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喜: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中年之喜》 30-40(第2/9页)

另外一名护士小李正好进来给大刘解了围。小李一眼就看到小张身上的新裙子,老远就开始咋呼:“张琪,你的裙子是不是在新世界广场买的?我昨天看见这家裙子打折了。”

    张琪的脸色略有些变化,这个小李,就是这个样子。“不是啊,我是在国际广场买的,昨天和病房的许丽娜一起逛街来着。”幸亏昨天买衣服还找了一个证人,不然还被以为买的是打折货。唉。

    “哦?什么牌子的,多少钱?多少钱?”

    “进去说,进去说。”小张看了大刘和门口的病人一眼,已经有病人在科室门口了。

    “好啊,待会给我试试,好看的啊。”

    大刘暗忖果然是新衣服,唉,女人怎么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新衣服,他就没有这个本事呢?只是觉得今天的小张和平常是有点不一样。

    前台开始登记处理上午来看病的病人,大刘赶紧到医生办公室去换工作服,星期一,病人最多的一天。

    趁病人进来之前,大刘打开自己的办公桌,翻出几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大刘这么多年来遇到的一些特殊病例的原始记录本,每个病人年龄性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在外院的治疗情况,他经手后的检查和治疗。前几天那个说在北京跑了很多家医院后来准备出国治疗的那位患者也被他记录下来了。大刘翻阅着这厚厚的几本,仿佛检阅自己的士兵。

    前两年他心血来潮,准备将其中一些病例整理成文章,不管能不能发表,对大刘自己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不过要将这些数据整理出来,没有统计学基础还真是不行,大刘看着别人发表的文章里的 t检验,x2检验发呆。

    有病人推门进来,大刘苦笑一声,将这些本子都放回去,今天真是病急乱投医了,这些数据又不能马上变成文章,而且现在这个新政策,就算你发表再多文章,别人不投你的票还是不行。

    一上午没有出诊室,病人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忙到快一点钟才收工。

    到食堂去吃饭的时候,食堂里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大刘随便点了几个剩下的残羹冷菜,没办法,每个星期一都是这样,还有更忙的时候,过来没菜了,只好央求食堂的师傅给下一碗面吃,不吃可不行,当医生可是一个体力活。

    刚坐下来,就见小张端着菜盘过来了,“刘教授,刚看完?”“可不是,星期一。你也才忙完?”“咳,都关了门了,又来一个做治疗的,不做吧,他又要去投诉啥的,干脆就给他做了。”

    大刘想了想,决定问一下小张末位淘汰的事情,他也没有别的人可以打听。

    小张扒拉着菜盘里的菜,低着头说:“唉,医院就是这考核那淘汰太烦人了,又不是真的能够考出一个人的水平。”

    这是大刘深有同感的,出题的人还没有被考的人在临床上呆的时间长,可现实就是这样,除了发几句牢骚以外,每个人还不是乖乖地被考。

    小张突然下了决心似的,表态说:“刘教授,你放心,我肯定投你的票。小李那里,我也帮忙说说。其他的人……”意思是,其他的人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大刘一愣,他没有想到他这么一试探,倒是激出了小张这句话。唉,真是的,小张她们看来早就有这个消息的应对措施了,所以上周邹教授的拉拢肯定也早就被她们看破了。大刘又不禁觉得好笑。

    大刘张了张嘴,只觉得很难开口:“那我也投你的票。”他不知道小张在科室的人缘如何,在这件事上为不为难,小张是主管护师,这一排的人数也不在少数,在这一排中要选出一个末名来也一样是竞争激烈。小张的劣势在于她所处的位置,门诊治疗室,不上夜班,病房的护士们眼红啊,不选你选谁?

    大刘又看了一眼小张身上的套裙,想起早上她说的和病房的许丽娜一起逛街来着,小许是新来的护士,职称还在护士这一级,和小张就没有竞争,但却是一个可以争取的投票者。大刘内心很煎熬,觉得自己有点太腹黑了,而且腹黑对象是刚刚表态要投票给自己的拥护者。

    33.

    下午的1号病人,大刘一看,乐了,嘿,又是老赵!

    只不过这次老赵不是一个人来的,跟着他的是一个年轻女子。大刘有点疑惑,昨天在万达广场老赵给他解围的时候,旁边也有一个年轻女人,都是年轻女人,但是大刘敢打赌不是同一个。有钱人真会玩。大刘虽然对衣服不在行,对人的记忆可非同一般,这也是上门诊给逼出来的,虽然说医生都是口口声声地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我记得住谁是谁!”但是高明的医生对特殊的病人都是有记忆点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下一次避雷,不能两次掉进同一条河里!

    做生意的人都是人精,老赵一看大刘的眼神,解释说:“我女儿,赵小静。”

    大刘有些尴尬,被人看穿了心思。不过大刘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做医生的,不仅要观察患者,对患者的陪客也有观察的权利(义务?)。

    大概是去年吧,有一个来看“共济失调”的患者,经过大刘的诊断,觉得这个什么“共济失调”不过是别的医院下的一个吓人的诊断,算不上什么大毛病,倒是那个跟着来的家属的声音有些可疑。

    家属说:“我声音哑,好几年了,检查过有声带息肉,不想做手术就一直拖着。”大刘点点头,但是还是觉得不对劲,声带息肉的声嘶和这位家属现在的声嘶仔细听起来有细微的不同,虽然大刘不是耳鼻喉科医生,但是他在耳鼻喉科实习的时候,听带教老师说过这样的病例。“是不是最近觉得声嘶加重了?”家属表示同意:“确实是,还觉得说话特别吃力,不过你看我老公这个什么共济失调,让我们全家都吓着了,也没有精力去管我这个嗓子了。”

    “那我建议你现在就去耳鼻喉科做一个喉镜检查,不要再拖了。”

    检查的结果是声带白斑,早期癌前病变。当天就收住院做了声带切除术。耳鼻喉科医生说要是再拖一段时间,喉可能就保不住了。病人出院后,给大刘送了一面锦旗,“妙手仁心”。大刘更尴尬了,仁心是有,妙手却是耳鼻喉科的主刀医生,不关他的事。这锦旗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赵哥,还是嗅觉超敏?”自从昨天在万达广场相遇以后,大刘不自觉地对老赵产生了一种亲近感。有的医生是这样,每治好一个病人就等于交了一个朋友,所以医生虽然社会地位一般,但如果加上这些朋友的话,也算一个在社会上说话有分量的人了。但是大刘一般不是这样,他往往将病的来去视为自然规律,医生的药不过是辅助手段,所以医生只是一个旁观者,怎么可能和病人都成为朋友呢?

    “小老弟啊,这回是反着来了!”老赵苦着脸,这个大刘喊他老哥,他就自然地喊大刘小老弟了,什么刘教授刘医生就先算了。

    “啊?咋反着来了?”大刘倒是一脸狐疑,不过老赵脸色的确不太好,和昨天在万达广场的意气风发简直判若两人。

    “我这嗅觉,不是超敏,是低敏了。唉,不说这些文绉绉的词,就是我现在啥味都闻不到了!”

    大刘一愣,啊?这是啥毛病,还兴这样的?大刘从医这么多年,啥稀奇古怪的病人没有碰到过,但这个老赵还真是奇上加奇了。

    “昨天老哥好像状态很好啊?”

    “那是,昨天就很正常,我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