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子替身 [穿书]: 第254章 燕国反击战【3】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假太子替身 [穿书]》 第254章 燕国反击战【3】(第4/4页)

他更是兴冲冲地统计道:“杨将军你是不知道我们新燕军杀了多少人?”
    “常总兵有太公将威之风,果然名不虚传。”杨忠义夸赞他。
    赵思齐就道:“我刚刚粗略计算了一下,我们打了八千发子弹,杀死大约有六千人,吓退了这一带二十五万同盟军。”
    杨忠义顿时被这个战绩给惊住了。
    常子龙和赵思齐反而还有些不满意的样子,两人甚至还说:“我们训练的时候都是百发百中,怎么上了战场射击中的次数反而少了?”
    “可能人和箭靶还是有区别的。”赵思齐只能这么解释了。
    当初陛下给他们定下的标准是每人五发子弹起码能打中三到四发,现在这个程度完全没有达到标准。
    而他们不知道是当初容铮是往高标准下的目标,只要求他们接近,没让他们百分百还原,没想到常子龙和赵思齐居然想百分百还原。
    杨忠义被这两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子给惊住后,他不得不感叹下一代年轻人以后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们这些老家伙好多了。
    舆卫同盟军被击退回边境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大燕。
    整个大燕的百姓为之欢贺起来,商人们优惠半价庆祝,百姓杀猪杀鸡烧鞭炮,读书人们聚会写诗,歌舞也开始唱了起来。
    一个个都是歌颂大燕新军的威武。竟然能以五千人击退十几万的舆军回他们的老家,现在都不敢再踏入他们大燕的边境了。
    甚至有的织布商为了感谢边境将士的付出,他们绝对出布为前方将士们每人做一双新鞋子。
    后勤部队在军队修整的时候开始为将士们测量鞋码,将士们一个个挺胸抬头,自豪地接待后勤女官们为他们的量鞋。
    各地的欢舞声也是不断,少民们也不用再担心家乡被敌军踏破,只有辽国那边早就已经被舆卫同盟军给掠夺的差不多了。
    李偲更是丧礼没办就匆匆入陵了,李琴几乎还来不及拜祭,她大哥就要上位,但是底下的辽人似乎不服大哥,于是他们纷纷来南镜投靠她。
    一时间,李琴对投靠自己的辽民和军队处于为难的状态当中,她这次不敢耽误直接给容铮去了信。
    容铮这会儿看着大臣们祝贺她新军胜利和睦的场景,虽说新军出发会胜利早就在她的计算当中,但要将胜利持续到底,还得更多的新军出现去扩大燕国的国土。
    她接到李琴的信后,百官们一个个旧事重提,提醒她辽国先王当时的行径相当于背叛燕国,所以这个节骨眼再不能对辽国客气了。
    容铮自然不会去做一件需要花大成本的事情,她以一份不算命令的建议,建议李琴主动安置辽国本土士兵。
    李琴收到消息后,却终日惶恐难安,她不是李偲,她自然懂得什么叫做危机感。还有大燕天子对辽国态度的转变,哪怕天子再好心允许辽兵入境,也不是当初那个大燕太子。
    于是,李琴主动挑起投靠辽兵家族间的矛盾,将闹事的家族驱逐出南镜,周虎也来帮她的忙。
    一时之间,留在南镜的辽兵只剩下
    三千,其他二万七千人不是在外面打的不可开交,就是西下报复那些小国,总之这股辽兵变成散兵游勇开始在燕地以外的地方流窜。
    李琴听说他们的事情,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暗地给些物资了事。
    要说这股辽军不懂政事,全都是一些大老粗,连将领也很少读书,只知道利用骑兵的优势冲锋,但这都是只对于那些没有火器的小国家而言,才有震慑力。
    可对有火器跟随舆军的小国攻打下来还是十分吃力的,于是三万精锐军队,最后在这个武器迅速升级的时代,变成随处可欺的游马。
    辽国各地部落一时人心大散,国内一百万辽民纷纷北下去了少渠外渠,与当地居民产生很大的冲突,不是争夺地盘,就是打架闹事。
    辽国还是原本那副烧杀抢掠的传统,不能与时俱进,最后被少民们学着容铮挖战壕给宰了不少人。
    辽人们没有了马的优势,自然就成为了任人宰割的弱势群体。
    唯独南镜的辽人过得像个人,李琴不忍家乡子民在外流窜,于是她主动联系格木老家主的人诛杀她大哥,然后自降辽国为燕地辽都护府。
    李琴的这个决定震惊了所有在外的辽民,辽民也没有多少反抗,他们看见昔日的辽国在短短二个月内被灭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信仰也跟着崩溃,最后弱势骨子里慕强的基因开始转嫁到燕国来。
    辽民争先恐后自愿为燕辽人,只为了不愿再受欺负。
    李琴再上报了降国为燕府国书的事情,一度成为整个九州园所轰动的消息。
    容铮接到后,她允许辽人与燕人通婚,变成新燕人,再鉴于辽人没有文字用的是一些闲散日常汉字,书同文的方便让大燕接收辽人的时候,辽人也多了一份天然的认同感。
    这时梁朝后裔,三百年本是一家论变得盛行了。
    容铮知道这是与时俱进,与势然生的东西,只要是正面向发展的事物,她都不会阻止。
    与此同时,千秋燕在带着十八暗阁成员到达了海市。
    海市是一个设在岛上的水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并且只进不出的通道,不是水机关就是海中凶鱼食人的特征,更令外人为之胆怯。
    千秋燕却轻车熟路地坐着一个与众不同的铁船,慢慢地接近了海市的岸口。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