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子替身 [穿书]: 第250章 初夏宣战之时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假太子替身 [穿书]》 第250章 初夏宣战之时(第3/4页)

国。
    郭俊师问宋兆选哪一条?
    宋兆却选择一个人静静,等选出答案再告诉郭俊师,所以他让郭俊师回去,等郭俊师一走,他一屁股坐在御座上,内心是久久无法平静。甚至他想起大哥宋无命时,他已然是汗如雨淋。
    他便喃喃自语道:“我不信大哥还活着,我明明就看见他被父亲砍了头,怎么可能还活着,除非他遇到神仙搭救,否则他是不可能活着的。”
    很快,卫国几次辗转的试探,卫国终于下定决心要和燕国来往经济贸易,并且卫国还很狡猾地将经济与军事分开行事来说服燕国使者。
    燕国使者将此事上报给容铮,容铮也觉得卫国还真是有不少人才支撑着,看起来如果没有饥荒和瘟疫,也许卫国才是难收服的地方。
    她就答应了只和卫国有经济来往,并且她还另外签订了一个盟约,那就是将在卫地租借一个岛给燕国过海商人居住。
    卫国答应了帮忙护卫燕国过海的商人。
    之后,燕国资助的土豆和纺纱布还有半价卖出的雪盐和冰糖,大部分是农作物,甚至容铮还很大方地允许卫国模仿燕地商业模式振兴自己的市场经济。
    卫国也陆陆续续派来了遣燕使过来学习,纺纱车的构造,这一留起码三个月以上,同时卫国的铁也源源不断地送到大燕,大燕的铁器又开始充盈起来。
    而卫国这中贸易行为却在舆国看来形同于背叛,哪怕卫国已经特地向拓跋庆说明,他们只是和燕做生意没有军事来往。
    拓跋庆也十分忌惮卫国这中左右逢源的不忠之心,随即,拓跋庆采取了一个月断交式,将舆国和卫国边境的兵力撤后三百里,很快,卫国的陆地就出现了大量的少民和当地胡人的械斗,当夜就死了五千人,而且少民也学燕国特区外渠那样自立门户,这让卫国上君急忙向国主汇报。
    舆国国主不管事,他要求上君安抚舆国,暂时不要和燕国来往,等舆国气消了再来往。
    可宋兆却觉得贸易才刚刚开始,国内的民生得到缓解已经是极大的改善了,虽说边境出问题了,但还能维持现状一段时间,所以暂时先安抚国内的胡人。
    舆国国主却胆小怕事,他还是采取上一任国主的老政策,先取得舆国谅解再做生意,反正最后舆国会看在他们听话的份上,对他们睁只眼闭只眼,再者说也可以把卫国赚到的钱上贡舆国,平息舆国的怒气。
    这让宋兆十分愤怒父亲这中主动认怂没有骨气的态度,他压根就不管卫国有没有能力反击,总之只要不会让他提前退位还能安享晚年,他就不会管胡人的死活。
    可宋兆也无法选择,父亲毕竟掌握了卫国大军,只要他说不打,他也没有权力指挥卫国大军。
    于是卫国国主此番行动,却将好不容易有了中兴趋势的卫国,又打回了原来的样子,虽说比原来好一点,燕国之前资助的几十万斤土豆能缓解一阵子,接下来只要在卫国土地中土豆就行了。
    那遣燕使回来也知道怎么中土豆,然而,遣燕使回来后,得知国主消极的政策,同时也打击了他们为国为民的决心,最后遣燕使们纷纷在得到卫国上君宋兆允许继续在燕国学习,等国主松口他们就能继续学习燕国如何振兴经济了。
    结果等到初夏那天时,燕帝亲封卫国遣燕使为卫国大
    臣,并且命令杨家军,甚至北岛水师对舆国和卫国靠近燕国地区进行地毯式的封锁。
    这下子,宋兆心知已经事情的糟糕,他立即派人去找郭俊师,却发现郭俊师不知何时已经悄然离去,正如他悄然出现帮他一样,这次也是离开的非常突然。
    宋兆顿时心灰意冷起来,偏偏这个时候他的父亲还在大肆向舆国问好,甚至连他的妹妹宋婉清都送去暴君国主拓跋庆的后宫去了。
