我的爱人,亦是我这辈子最深重的罪恶。
小山,原谅我。
[一]唐朝公务员是有食堂的,唐朝的食堂叫“公厨”,而且食堂按等级分三类:廊下食、堂厨和百司公厨。其实唐朝各部诸司的食堂是分开的,但我在文中选择让朝廷的中低级官员在同一个食堂用膳,这样方便展开剧情。
[二]这种说法出自袁枚的《随园食单》。
[三]出自郑板桥的诗,意为“百姓一枝一叶的小事也总是能牵动我的情怀”。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