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他不想洗白: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摄政王他不想洗白》 110-120(第7/29页)

当年传国玉玺的下落了。只要我们找到了玉玺便能召集先楚后人的军队,到时候便有了自保之力了,在没有完全把握之前我们得要韬光养晦。”

    女子听到之后沉默了许久,她再一次抱紧了怀中的婴儿。这孩子是她唯一的希望,她要带着夫君的那份期望和这个孩子一同活下去。

    ……

    早些年楚国的四大世家权势滔天,崔氏和江氏的势力早就在楚国覆灭时便已不足为惧。可是宣氏与柳氏却还是个祸患。传说这两大家族攥着当年先楚亡时所留下的传国玉玺,只要凭借着此玉玺便能号令先楚遗留下的那些后人。这支军队可是不比边关的那些铁骑差,这种事情放到任何一个朝代臣子身上都是大忌,更别说是以前几乎掌握中原半边天的宣柳二族了。

    这天下分分合合百年,终于轮到谢氏稳坐了,可是高坐在那皇位上的皇帝却对这两大世家起了疑心。皇帝想要斩草除根,永不留祸患,不过这些风声很快就传到了淮江以南的宣氏一族耳中。一时之间宣氏族人都人人自危,他们虽然确实跟先楚后人的军队有联系,但他们当初留下这支军队也是想要自保,没想到这个时候竟成了当朝皇帝的把柄了。

    要不然就反了,反正他们远在扬州幕僚众多,大不了就向先祖那般将天下一分为二,各自为王。

    他们宣氏已经有近百年不理世事了,如果不是这次皇帝非要赶尽杀绝,他们也不会出此下策。而此时宣氏第十二代长孙站了出来愿意筹谋此事,当时所有人都被这件事搅得焦头烂额,他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众人又怎么信得过他?

    只是他在家族中立下誓言,一定会救族人于水火之中。毕竟这次的事不仅关乎着他们宣氏全族人的性命,还牵连着柳氏的家人。他们二族在百年前关系最好,俗话说三代为门,五代为阀,宣柳二族在不断联姻通婚中早就形成了一损俱损的关系。而在这两个家族最有话语权的除了两大家族的长老便是宣世珣了。

    他们不眠不休谈判了两天两夜,于是便决定动用两大家族的人脉送宣玉清进玄都入仕。任谁也没想到这位及冠不久的小公子进入玄都不到一年便把大周变成了老皇帝病重,他底下的儿子们斗得你死我活的局面。就当大家都以为他能功成身退时,皇宫里的内线却传来了宣玉清卷入夺位之争惨死的消息。

    谁也不知道他当时扶持的是哪位皇子,但宣玉清决心去玄都的那一刻便没打算活着回来。最后他传回来的消息便是:未来新帝答应可保我们宣氏一族平安三十年。

    宣玉清死了,他的妻子柳青鸾肚子里的孩子成了遗腹子,也是整个宣氏一族最后的嫡亲血脉了。宣玉清舍身成就大义,救了宣氏几百口人的性命,所以宣氏一族对柳氏肚子里的孩子格外重视。而宣世珣更是当着众人的面说柳青鸾肚子的孩子无论男女,只要一落地便是宣氏一族下一任继承者,宣氏族人听了无一有异议。

    宣氏族人在孩子未出生前便以这孩子的名义乐善布施,因此也救济了不少穷困潦倒之人。柳青鸾怀孕八个月的时候,一个脚踩草鞋身上穿得破烂自称是蜀山道士的人前来府上拜访。

    宣府对待这些前来骗吃骗喝的道士已经见惯不怪了,宣世珣也曾嘱咐下人们若是遇到穷困潦倒之人不能驱赶,给他一些吃的穿的打发走便是。一时之间宣大善人的名号远近闻名。

    宣府上的奴仆那日也像往常那般想给那个道士一些吃的穿的打发他走,可是这道士不要这些,偏要吵着要见宣世珣一面。而且他还在府门前席地而坐打起了卦,嘴里也神神叨叨说着:“老道掐指一算,这府中将有贵人降生,此人天生凤命,贵不可言且又受天道之命受护一方。”

