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这糟心的重生》 第29章 烤鸭(第2/2页)
父母俩越说越来劲,刘凤女还给老爸出了个损招,让老爸把现在住&3034
0;院子&30340;南屋儿给盖上,拆迁时一砖一瓦都算钱&30340;。
刘爱国听&30340;甭提多认真,显然把闺女传授&30340;先进经验,全都牢牢记心里了。
刘凤女说,“爸,咱家那地包给谁了?要不你把地收回来,也全种上树,长不长&30340;,到时这树也能赔一笔钱哪!”
这说&30340;是刘家承包村儿里&30340;六十亩地,以前&30340;事了。
从头得打老三上初中说起,那会儿就是八二年了。国家开始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村儿里各家都分了田,刘家也分了。
那会儿,林家四个孩子,除了刚上初中&30340;老三,都是吃商品粮&30340;,能分到地&30340;就是刘爱国林晚照夫妻再加上老三,一人二亩三分,合起来六亩九分地。除了村儿里&30340;孤寡老人,家家儿都比他家地多。
人家地多&30340;收入就多。
林晚照别看四个孩子里三个都是商品粮,孩子们也困难,她还想帮孩子们呢。
这人哪,瘪一瘪就能瘪出个主意。
赶上改革开放。
林晚照也没学人家倒买倒卖发大财,她也没那个本事,她就是有点儿做饭&30340;手艺,就跟老头子商量着,六亩地隔三差五&30340;回家种就行,栗子沟村儿离县里近。夫妻俩到县菜市场弄了个摊子,灌香肠卖火烧。
夫妻俩起早贪黑,那几年也赚了点钱。
当年刘家老爷子不是在村委么,那会儿刘老爷子就退下去了,刘爱军在村委干。村里为了筹钱,往外包地,刘老爷子就想到他们夫妻了,老人家思想朴实,认为农民还是得有田产,这才是一辈子&30340;基业。
把俩人叫回来一商量,刘爱国特别愿意。刘爱国不喜欢做生意,再加上也攒了点儿钱,先是包了三十亩。后来狠攒一年,再加上转摊子&30340;钱,又包了三十亩。
六十亩地,包了五十年。
不过地也没种几年,夫妻俩年纪越来越大,不是年轻&30340;时候了,浑身有使不完&30340;力气。全靠俩人,六十亩地也种不过来,还要雇人。随着周边小工厂一家一家起来,雇人都不好雇,人家但凡手脚齐全&30340;年轻人去工厂,哪个月也得千儿八百&30340;,后来工资渐高。租房&30340;人也多了起来。
村儿里开始流行盖房,老两口一合计,咱家也盖吧。
要不怎么后来家里翻盖房没钱到处借呢,就是包地全都用上了。后来房子盖好装修什么&30340;,全是转包地&30340;租金。
待上了年纪,更不种了。老三上大学后户口也迁城里,村儿里&30340;地也没去,老三心眼儿多,自己租给大伯家&30340;堂兄,赚个地钱,也没几百块,但也没说让爹娘种。如今就老两口&30340;四亩六分地种些家常吃&30340;玉米小麦,播种收割都是机器,无非就是自己去浇水,费不了什么人工。其他六十亩一直包给外乡人,租金比租房差远了,也还凑合。
刘爱国对于给地里全都种上树&30340;事也很心动,不过,他到底是个老实人,“不行。咱家地包出去了,人家小寥包好几年了,明年再说吧。也一定拆不拆,要是不拆,种五十亩树,你要啊!”
“我就那么一说,万一赶上呢。小树苗跟大树&30340;价钱肯定也不一样。”
刘爱国拍板,“明年!明年一
定种树!”
因为闺女家发了财,刘爱国也学习到许多占国家便宜&30340;窍门,这顿烤鸭吃&30340;格外香。秦特也喜欢吃烤鸭,抹上甜酱放上葱丝搁上鸭皮鸭肉,荷叶饼一裹,姥姥递给她,秦特接过,咬一口,香极了!
秦特学&30340;很快,学会了她就给姥姥姥爷包,还注意给长辈添茶水。
两只烤鸭,秦特觉着自己一个人就吃了一只。
好在妈妈没嫌她吃&30340;多。
秦特这才稍稍放下心,把最后一块椒盐鸭架啃干净。
吃过烤鸭,一家人拎着打包&30340;烤鸭上车回家。路上,妈妈放起摇滚音乐,劲爆极了。姥爷直说心脏病要给吓出来了,不过这话姥爷是笑着说&30340;。姥姥只管从包里拿出纸巾,撕下一个小角,搓两个小纸球堵上耳朵。
秦特悄悄翘起唇角,两颊露出浅浅笑涡。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