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子替身 [穿书]: 第244章 西洋珍妮车【中】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假太子替身 [穿书]》 第244章 西洋珍妮车【中】(第1/2页)

    百官们的惊呼声顿时变得沸腾起来。
    容铮微笑地点点头,一刻钟相当于十五分钟,三炷香等于一刻钟,四刻种就是半个时辰,也就是一小时。
    那么依次推下来相当于半时辰相当于十六匹半布,一匹布算三十三米的话,也就是半个时辰后可以织出大约五百四十五米左右的布。
    容铮觉得已经不需要再等下去了。但看在百官们都兴致勃勃的样子,她就默认大家继续看下去了。
    随着一炷香又一炷香地烧着,百官们看着地上越堆越高的布,他们已经不顾形象地捡起来放在手心里摩挲了一把,发现手感似乎比官袍差点,但它胜在方便,快捷,量产。
    而葛秋和郑钱已经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了。就连沈立林也已经准备随时对这架纺纱车出手了。
    等一个时辰到后,沈立林快所有人一步,他先行跪下恳求道:“陛下此车果真是天工造物,以后势必惠及万民,臣和沈家愿意为陛下免费量产纺纱车,回馈于民。”
    “等等沈大人你好生鸡贼!”郑钱也赶紧跪下来请示道:“陛下,户部才是财政拨出主要官衙,理应由我户部通过人事扩散到全天下才是最高效的渠道。”
    葛秋也在旁边吹胡子瞪眼道:“我兵部人才济济,而且还和工部常有人员互通,无论是派兵遣将都应该是兵部最合适。”
    “我工部。”袁汉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按回去了。
    武官们一脸懵逼地看着大人们在争这个纺纱车,其他文官则是在想站哪位尚书比较好,才不会得罪他们?
    大家各怀心思,开始争吵起来。
    葛秋抛开了之前老练的形象变成一个蛮横的老夫硬是请求纺纱车由兵部代为出口,而郑钱又拿人事调动便利说事,沈家则是在南北通道有不少的生意族人,无论是哪一家都非常合适推销这个纺纱车。
    容铮见他们吵的不可开交,她便问起众人道:“这纺纱车该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给它才合适?”
    葛秋毫不犹豫道:“万民纺纱车。”
    沈立林:“惠民。”
    郑钱:“济民!”
    众官员:
    最后还是刘进和千秋拓两人作为军机阁的大员,现在两人已经三太保军机阁太傅太师,
    千秋拓继承了先父太傅的官职,他则是建议道:“陛下此车可有过前名?”
    “珍妮纺纱车。”容铮毫不犹豫地说出了那发明者定下的名字,其实中原的纺纱车一直领先西方四个世纪的水平,直到后来珍妮之父的一脚踹出了个进阶版,所以后世的人都只记得珍妮纺纱机而鲜有知道中原其实早就出现纺纱车了。并且一直在中原文明当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地位,它曾经还引领过世界几千年的手工业水平。
    丝绸就是在这些传统纺纱车下织出来的,而且还在几个世纪内成为了西方贵族必备的奢侈品,并且人人以穿东方丝绸为时尚为荣。
    容铮说出的这个名字让千秋拓眉头一皱,虽然他不知道这个珍妮是谁,但这类纺纱车确实能推动大燕的纺纱水平,而且不需要像土豆铁轨道那么麻烦,只要生产出纺纱车后就能当天批量使用。
    随即千秋拓和刘进商量了一个不失原版的名字,就叫:西洋珍妮车。
    容铮不得不佩服老丈人的学富五车,他竟然知道珍妮是一个很西式的名字,看来他也许对外洋也很感兴趣。
    随即容铮赞赏了这个名字。
    很快西洋珍妮车,被容铮分配了下去,当然她也清楚手下的人会使用点小手段替自己牟利,只要是合理不越
    轨的赚取钱财,其他的她倒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于是,她特地派了老丈人和刘进去协调了。
    千秋拓不愧是前丞相,他很快就分配了六部占有珍妮车的成分,朝廷分四成,六部每部一成,谁也不能再伸手多要。
    否则,那手真的该要砍下去了。
    而郑钱收到自己的一成,他也闭上嘴巴了。
    其他人各有鬼胎,他们一拿到袁汉复印下来的图纸,一个个尚书就带着自己部门的官员迅速开始了一天的会议,然后六部以超快的速度,又用一晚上召集民间木工。
    一时间全国上下的木工,只要有三年阅历以上的木工都必须到当地官府报道。
    而各地方衙门纷纷召集本地的木工开始上官递下来的图纸,开始仿造,底层的官员们基本顶着很大的压力监督着木工,搞得木工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吓得他们毛手毛脚,放不开手行动。
    虽说最后磕磕碰碰造出来了,六部各自由下往上地收珍妮纺纱车成品时,却发现工部尚书袁汉比他们多造了六十台。
    其他五部还算好的成品也就一百台,可袁汉却有一百六十台。
    于是,袁汉的家里顿时被众官员踏破了,大家都在争夺他多出的六十台纺纱车,差点都要打起来了。
    袁汉生怕其他五部的人将他家拆了,他就当场答应所有人,他们工部的匠师已经制造了一条生产链了,以后只要五位尚书大人吩咐的都可以来工部下单。
    他一定让自己人能造多少就造多少,而面对工部那么多如此优秀的匠师,做出来的东西当然比民间的木工好了。
    于是五部就答应了,还纷纷交了一千份的订单,每个部门二百台。
    袁汉压根都没回绝,所有人都把担子甩给袁汉了,只要出错了,就是袁汉的错,到时候他们找他问责就是了。
    可等过了二天后,五部瞬间收到各二百台纺纱车时,五部的尚书才反应过来他们上当了。
    他们顿时气得跳脚,这样一来他们好不容易分到的造车权,现在岂不是拱手让给了工部。
    他们这是上了袁汉这老小子的当了!!!
    可即便如此,五部的尚书们都将自己造车权交给了工部,现在哪还能收回来,于是大家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了。
    容铮听说此事的时候,她笑得合不拢嘴。
    没想到葛秋沈立林这些老狐狸们也有被老实人袁汉忽悠的一天。果然大家都是因为急功近利,而失去了冷静。
    等这一千三百台纺纱车在各部自己招揽的纺纱女工,开始进行纺织大燕的第一批珍妮纺纱车的布。
    一个月后。官部门齐心协力的运作下,制造出了创下超过大燕三百年来最高的年布量。
    由兵部尚书葛秋和沈立林上交出来的织布量在御正殿开始首次公开了。
    葛秋捧着账本的时候手都有点抖,就连沈立林也是擦了几次眼睛确定这些布量,他们才敢齐声对众人,对圣上宣布道:“启禀陛下,和众位同僚,经过我和葛大人的监督,这三十天里在各位纺织女工的辛苦劳作下,我们在这三十天内总共创下来伍拾捌万伍仟匹布!”
    此话一出,百官们还没反应过来。
    沈立林以为大家没听见,他再次报道:“五十八万五千匹布。”
    百官们气氛顿时凝住了,似乎有些人都呆滞了。
    葛秋还以为这些人不信这个数字,他主动开口替沈立林证明道:“一台珍妮纺纱车月出量四百五十匹,加上一千三百台车的总量所生产的布量总共五十八万五千匹。”
    “也就是说
    扯六米一个成人的衣服,一匹布可以有五人量的衣服,那五十八万匹布,光是我们大燕一千三百个女工就能一个月总共能为二十九万二千五百人制作衣服。”
    “而以此类推下来,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