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16、第 16 章(第2/3页)
敛阳气,属于“暮而收拒”。
民间土方也有许多晒太阳的说法,什么晒背暖身、晒脚驱寒,认为背部属阳,晒太阳能够补阳气,脚部呢穴位比较多,晒一晒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在阳光温和的时候还可以晒晒头,认为能提神醒脑。总之各地说法不同,晒的部位、时间、节气各有说法。
阿喜跟晓露两个对账,提到家乡的风土人情,一提才发现,原来各地的风土人情都有类似的地方。
一个说“你们家乡也有晒背的说法啊”,另一个一脸惊讶的点头:“对啊对啊,我们不光晒背,还会晒脚呢。”
再转头问别人:“你们家乡有吗?”
总之,晒太阳好,晒太阳妙,晒了太阳能治病。
钟攸凝院中好几个不同地域的人,针对晒太阳的部位各有说法,但都觉得既然这方子能留下来一定可以发挥大作用,央着钟攸凝每日上午出来晒晒太阳,最好把每个地域流传的晒太阳部位都实验过一遍,毕竟这也算是集众家之长嘛。
试试呢?
试试也不要成本不是。
靠在柱子上,钟攸凝觉着这两日的太阳更热了点,连阴晴不定的天气都平稳了,春雨都没下过两场。
看来快到立夏了。
立夏时节,万物生发,往往是普通百姓最忙碌的时候,侯府根据节令,送了立夏饭、立夏茶来。
立夏饭是以豆为主食,用糯米、赤豆、黄豆等五色豆煮成五色饭;立夏茶会繁复一点,除了新烘的新茶,还会在茶里加上诸色细果,又叫七家茶,滋味嘛随着添加的细果口味走,带着淡淡的茶汤,也可以叫果茶,冬日配着牛乳煮茶,还是一杯暖融融的奶茶。
钟攸凝这一回休养得久,过了立夏后才叫巧姑和顺儿开了门,表示主人家要出门走动、开门迎客的时候了。
晒太阳活动被迫中断。
因为钟攸凝要出门见人了。
她先见的是魏氏姐妹,说来惭愧,上次他们在凉亭相谈甚欢,都应了她们姐妹的邀请,以后多多互相走动,但过了这么久她都没去魏氏姐妹的绫华居坐坐。
既然要当好朋友,那就要多走走,多坐坐,这样情分才会深厚。
何况她仔细盘了盘在府上的人际关系,除了常去的老夫人的寿康院,只有魏氏姐妹跟她有往来,跟郑家其他主子们完全没有交集,但老夫人是长辈,年轻姑娘的话题不好跟她说,算来算去,竟然只剩下了魏氏姐妹。
人际关系匮乏至此啊。
钟攸凝先遣人去说了声,得了回话后才带着阿喜登了门。
绫华居跟汀兰居大小、建筑相差无几,都是侯府用来安置亲戚的居所,比不得正经主子们住的院子设计精妙,费心打造,汀兰居只住了她一个主子,尚算宽敞,但绫华居住了魏氏姐妹两个,就显得地方狭小了。
魏氏姐妹客气的迎了她进门,让人送了茶点来。
其中一道茶很具有地域特色,魏氏姐妹生在边州,那里没有山川秀丽,高耸的山峰光秃秃的,低洼只有浅草,但在山上岩壁细缝间却会生长许多开着蓝花的植物,当地人摘了晾晒,用来招待客人,贩卖商行。
坐下后,魏氏姐妹关心地问着:“钟姑娘,听说你病了,现在身体好些了吗?”
钟攸凝礼貌回道:“好多了。”
钟攸凝在她们姐妹身上看了看,进门的时候她就发现了,魏氏姐妹眉目舒展,显然是遇上了什么好事,在她进来后,眼中的欢喜之情还没消散完,钟攸凝略微有些迟疑:“绫华居是有什么喜事吗?”
魏氏姐妹当她是同类人,并未隐瞒:“是姑母给我们送了册子来。”
钟攸凝恍然,目光落到她们姐妹桌边的小册上。
在她进门前,她们姐妹正在看人。
钟攸凝心中跃跃欲试,她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册子,有心想看看,但这是魏氏姐妹的册子,她又不好开这个口。
魏氏姐妹从去岁入府,亲事一直杳无音信,跟姑母表妹关系不睦,都觉得没什么希望了,正商议着过两月给家中寄信,问问家中意思是否需要返回边州说亲。
昨日姑母遣人送了本册子来,上边详细记录了数位青年才俊的信息,其中有两位小官人家的郎君。
只要她们姐妹点头,摇身就是官家女眷了。
钟攸凝诚心说道:“恭喜。”
说实在的,她很羡慕她们姐妹。
阿喜幸亏不在,进了绫华居后就去找文儿她们小团体2唠嗑了。
上回在魏氏姐妹面前,她还神气得很,一副我们大郎未来是板上钉钉的举人老爷!我们姑娘也会是读书人家娘子,把魏氏姐妹气得不轻,现在境况完全调转过来了。
该轮到魏氏姐妹牛气了。
这叫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只要魏三夫人愿意搭把手,靠着侯府的势力,为魏氏姐妹挑门亲事还是很容易的。
人家只要稍稍发力,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魏珍心直口快:“同喜同喜。”
魏沅来不及阻止,在魏珍说过这句不妥当的话后,面露歉意:“钟姑娘别多想,盼云不是这个意思。”
盼云是魏珍的小字。
家宴上老夫人的话她们都听见了,话虽然婉转,但在场的人个个都是人精,明白老夫人要想做主把钟攸凝留在府上。
郑家如今的情况不复杂,跟她们年纪相仿的郎君只有大房的长子,不过已经定了亲,听说还是官家姑娘,这样的情况下老夫人肯定不会让钟攸凝嫁过去,剩下的郎君都比她们年纪小,几位夫人都还没要为郎君们定亲的意思。最合适的人选就只有府中几位老爷了。
钟攸凝轻笑一声,隐晦说道:“虽然我兄长还未归家,但这声同喜我先就先收下了。”
魏氏姐妹便明白她的意思了。
魏珍松了口气,夸她:“钟姑娘果真是个明白人。”
侯府老爷名声听着唬人,但那是唬普通人,钟攸凝年纪轻轻,兄长潜力股,会有很多年轻郎君跟她匹配,想不开给老爷们做妾,图什么?图他们年纪大?图他们妻妾成群?图他们儿女满地?好好的正室不选,凭什么给几个老登做妾。
就算三爷郑通是她们姑父,魏氏姐妹的看法也不会改变。
又到了手帕交时间,魏氏姐妹专门给她透露:
“钟姑娘知道府上各房有多少位妾室吗?”
“七八位总是有的。”
钟攸凝上一世见过几位,具体的没有数过。
郑家在外的家风良好,从来没传出过老爷们宠妾灭妻的闲话,在许多人家眼中,郑家算得上良配,钟攸凝见过的那几位模样不错,但低眉垂眼,一点也不张狂。
“不止。”魏沅开口。
魏氏姐妹来侯府时间长,又常在三房走动,对后宅的事知道得比较多。侯府三房中,二爷郑佩房中的妾室的确是最多的,只他一个就有七八位,大都是外边的良家女子,秦楼楚馆中的风流事另算,老夫人不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