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不干了[红楼]: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90-100(第6/16页)

说:“一定传信给父亲,立储一事不能掺和!一定!一定!”

    交泰殿中,敛秋也在问皇后立储的事:“娘娘,李博瞻没提,前朝议储的事,是不是停下?”

    “停?开工没有回头箭!告诉柳芳,本宫用他的时候到了!”

    ……——

    作者有话说:小柳:爹你不要啊……

    柳爹:嘿嘿嘿嘿~~~

    第95章

    皇后本来想用立储的事将李博瞻一军,没想到李博瞻没咬钩。等他一死,皇后这份心思,就显得昭然若揭,十分可笑了。

    不过皇后毕竟是皇后,不会因为别人笑话两句就改了主意。

    她提起储位,可不单单是为了给大皇子下眼药。

    三皇子养在交泰殿已经快一年了,名分上还是庶人刘氏的孩子呢!

    皇后没有忘记这一点,开始没有提,是因为她先斩后奏把孩子从刘氏那里抱走,没有过问皇帝的意思,自然也就不好说。

    后来不提,是她还抱有希望,盼着有一天能生一个自己的孩子。怕三皇子的身份早早定下,以后妨碍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可是近一年来,皇帝几乎不再踏□□泰殿。逢初一十五的日子,要么独宿勤政殿,要么过来略坐一会儿就走。

    一国之母的体面是给够了,夫妻间的情分却日渐消磨。

    皇后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执掌后宫劳心劳力,她早就不是当年青春正好的样子,也相信没有人能永葆青春。

    她不在意这个,不过皇上不来,她想要嫡子的打算就落空了。

    皇后努力几次之后,直接放弃了这个计划。

    她几番思考后,决定以议储为切入点,倒逼前朝和宗室重新考量三皇子的身份。

    与其沉默地等待大皇子羽翼丰满,不如赌这一把,看看三皇子在众人心中的分量。

    刘氏是皇后被逼无奈的选择,她的身份太低了,这既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缺点。

    身份低,代表着好掌控,一旦三皇子记在皇后名下,刘家以及刘氏本人,都不要想着能再有插手的机会。

    但身份低,同样也意味着这个孩子背后没有什么助力,在四个兄弟当中难免被人看轻。

    皇后打算试探看看,若是朝臣以及皇帝本人不计较这一点,能将三皇子顺利记在她的名下最好。

    若是介意,时间也还来得及。如今后宫不是没有身份合适的嫔妃,也不是没有母妃身份合适的皇子。换个孩子,不过是多费些心力罢了,皇后愿意花这个心思。

    打定了主意,那么无论李博瞻是否提起这个话头,皇后都会继续往后推进。

    只是有些事情,从来开始容易,结束难。

    谁都没想到,议储这个事一出,会犹如滚烫的油锅里被浇上一盆冷水,瞬间在朝堂上炸开了花。

    开始,只是以柳芳为首的一小撮人,在向皇帝建言早定太子,以安民心。

    后来掺和的人越来越多,六部朝臣、宗室、御史,甚至外戚,都往里面掺了一脚。

    几方势力成日在朝堂上吵的乌烟瘴气,俨然成为廷议的中心话题,连进兵真真的事都被搁置一旁。

    周高昱以及他那一波还没长成的心腹们几番努力,试图将朝堂气氛拉回正轨,都宣告失败了。

    吵到后来,朝上已然分成三派。

    其一认为,太子之位早定,能够安稳人心,利国利民。

    第二种,觉得皇帝的四位皇子尚未长成,贤愚莫辨,现在议储为时尚早,皇朝不宜早早立定继承人。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他们甚至还举了前义忠亲王的例子,那就是储位早定的反面示范。

    第三种,才是皇后希望的,纠结在大皇子和三皇子之间,试图弄清楚三皇子名分一派。

    前面两波人争执愈演愈烈,第三种声音渐渐听不见了。

    就在柳芳绞尽脑汁试图将一切拽回正轨时,周高昱的耐心终于到了极限。

    他对近来朝堂的乌烟瘴气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对最开始提起此事的人——柳芳,展现了帝王的雷霆之怒。

    柳芳被皇帝以大不敬、僭越职权、离间天家骨肉等罪名削了爵位,下了大狱。

    近来叫嚣的最厉害的臣子,不拘是哪一派的,统统都被他判了廷杖。

    这一通雷霆手段下来,才终于勉强按下了近来渐成党争的议储风波。

    不过,比起被廷杖的大臣,最倒霉的还是柳芳。多年经营的爵位被一撸到底不算,他下的大狱,正是惠妃亲弟弟任职的大理寺。

    皇后和惠妃,那是多少年的冤家对头。在皇帝显然厌恶柳芳至极的情况下,庄齐泰不将柳芳往死里整都说不过去。

    不过柳家也是当年的功臣之后,这么多年发展下来,违法乱纪的小辫子一抓一大把。

    庄齐泰甚至都不需要刻意为难,只需要秉公执法,柳家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而皇帝看似公正的督察院协理,也只会让这些罪民更加的顺理成章、板上钉钉罢了。

    柳婉清深知这一点,所以她曾力劝柳父不要掺和到这件事中。

    可惜柳芳没听进去,或者说他畏惧皇后的权势,同时也渴望在朝上更进一步,刻意忽视了这其中存在的风险。

    ……

    这一次跪在勤政殿外的人,变成了柳婉清。

    灼人的烈日之下,她养尊处优的娇嫩皮肤红肿泛紫,头上豆大的汗珠滚下,激得周围肌肤刺辣生疼。

    双膝早已失去麻木,身子也摇摇欲坠,但柳婉清情愿将自己掐的鲜血直流,也不敢昏过去。

    她生怕自己这一晕,老父就人头落地了。

    和甄瑜的幸运不同,直到柳婉清彻底支持不住的那一刻,皇帝都不愿见她。

    终于看到人熬不住了,刘顺子赶紧招呼宫女太监,让人即刻就将这位云嫔娘娘送走。等见人远去了,他才长舒一口气。

    皇帝最近心气儿不顺,他提心吊胆地在外面站着,就怕因为云嫔的倔强,皇帝又雷霆大怒。

    好在这一天总算是平顺过去了……

    清宁阁中,柳婉清没有晕多久。太医用了顶顶好的猛药,一剂下去,人就醒了!

    翠竹来不及惊叹太医的本事,也没时间思考为什么清宁阁没叫太医,太医却来的那么及时,治疗又如此尽心的蹊跷。

    因为柳婉清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扶我……去……见皇后……”

    “娘娘,您歇歇吧!您方才都晕倒了,您就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我能歇,父亲能等吗?!快扶我去,再晚就来不及了!”柳婉清用尽力气说完这一句,人又后仰倒下了。

    她趴在床上流着眼泪,目露哀求地对太医说:“太医,劳烦您给剂增长气力的好药,我的父亲还在牢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