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成了帝卿白月光(女尊):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生后成了帝卿白月光(女尊)》 40-50(第12/17页)



    桓斩月脸色陡然肃穆,接过卷宗,展开细细研读,王兰之亦倾身凑近。

    “当真是岂有此理!”桓斩月一把将卷宗拍在桌上,震得沙盘里细砂簌簌滑落。

    她豁然起身,负手凝视太行山一带地形,“此处山势险峻,进可攻,退可守,黑山匪寇仗着地利与我等周旋多年。当年高祖亲征,也因她们化整为零,依林为障,终未能竟全功。”

    桓斩月长叹一声,摇摇头道:“更可恨的是,这些匪类许诺庇护。凡依附者,不必再向州郡缴纳绢粟,收获尽归己有。故百姓们都会透风报信。”

    闻言,桓折缨,崔元瑛等一干人俱是犹疑不信之色,而谢廷玉则淡淡颔首。她道:“百姓,并不识得什么忠孝大义,谁能让她们碗里有粟,身上有衣,便认谁为衣食母父。这也正常。”

    谢廷玉看向桓斩月,指尖轻抚沙盘边缘,“办法总比困难多。桓将军,此事,我们得战。”

    “我附议。”王兰之颔首,语气笃定,“黑山军如今坐拥五万之众,若能一举荡平其巢穴,将来抵御北狄铁骑时,这些熟悉山地战的士卒便是现成的精锐。”

    “王统领所言甚是。”谢廷玉一指太行山,“此处山高林密,易守难攻。”

    她手指顺着山脉走势一划,在沙盘上深深沟壑,“若是我们将其攻打下来,据为己有,以此为屏,可保建康至少三十年无虞。”说着突然将一面黑旗拔起,换成一面朱色,上写着“周”一字的令旗插在峰顶。

    “你们二位都在理。”

    桓斩月将卷宗收起,“但,出师与否,还需圣上裁决。”

    众人又商讨一番后,各自离去。

    谢廷玉与桓斩月一同走出军机堂,“攘外必先安内。桓将军,既然黑山匪寇蓄意煽诱流民,我们已有名正言顺的出师理由,那就不必再姑息退让。”她脚步稍顿,“此事,我也会与母亲商讨。”

    “虽说你现在是圣上亲封的骁骑尉,但未必谢大司徒就愿意让你站在前线。”桓斩月眼角觑一眼谢廷玉的神色,“这毕竟和城内清剿暴徒一事截然不同。”

    “桓将军此言差矣。”谢廷玉打断她,“马革裹尸,将之常事,岂有她人为我拼命,而我明哲保身之理?既然已是骁骑尉,在其位则谋其职,我不是那等尸位素餐之人。”

    桓斩月的神色在谢廷玉身上流连好几回,“都说女儿肖母,可我觉得,你与谢大司徒截然不同,反倒是更像是一个人。”

    “谁?”

    “王璇玑。”

    “不认识。”

    “呃……”桓斩月见她如斯不给其面子,一时语塞,“你不识得也正常,她当年出征时,你年岁尚小,困于谢园中养病。你听我谁,那人当时……”

    于是,谢廷玉被迫又听了一耳朵王璇玑当初的英勇事迹。

    在此过程中,谢廷玉完美地充当了捧哏一角色,分别以“哦?是吗?”“天呐!王璇玑这么厉害!”“好可惜我生得太晚了,没能亲眼见到她”等话术与桓斩月一同怀缅这位英年早逝的校尉。

    暮色渐沉,谢廷玉披星戴月地回到谢园中。

    她先是焚香沐浴一番之后,换上大袖衫和间色裙,再去找谢大司徒。她是去知会谢清宴一声,若是天子下令出征,她欲打算以前锋之职请战,并不打算退在后场,以隔岸观火之势看她人奋战。

    毕竟占了谢氏嫡女的身体,那还是得讲一下道理。但这也只是知会,若是谢清宴不同意,她便会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自行其是。

    陈郡谢氏向来以文学世家闻名,自谢道韫始,便以清谈玄学立身朝堂,如今已然从区区会稽地方世族到如今执掌中枢的顶级门阀。

    像谢廷玉这般以武职入仕的,倒真是谢氏百年来的头一遭。

    谢清宴手持一卷白绢书册,靠坐在小凭几旁,于昏黄油灯下阅览。先是听闻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再是一道黑影打在绢书上,烛火随着跳跃几下。

    “母亲。”

    谢清宴抬首看向来者,“你来了。”她坐直身子,“我正思量着你何时会来寻我说话。倒是没料到,你才刚沐浴更衣便过来了?”

    谢廷玉拂开裙摆,跪坐于谢清宴对面,“有些事想同母亲说。”

    “有这般急切等不及?”谢清宴明知故问。

    谢廷玉抬起眼眸,目光如炬直视谢清宴,“母亲大人,若此次大军开拔,我欲请为先锋,率轻骑直取黑山要隘。”

    清越的注水声在静室中回荡,一盏白烟袅袅的茶汤被推至谢廷玉面前。

    “自上清观归来后,你便与我印象中那个孩子大不相同。”谢清宴以茶筅轻拨盏中浮沫,“原想着你既惫懒,不如入司徒台做个典签令,再不济也可去兰台阁,当个校勘典籍的闲散文士。未料你竟选了司戎府这条路。”

    谢清宴浅啜一盏茶,“我谢氏无不以清谈玄理立身,可你却日日往演武场跑。有时我甚至要疑,你当真是我谢氏的孩子吗?”——

    作者有话说: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又作谢道蕴,名韬元,字令姜,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出身陈郡谢氏。东晋时期才女、文学家。【文中仅做引用】

    难写难写难写难写难写难写难写难写到我在地上阴暗扭曲爬行

    第48章

    待听到“你当真是我谢氏的孩子吗?”这一句,谢廷玉险些将口里的茶汤尽数喷出。

    谢大司徒啊谢大司徒,你当真是一语成谶呐!

    谢廷玉用巾帕擦拭嘴角的茶渍,敛容道:“凡事总有先例。母亲,这并不为奇。”

    谢清宴眸色深邃,烛火在她眼底摇曳成两簇跳动的光焰,“私心来讲,我确实不愿你去。你是我陈郡谢氏唯一的嫡脉传承,合该执掌族学,光耀门楣。”

    “可我若执意阻拦,只怕我与你之间母女离心。罢了,你若决意要去,便去吧。我只一点,在外切记注意身体,切莫太过劳累。”

    谢清宴拂袖起身,衣摆掠过凭几。她走向雕花槛窗,抬手推开,望向夜空中悬挂的一轮弯月,其清辉淡淡,似薄纱笼罩庭阶。

    “常言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当初送你走时,

    便是离。你如今好不容易回来,这是合,却一改儿时的沉闷性子,这属实是让我始料未及。”

    谢清宴望向谢廷玉,眼含母亲对女儿的期许,“我之所以既让你入司戎府,又许给你廷尉台的职位,并不是想让你身兼数职,而是给你个退路。若司戎府不合心意,倒是可以一直在廷尉台,又或许给你调任司徒台。”

    “总而言之,你想去哪儿,便去哪儿吧。”谢清宴一声叹息,袖手道:“后日凤阁议事,无论作为大司徒,还是作为你母亲,我都会赞成此次出征。”

    谢廷玉肃然起身,敛衽长揖,“多谢母亲成全。”

    后日未时,凤阁议事如期举行。

    依制,此等军国要务当在华盖殿议定。

    华盖殿是太极殿的偏殿。

    姬昭早已褪下今日朝会所穿的朝服,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