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60-70(第13/18页)
东阳和刘健他们下决心了。
刘健皱着眉听完朝会,等回了内阁,又拉着谢迁把皇帝的意思和他说了。
谢迁是浙江人,对于开海之事他还是很宽容的,也觉得此事可行,只是这事儿看着简单,却并不好做,几人嘟嘟囔囔商议了一天,最终决定等第二日让一个门生先试试水。
今天皇帝又提用兵,已经让很多言官和朝臣们十分不满了,还有头铁的想要鼓足了劲儿弹劾内阁呢,弹劾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劝导皇帝,让皇帝在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阁臣们是很怕这个的,宁愿去死,也不想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因此他们心中也都清楚,此事必须得快,快到这帮言官们反应不过来。
**
第二日,果然有一个科道言官上书,请求稍微放松海禁,容许小老百姓出海做生意,这样这些海商贸易就是合法的了,皇帝也不用去重拳出击。
这种既然解决不了问题本身,也解决不了提出问题的人,那就解决自己对于问题的道德底线的操作,属实是把一众大臣们给秀麻了。
朝堂上诡异的静了一瞬,然后便是此起彼伏的吵架声。
以祖宗之法不可违逆的声音是尤其的大,看那脸红脖子粗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菜市场打架呢。
正德帝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等到人都吵得差不多了,这才淡淡道:“祖宗之法不可改,既然如此,那还是继续出兵镇压。”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闭嘴。
刘健看着事情有些不像样,只能硬着头皮上奏:“皇上,兵戈不可轻动,还请皇上三思。”
皇帝却并不买账,只道:“朕只想彻底解决这件事,难道要让朕的子民被这些贼寇们肆意屠杀吗?”
事情就这么尬住了,一方面大家不愿意用兵,一方面更不愿意开海禁,而大臣们提出的其他建议皇帝也都不满意,最后这件事足足吵了三个多月,最后吵得皇帝火了,也终于彻底下了决心,开海禁!
正德二年年底,皇帝下令,于广州开设市舶司,准许海外经商,只是每年出海的名额只有一百个,更多的日后逐步增加。
与此同时,皇帝也往广东派了总督,提督广东军务以及海防。
这道诏令在内阁没有遭受任何阻拦,到了六科,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是经过这半年的拉扯,六科这边也算是看出了皇帝的决心,若是封驳圣旨,只怕会真的把皇帝给惹毛了,那到时候可能就不会这么简单了,因此纠纠结结半天,最后还是发了下去。
如此,这件事总算是有了一个定论,张鹤龄在旁边看这么久的戏,也总算是松了口气。
他这个大外甥,果然是个狠人,被这么多言官集体攻击半年多,他竟也能扛得住。
当然了,张鹤龄也没被少骂,因为他之前和东南的商人们过从甚密,因此被科道官员们攻击,说他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鼓动皇帝开海禁。
喷他的奏章可以绕地球两圈,骂到最后就差把他骂成乱臣贼子了。
张鹤龄上书自辩的奏章就上了五道,最后甚至迫不得已上书请求辞职回家。
当然了,这里面都是有演的成分在的,皇帝当然不会放他离开。
但是这个够他受得了,天天挨骂,完了上班的时候也不消停,还会有人找上门来找他理论,把他堵在光禄寺质问他,得亏是没发生物理交流,不然最后什么结果谁也不知道。
现在终于是结束了,张鹤龄顿时觉得天也蓝了花也香了,人也精神了。
同时他也开始紧急联络自己之前关系好的海商,他准备买大船,拿船引,让皇家商队也走向世界!——
作者有话说:这几天病了,昨天一觉醒来半夜两点多了,就没能及时更新,抱歉啊感谢在2023-07-26 23:59:33~2023-07-29 00:03: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珍惜 32瓶;小城故事多 30瓶;草莓慕斯 10瓶;奈奈、巫师的方便面 5瓶;叶不苏、流年不减风色、梦女滚出耽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8章 荒唐
新政策一出, 整件事情也开始变得顺利了起来,首先就在东南沿海造成了极大的轰动,甚至还有豪门商户, 想要帮着朝廷剪除贼寇。
张鹤龄购买大船的想法得到了皇帝的支持,而那些被购买的豪商们, 如今也正想要巴结着这位国舅爷得到船引,因此一听说他要买船, 那压根连高价都不敢要,争先恐后的要送给他。
最后是张鹤龄自己拒绝了白送, 他们这才勉强收了点成本费, 心里还不免感叹,这位昌国公可真是一位难得的厚道人,其他那些勋贵, 虽然接受商户的投献,但是哪个不是恨不得将商户敲骨吸髓啊, 这么多年就压根没见过一次回头钱,一时间各个对张鹤龄感恩戴德。
不过他们到底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张鹤龄之所以对这些商户客气, 更是因为,他日后肯定要对这些人不客气了。
皇帝开海贸, 不可能一直都顺顺利利毫无波折,这些习惯了做无本买卖的大海商, 总有一些胆子大的,想要继续之前的行为,更有可能有些人会想着从中中饱私囊。
而皇帝则是要趁着这个时候,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朝廷震撼。
这也是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的标准开场了。
**
东南热热闹闹的做生意,西北则是坐山观虎斗, 看着草原上打的你死我活,当然了,不可能真的让他们任何人占据上风,得是这么继续拉扯着焦灼着中原王朝才能放心。
因此朝廷一直都是看哪一派落入下风了就去帮衬一把,尽力争取能让草原持续性放血。
可是这些人虽然是游牧民族,却并不代表人家是个傻子,很快就有人看出了大明的险恶用意,因此这俩家打了一年多之后,竟然停手了,暂时稳定住了和平的表象。
这道信息送上来之后,正德皇帝一时间有些蠢蠢欲动,如今这俩家都是最虚弱的时候,朝廷要不要这个时候下场,痛打落水狗啊。
这个主意自然也是得到了朝臣们的反对,毕竟防守反击可以,但是主动出塞深入草原,大家心里都是很没底的。
皇帝见到这么多人反对,转过头来问起了张鹤龄的意见。
张鹤龄自己也有些拿不准,他并非通晓兵事之人,因此也不敢在这种事上拿什么主意,只能斟酌道:“兵者国之大事也,臣不敢言。”
在他看来,现在的确是个好时机,但是有句古话也说得好,穷寇莫追,草原上两个部族已经察觉到了朝廷的用心,如今也不知道他们之前的内斗有没有伤及根本,明朝这个时候去捡便宜,指不定会让这些人来个外御其辱,联合起来反戈一击。
皇帝见张鹤龄都不敢坚定的支持出兵,一时间也有些犹豫,可是他到底也不想放弃这个绝好的时机,因此这几日一直找几个将军商议此事。
最后他到底不顾内阁的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