    宣府上的下人不知道是从第几个骗子道士那里听到这些吉祥话了,他们既然已经给了这道士吃的喝的了,那么这道士发什么疯都与他们这些当下人的无关。只是他也不能在宣府的大门口发疯啊。

    就当两个小厮想举着柳条扫把打算把这疯子道士赶走的时候,宣世珣便出现在了门口,他此刻正欲出门就碰上了正在这里打卦唱词的道士。他觉得这道士倒是挺有趣的,于是便把他请到府上小坐了片刻。

    没承想这道士竟然还真的有些真本事,他不仅把宣世珣的生辰八字说了出来还算出了他们祖上有几位,生辰八字各是多少,再说下去恐怕连墓穴的吉位都要暴露了。宣世珣见状连忙让人关上了房门与那道士彻夜密谈,当这道士再一次提起这府中将有凤命之人降生的时候,宣世珣首先想到的便是柳青鸾肚子里的孩子。

    原因无他,因为柳青鸾是这宣府中唯一怀孕的人,而且他们的家族中今年除了柳青鸾外再无人怀有身孕。

    宣世珣激动地看向那名道士:“道长所言可真?”

    道士十分肯定地捋了一下自己蓄的白花花的胡子:“老道从不骗人。只是……他若是成凤命之人恐怕会付出很痛苦的代价,这其中可能会比失去性命还要痛苦,若是想让他平安度过这一生你得给他造栋笼子,只要他飞不出去便能安稳一生。”

    宣世珣听到老道的话后刚才那番激动的表情僵在了脸上。他刚才大喜过望是因为他们楚国皇室的后代起源于凤,他们起先以凤为贵,既然这道士说他们府中未来诞下的孩子有凤命,那就代表着这个孩子可能会带着他们宣氏一族完成多年未成的愿望。这百年来皇帝轮流坐,也时候轮到他们宣氏一族了。

    宣世珣十分在意老道所的那句“比失去性命还痛苦”。如果真的是这样,他还真的要让玉清的孩子再去经历一遍他的苦痛吗?

    他不知道宣玉清死前如何,也不知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有没有想起过他这个自私的父亲还有自己的妻子。可是如果宣玉清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卷入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吧。

    或许当年宣氏先祖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情才选择退出权力中心的,他们已经安逸地生活了上百年了。他们族人遍布中原河山,宣氏一族拥有祖上积累的数不清的财宝,就算远在淮楚之地他们也能过上堪比皇宫之中的日子。这样还不好吗,为何还要把一个无辜的孩子推入水深火热的深渊之中?

    宣世珣沉思片刻后站起来朝着那位老道深深行了一礼:“道长,我宣世珣不求这孩子承袭凤命只求他能平安过这一生,所以我在这里请求道长告诉我留下这孩子的方法!”

    说着他便跪下去。而在此刻,那道士却扶住了他:“这可是一个大好机会,老道知晓你们族人一直为了百年里没有当皇帝而愤愤不平,你们打北戎人出了力,治理军队出来钱,安顿百姓出了力,难道你们真的就甘心窝在这里过一辈子?”

    宣世珣在听到那老道的话后又是一愣,但很快他恢复了坚毅的眼神:“是,那是族人的期盼,不是我儿子的期盼,也不是我的期盼。若非要争权夺位,当权者最多是两败俱伤,可民不聊生的却是那些贫苦百姓。我并非自私之人,这辈子做过最自私的决定便是为了我们宣氏族人让我儿远赴玄都。如今他已仙去,我要保着他唯一的血脉平安过完这一生。”

    老道听完他这话后止不住摇头叹气:“有七情六欲飞升的被称为圣人,而真正护佑大部分性命的人却大多没有好下场。宣老爷确实为天下百姓着想,但是你永远不可能因此得到天下。”

    宣世珣听到他这话后竟是一笑:“道长说笑了,我为了百姓着想又不是为了得到天下。”

    那老道士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