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假太子替身 [穿书]》 第258章 征战九州园[三](第3/4页)
不少官员也只能勉强接受了。
北方舆地还开始推动了底层官吏考核,并且不分男女,尤其是街道办,村里会的,基本能处理人事的人都会被调动上来。
北方舆地除了拉邦府还有人拼死抵抗,基本想阻止分田制的人被燕军消灭了。
燕国国内的官员对舆地本来就眼热的紧,现在看见陛下直接分了,连给他们插足的机会都没有。
并且以后国土归国土局管,压根就轮不到他们。
这让人觉得自己少了不少的好处,明明他们是战胜国。
与此同时,他们在国内却不知道,舆地的反抗越来越少,连闯王的队伍也越来越少,跟随闯王的农民看见大燕女帝直接发田还用官印盖田契给他们,这让他们纷纷在晚上逃跑了。
哪怕王闯想阻止都来不及了,他现在既打不过燕军又无法管理那些想逃跑的人,于是,王闯想了办法凝聚人心,那就是学大燕女帝分田,攻打大舆南方的水京,抢他们的田地归自己所有。
不得不说这个王闯是个人才,他打着这个借口居然还能新引来一万人加入他们,然后他们开始用捡来的旧火器开始朝水京攻去。
水京也非常倒霉,拓跋庆的人还没批量生产出新式火器,水京其他京圈被王闯用旧火器连攻了八个城。使得水京外围瞬间变得乌烟瘴气起来。
闯王还是原来的老配方,这局限他只是一个农民,只会抢粮食分发,然后抢完一批再抢下一批,这样就富足了。
这种小农思想完全没有想过守住后方休养生息,使得农民军攻破八个城时,直接损失了二万人。
拓跋庆也被眼前狮子头闹跳蚤的王闯给搞烦了,他亲自去实施斩首行动,当晚去了还别说确实杀到人了,可没想到事后打听杀错了。
这让拓跋庆顿时恼羞成怒起来,他不过是三年没有当杀手,他的暗杀直觉竟然退化到如此地步了???
而王闯侥幸没死,他身边的人为了保护他几乎是想尽了所有的办法,以至于让拓跋庆再想刺杀时难度增加了,再加上新式火器需要他逼着人赶进度。所以拓跋庆直接暂时容忍这个跳蚤在自己脑袋上跳,就让他蹦跶一阵子,事后,他一定要将王闯碎尸万段!
水京附近开始惨遭战火蔓延,南边的舆人们纷纷陷入了惊慌当中,不少人逃难去各地,流离失所,逃到的地方人满为患,物资紧张,然后紧接着物价上涨。
粮食又开始紧张起来,使得水京各处的舆官们操作不断,他们先是将逃难的流民当做隐患,对他们出手,要么是限制他们进城不得购买任何东西。
要么就是直接抹黑流民们就是王闯手下那帮人伪装的,他们伪装过来就是想对他们烧杀抢掠。
这下子王闯的农民军还没过去,水京其他舆人纷纷吓得日夜避门不出,生意难做,店铺倒闭,舆人物流又不通,不少城民是靠着购买物资存活的。
店铺一关不少人连饭都没有得吃了,只有农村的还能顶住,他们有粮也不敢卖,生怕不够吃,同时又怕王闯冲进来对他们进行抢掠。
现在水京还流传着王闯现在已经疯了,已经不分人鬼什么东西都要抢。尤其是要抢东西给参加他那帮的农民军,这使得有些舆人也暗地偷偷想投靠王闯,反正自己一无所有能抢点东西也值得了。
于是这么个奇葩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原本固若金汤的大城,被一帮流民打开了。
原本这个大城的县令还算宽容,允许一些流民进城买东西充饥,也允许老少妇孺进来,但是青年必须在外面等候不得入城。
于是城外就有了一帮年轻人,年轻人无所事事,人又冲动,所以被王闯手下一个农民军一忽悠,所有年轻人纷纷撸袖子干了起来。
他们先是打晕城兵,然后打开了城门,当晚王闯的农民军队攻进大城,对大城洗劫一空,结果说好分物资,还不够分给跟着王闯出生入死的那帮人。以至于后面参军农民军的年轻人颗粒无获,原本城里还能购买一日三餐粮米,还能喝粥喝饱,现在他们连水都没得喝了。
因为王闯攻破城后,休息了三天就带人去下一个城了,而攻破的大城无论是舆官舆民,王闯的那帮匪徒子压根不管,全都拉起来杀了一遍。
于是,整个大城起码少了一半的人口。
没死的年轻人们纷纷痛不欲生地哭爹喊娘,后悔莫及。
水京被连破九城后,南方三分之一的舆民陷入了逃难当中,舆民们逃进南方又可能遇到王闯,南方现在粮食也在紧缺,所以新国主根本不会管他们。
舆民们认清现实了,眼下的战乱,南方没人管他们,又不能待,所以他们纷纷往北方逃难,那个他们几个月前视为沦陷敌区,北方舆民生不如死的地狱。
当第一波逃难的舆民赶到北方时,他们发现舆人并没有像南方传闻的那样被屠杀了,相反他们还背着锄头去农作,修路,妇女则是带着孩子去公塾,去了公塾后,妇女自己又急急忙忙回自己的纺织厂做事。
哪里有半点战乱受难的样子,分明是为了生活比他们更忙更安定。
这股南方舆民的迁移引起当地官府的关注,现在各地官府只听燕军调遣,燕军的文将总督赵思齐掌管这些事务。
赵思齐觉得也很为难,他们北方刚分完地这些舆民就过来,估计也只能帮公家种田换土豆了。
于是,他让这些舆民各自去田地拔草,在农田正在修水渠的地方捡乱石,搬运灰土。
这些舆民们还以为自己被当成苦役了,大家苦着脸去干活,第一天得到的只是土豆,第二天也是,持续了七天,燕军才给他们换了豆芽,一些常见的东西。
逐渐地开始了解北方舆地发展的南方舆民们,听说各地在修路,他们要是去,可以包两餐。
不少人就冲修路去了。会纺织的女人们就去了纺织厂,开始进行了打零工式的生活,还别说在南方天天累死累活耕种到头来只够吃个半饱,到了这里,一个月没到就有了在南方半年的收成。
总共是一麻袋的土豆红薯,还有二罐子盐,偶尔还能用打零工的钱换到三斤白米,做一顿米饭吃。
南方舆人们顿时对这片土地生起了向往,后来开荒的时候他们再加入也各自分到了田,只不过没有那么多,只有原先当地人的一半,但也让他们满足了。
这一波南方舆民将这个好消息传到南方去了。
舆民不信也得信,九城的难民纷纷离去,很多城池都空了下来,当地官府不是死的死,逃的逃,一度这些空下来的城成为了混混们的暂居地。
王闯的那帮匪军们还在打水京的主意。
燕国这边早就对水京没有多少兴趣,起码这一年没有兴趣了。
容铮通过郭俊师,她知道拓跋庆在拖延时间量产新火器,他想以后打回来。
这还真是个美好的愿望,可惜,时不待他,九州园注定是要被大燕一统天下的。
很快,容铮
对卫国宣战了。
卫国国主宋阔在得知拓跋庆都被打下南方去了,他顿时吓得从床上滚下来,然后急急忙忙去开了朝会询问国内的将领如何安抚燕国?
都这个时候了,宋阔想的不是反抗,而是安抚。
这让不少卫军将领对国主非常失望,他们纷纷进言反击燕国,只是这样投降,燕国并不会善待国主。
一句不会善待国主,逼得宋阔为了保命不得不主动对北岛的水师发起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