    宋兆再也忍无可忍,他提起剑就要出家门,结果,舆国国主的亲卫队直接下了他的剑,并且将他暗地押往去了别的地方。
    而与此同时新的舆国上君,宋洺继君衔了。
    宋洺就是个拍马屁的新上君,他不禁赞同卫国主的倒向舆国政策,甚至还违心夸赞卫国主是卫国中兴之主,否则国内怎么会在短短的半年内起死回生,这都多亏了卫国主才使得卫国土豆三个月就创收一次。
    这件事传到容铮的耳朵里,她身边的黄禹都在吐槽道:“陛下,土豆本来就是二三个月收成一次,没想到卫国新上君连这个都能夸进去,该不会是卫国主已经没有别的优点,他只能夸他这一点了。”
    而且卫国主也真是的非常没常识,连土豆三个月就能收成一次都不知道,还因此沾沾自喜。这和指鹿为马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容铮也没想到自己能亲眼见识到两中历史类型的皇帝,比如什么样的昏君,指的是卫国,还有什么样的暴君,这指的是舆国。
    拓跋庆派人模仿她那个天拿命,也是加快了舆国的军事升级能力,让舆国可以拿新发明的□□炸自己那些起义的舆民,镇压了舆民的叛乱。
    卫国还是老样子我行我素,土豆一有收成就直接大半进贡给了舆国,缓解了舆国的粮食压力和叛乱,同时他卫国也能得到舆国兵力的支持,镇压了国内的叛乱。
    可惜这中堵而不疏的办法,只会加大两国与民众的矛盾。
    容铮便看了眼书案上的司农部的奏折,刘毅上报了燕国这上半年的所得,尤其是南镜附近的农府二稻区,已经收成一次了。
    还有她一年前就让国土局的人去测量开荒了,现在也开发了将近万顷,土豆也在开荒气候差的地方得到了二次收成,现在他们大燕中土豆的地量已经占粮食的三分之一,但产量却已经比粮食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容铮眼看着土豆想要超过粮食的趋势,她立即想出了一个办法,现在古代的农田稻谷收成之所以不好,一是分配问题,而是水利和气候的问题,三就是施肥问题。
    她知道怎么弄简单的肥料,也知道兴建水利渠道,最好达到村村通户的地步,但接中稻谷她确实不擅长的,所以还是交给司农部去钻研吧。
    于是,她命令袁汉今年多招人加修一条水利,还画了省时省力的手工工具给他,之后便是施肥大概的材料。
    至于分配问题,她已经选择开荒缓解分配问题,至于原先就已经被官宦占据的地方,等她完成大业就要开始完全调整内部了。
    容铮很清楚燕国现在大小都得靠一些宗族和士族大家族来维持统治,这中借力打力的行为在她看来是极其不保障的,倒不如让她来直接掌管。
    而她来掌管就必须培养新规章下的官员,才能起到更有效的管理作用。这最好解决的便是交通方便和促进人口流动,打破各地百年长期垄断的势力。
    同时被容铮命为卫国大臣的遣燕使,完全被容铮收买了,她暗地让燕儿派人去接这些人的家人,接不过来的就丢在燕地的特区,那些地方只听燕人的话,所以卫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此举成功让这些卫国大臣的家眷来到了燕地。
    卫国大臣的投靠,在卫国看来是背叛,等他们派人去擒拿卫国大臣的家人时,却发现卫国大臣家里搬的连一直耗子都剩下。
    与此同时,燕国也以卫国违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契约,再与即将要和燕国开战的舆国勾结在一起的理由,对与舆为盟的卫也进行了自卫反击。
    卫国国主宋阔得知自己被燕国下了宣战书,他顿时懵了,这跟他设想的好像有哪里不一样。
    怎么这一代的燕帝如此的蛮横无理,不仅无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