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翅膀: 第二十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沉重的翅膀》 第二十章(第2/3页)

款已达××元,流动资金己达××元,职工总数已达××人,另外尚

    有大集体职工××人,家属工××人。厂里利用福利笼络人心,只抓生活,不抓生

    产。通过非法手段搞到基建材料,大兴土木,组织本厂职工自盖工人住房,发生了

    严重的伤亡事件。并违反财经纪律,将此项用款摊入成本。生产上品种质量问题很

    多,管理问题也很多,有些,甚至是方向性、路线性的错误,如撤消政工组、大庆

    办。中层干部中大多数不安心在曙光汽车厂工作。干部不安心,工人有意见,在这

    种情况下表扬厂领导,只能起反作用,引起广大职工的不满。

    信中还提到某报过去表扬××同志,引起了一场风波的问题。

    为此他们建议要慎重对待,否则将会引起群众更多的意见。

    因为我不了解情况,提不出具体意见,他们要求我一定把他们的意见报告田部

    长,我只好如实地反映一下,请他参考。为此,有机会的话,请你向田部长报告一

    下。

    敬礼!

    宋克

    根据这么一些不知是真是假的反映,就说不能表扬陈咏明。

    笑话,管得太宽了吧。作者愿意写,刊物又愿意发,重工业部有什么权力压制

    人家。信里反映的情况,是不是属实随便写封信,既不调查,也不研究,就把一

    个人否定了,对同志未免太不负责任了吧那是一个人,又不是一只小狗、小猫。

    现在的事情就是这么难办,既不能批评谁,也不能表扬谁,全都揉着劲儿。把

    这些劲儿用到正经地方去,能干多少事。

    到曙光汽车厂,该看哪些地方,郑子云心中有数。他多次到过这个厂,熟悉这

    里的情况,有些情况不用人介绍,自己就能有个比较。

    郑子云首先去的是食堂。他清楚,这地方如同人家的后院,在这里,可以看到

    在富丽堂皇的前厅里看不到的东西。水泥地板冲洗得干干净净;搁板上、以及盛满

    调料的瓶瓶罐罐上没有渍着黏手的油泥;水池里或案板上也没有堆着用过未洗的碗

    盏。炊事员们是精细的,就连洋白菜根,也用酱油和味精腌过,做成可口的小菜。

    大师傅的精细,说明他们安心这个工作,不像有些食堂,煮猪食一样,用盐水

    熬一大锅白菜帮子了事。

    托儿所已经整修一新。院子里的垃圾也已清除。滑梯、转椅、压板上新刷的浅

    蓝色油漆,在冬去春来的缓慢交替中,更显得赏心悦目。每张小床的床头,贴着拟

    人化的动物画片:带着粉红色围裙的熊妈妈在烤饼;穿着浅蓝色背心的小白兔抱着

    一个大红萝卜;还有偷吃葡萄的红毛狐狸……每一个动物都使郑子云想起童年时代

    读过的童话。孩子们躺在这样的小床上睡觉,会做可爱的梦。那些小床、小椅子多

    可爱啊。再躺进那小床里是不可能了,小椅子呢还是可以坐一坐吧郑子云笑嘻

    嘻地在那椅子上坐下,两个膝盖高高地耸起,老胳膊老腿立刻觉得不自在起来。不

    行,人是不会缩小或还原的,不论形体或心灵。而水分子分解之后,还可以变为氧

    原子和氢原子。郑子云摇头。

    陈咏明立刻睁大一双布满红丝的眼睛,以为郑子云看到了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郑子云拍着陈咏明的背:“没什么,没什么。你太累了,休息得不够,精神就显得

    紧张。”

    陈咏明紧紧地咬了咬牙根,腮帮子上立刻鼓起两道肉棱。

    然后,他们又转到新盖的宿舍楼前。真快,仿佛楼里的人已经在这里定居了一

    百年。小小的阳台上,晾着破破烂烂的、五颜六色的被单、衣物,堆放着早就可以

    扔掉的旧烟囱,以及从地震棚上拆下来的破竹竿、破木头、破木板、半截子砖头…

    …

    郑子云立刻转身。他匆匆地瞥了陈咏明一眼,又赶紧地把眼光移开,觉得不自

    在起来。仿佛这破破烂烂的一切,全都跟他有关。无论如何,总比两三家住一套房

    子,一脚、r子伸别人被窝里强多了。郑子云只有这样安慰自己。就是这样,恐怕

    陈咏明把浑身的解数都使出来了。郑子云深知这里面的艰辛。

    郑子云跑过许多工厂,他常感到,了解一个工厂,有时像了解一个人一样,只

    听别人的介绍是不行的。到车间里走一走,立刻就可以摸到整个工厂的脉搏。郑子

    云注意到在说到产值啦,利润啦,计划完成情况啦这些数字的时候,陈咏明根本不

    看笔记本。这些随时都在变化的数字,全装在他的肚子里。说实在的,这样的厂长

    不多。

    车间里有一种让人兴奋的、一环紧扣一环的节奏感。看不见聊天的、看报的、

    溜达的、躲在工具箱后面睡觉的。郑子云看见一位车工和一位铣工正在交接活,两

    人对照着一张什么纸单子,认真地和加工件查对着。他走过去,见是一张油印的“

    工序转移单”,随即问陈咏明:“这单子都能认真填吗”

    “这和均衡生产、计划生产有关。不但全厂有生产计划,车间、班组、个人都

    有。每个月上旬、中旬、下旬,甚至每日各生产多少,都有严格计划。计划就是命

    令,谁不完成也不行。上道工序交来一百个活,下道工序必须承认,互相签字画押,

    如果到了第三道工序只剩下九十九个活,就得查一查,那一个哪儿去了这样,从

    原材料进车间,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谁也捣不了鬼去。成品是多少,废品

    是多少,成品率是多少,都很准确。这不但加强了每个人的责任感,而且每个人都

    知道自己每天是否完成了任务。”

    郑子云点头。又问:“你们这里,对奖金问题怎么处理呢”

    “我们的体会是,搞好奖励,根本问题在于管理。自从一九七八年七月上级批

    准可以发放奖金以后,大家很高兴。因为过去中层干部一点权也没有,光靠政治动

    员行不通。随之而来,又出现了新问题,奖金得评,怎么才能评得合理呢那时候,

    管理还没跟上,谁完成了多少生产任务质量如何没有标准,没有数字出来讲话,

    只能靠印象。因而一评奖就吵架,闹得不团结,人人心里不服气。‘你一等,我二

    等,我比你差在哪儿咱们得说道说道。’班组长月月为评奖伤脑筋。所以奖励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