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50-60(第5/24页)
,而当皇帝不需要的时候,他们能做的就是老实伺候人,否则落得个什么下场,也是上面人一句话的事儿。
刘瑾之所以会成为历史上的刘瑾,因为他伺候的那个正德皇帝,原本就是个荒唐的皇帝,虽然聪慧有谋略也会打仗,可是他政治斗争手段粗糙,城府不够深,无法有效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同时还有点荒淫无度的意思,因此刘瑾才会顺着皇帝去取悦他。
而现在的小朱厚照,在张鹤龄的教导下,沉稳有礼,聪慧上进,御人手段也不知比历史上高到哪里去了,虽然有时候还是有点活泼好动,可是他本质上已经不是那个被放纵过头的正德皇帝了,因此刘瑾才会变成现在的老实小太监。
想通这一点,张鹤龄对于刘瑾的敌意也少了许多,但是依旧还是仔细的盯着他,因为这人毕竟是在史书上留了名的人,张鹤龄不可能真的就这么对他放心。
此时的刘瑾依旧恭顺老实,入殿之后,就给张鹤龄和太子各斟了茶,然后细声细气道:“殿下,再有半个时辰就该去给皇上请安了。”
太子听了这话倒是一愣,时间竟然过得这么快,他不由看向张鹤龄,张鹤龄笑了笑:“时间不早了,臣也该告辞了,太子殿下给皇上请完安之后,也早些休息,明日还有讲读呢。”
明天是太子的大课,会有朝中重臣来给他讲课,这个还是蛮重要的。
但是太子听了之后一脸苦色:“不知道又是谁来讲课,若是李学士就好了。”
太子口中的李学士正是如今的内阁大臣李东阳,他是太子少保,时常会来东宫讲课,而李东阳这个人素有文名,也并非刘健那样过于耿直,因此太子对他还是蛮喜欢的。
张鹤龄听了却是摇了摇头:“李阁老这几日病了,还向皇上请辞,明日只怕是来不了了。”
太子脸皱的更厉害了,嘴里嘟嘟囔囔也不知说了什么,最后起身亲自将张鹤龄送了出去。
张鹤龄临走前仔细叮嘱他:“最近几日边防事急,太子殿下要认真读书不要惹事才是。”
太子嗤了一声:“我才不会惹事呢。”说完有些不屑的昂了昂下巴。
张鹤龄无奈的笑笑,转身离开了。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也如同太子预言的一样,保国公刚到宁夏的时候,北寇已经逃走了,保国公追击到河套地区,也只追回来了一千五百多个牛羊骆驼。
虽然没能和那边交上战,但是起码也算是有个交代,只是这个交代明显是皇帝不想看到的,因此他并没有立刻命令保国公班师,而是让他继续驻守,继续看看有没有机会和蒙古人决战。
而张鹤龄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却突然心中一动,在某日下午,入宫面圣——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3-07-11 23:29:49~2023-07-12 23:57: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胖胖猫、123456 5瓶;bb 2瓶;流年不减风色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前往
张鹤龄这个时候来找皇帝, 自然是对于这次的战事有自己的想法。
之前皇帝让保国公出征,自己在打仗上帮不上忙,所以就没有在这件事上出声, 但是现在朝廷找不到入侵的主力,事情一下子尬住了, 那张鹤龄就有办法了。
张鹤龄一入宫,和皇帝寒暄了几句, 就直入主题。
他这几年管理琉璃厂,一边是个皇宫大内制造御用物品, 一方面也借着玻璃厂开展了皇家商贸。
而且他的商贸范围也不止于玻璃制品, 更是包含了茶叶、丝绸和瓷器。
皇宫每年都会接受全国上下许多贡品,而除去这些贡品,皇家自己也会生产许多御用之物, 这些东西的数量完全超过了皇室的需求,因此每年宫里用完, 还会剩余许多,大部分都是放在库房里发霉发烂。
因此张鹤龄之前就向皇帝建议,将这些东西都借着玻璃打开的市场出售出去, 金银总是放不烂的。
皇帝也觉得有理,就将这事儿交给他打理了。
张鹤龄便也借着这些东西, 将皇家商贸的市场扩大了,其中就包括了蒙古草原。
如今明朝和蒙古草原之间的确存在互市, 可以在一定限度之下交易物品,但是与此同时,更有许多喜欢冒险的商人,喜欢深入草原直接与蒙古贵族们做生意。
张鹤龄也渐渐与这些人搭上了线,一边给草原上的蒙古贵族们输出奢侈品, 一边可以趁机打探消息。
像是王帐这种军事机密自然是打探不到了,但是一些小型聚落或者是大型的军事行动,还是能打探出一二的。
因此张鹤龄这次入宫,就是向皇帝提议,可以让自己的人,混入这些商人之中,为保国公打探出这次入寇的人到底在哪儿。
保国公虽然性格可能比较谨慎,不会深入草原作战,但是若是能知道敌人到底在哪儿,总不能就这么一直等着吧。
皇帝一听张鹤龄的这个提议大喜,立刻答应了下来。
“鹤龄,你真是朕的福星啊!”
张鹤龄被这话说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只能谦虚道:“若是没有皇上乾纲独断,容许臣行事,只怕也不会有今日之喜。”
弘治帝此时心中也觉得庆幸,他当时只是觉得,这样做能给皇室多一份收入,却是没想到还能有这个结果,他甚至觉得,会不会张鹤龄当时就想好了,要通过这条线来深入草原,打探蒙古那边的消息。
只是这话弘治帝到底还是压在了心底,笑着对张鹤龄道:“这次的事情,就由你来主导,明日朕就下旨,让你去往宁夏,参详军事。”
张鹤龄一听连忙阻拦:“臣一向不知兵,若是去做参军,只怕有损皇上圣明。”
弘治帝微微蹙了蹙眉,很快却又舒展开来:“只是让你把控那些细作,又不是让你带兵打仗,无事。”
弘治帝这次像是下定了决心,立刻就将内阁的大学士们都叫了进来。
几位大学士不知道皇帝突然叫他们过来的原因,进门的时候,看起来都还有点懵。
弘治十一年的时候,首辅徐溥就已经退休回家了,如今的内阁首辅正是刘健。
他看见张鹤龄也在,就忍不住蹙了蹙眉,但是还是没先开口,给皇帝行过礼之后便坐了下来。
皇帝十分激动的将刚刚张鹤龄说的那番话给阁臣们都说了一遍,等皇帝说完之后,三个阁臣都是若有所思。
许久,刘健先开了口:“寿宁侯所言臣觉得很有道理,只是寿宁侯之前未曾接触过军事,若是突然任命为参军,只怕会引起大军动荡。”
这个动荡自然不是指那些个小兵,而是指这次北征的几个高层。
人家从大将军到底下的五个将军,都是实打实打过仗的,而张鹤龄却是连兵都没带过,他突然空降,那些人心里肯定会琢磨,皇帝不会是不信任他们吧。
寿宁侯听到刘健这么说,也觉得很有道理,便劝皇帝:“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