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挑灯看剑: 第33章 眉眼盈盈点绯鳞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美人挑灯看剑》 第33章 眉眼盈盈点绯鳞(第2/3页)

    在最后那会,仇薄灯就像极其偶然地打开了一扇门,没等他走近,就又冷冷地,带着某种极度尖锐的情绪把门砰地关上。
    老人叹了口气,转过身,不出意料地看到师巫洛紧紧地握着刀柄,苍白的手背上有血慢慢爬过,渗进刀鞘里。
    他不知道回到南疆前,师巫洛和什么人拼杀过。
    即使对于巫族,师巫洛也是神秘难懂的存在……这么多年了,巫族的人都习惯了他们的十巫之首总是一声招呼都不打地离开,或去往大荒,或去往中土,走得时候沉默寡言,回来的时候一身伤痕。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带这么重的伤回来。
    其他的大巫都被吓了一跳,就算百氏族立刻出现在眼前,立刻发起进攻也不会比这更让人担心了。
    旁人着急上火,重伤的人自己什么解释都没有,只丢下一句话
    “开祭坛”。
    “他让你回来,你就真只打算待南疆了啊?”老人敲了敲烟斗,这回什么都没敲出来,便从腰上解下捆草叶,一点一点填进去,“他没教过你什么叫……叫锲而不舍吗”
    老人原本想说的是“死缠烂打”,词到嘴边转了转,觉得对那位有点大不敬,又临时换了个文雅点的。
    “……”
    师巫洛直接朝祭坛下走去。
    “就算是他说的,你也不能全听,再说了,他只是让你回南疆,又没说你不能再去找他吧。”老人在烟雾里咪起眼,习惯了十句话九句不会得到回答的待遇,“你不去找他,就有别人去找他了。”
    背后脚步声一停。
    “对了,”老人急忙补了一句,“你好歹先去巫咸那里,把伤治一治,就这样直接去找他,当心又被赶回来。”
    脚步声朝灵山方向去了,老人慢悠悠地吐出口烟,叹了口气。
    你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是他教的没错……可一些事,是不能等那个人来教你的啊。
    过了一会,一背上负箭的巫民步履匆匆地走了上来。
    “巫老,太乙来信。”
    老人把烟斗磕在石上“拿来。”
    …………………………
    舟子颜恭恭敬敬地将太一剑捧上圜坛。
    鱬城的大小祭祀,都在这里举行,但与前日举行“归水”相比,场面无疑郑重了许多。四方棂门下各立十二名祝师祝女,具敛容负剑。舟子颜将太一插至高台上后,陶容长老站在第二重坛上,低喝一声“起!”
    水声哗啦。
    圜坛之外,数里银湖中,一片片青瓷碟破碎而出,水珠飞溅里,瓷盏中心的红烛“呼”地一下齐齐燃了起来,仿佛水面上忽然生出无数片荷叶,荷上开出无数红莲。水纹与火光碰撞,转瞬间构成一个天地交融的阵。
    水阁中旁观的娄江倒吸一口冷气。
    “真厉害啊……”
    他喃喃道,神色复杂。
    烛火的每一次明暗,水波的每一次变幻,都是阵术的一次流转,如非亲眼目睹,他是绝不可能相信,这世上竟然有人能同时计算火光和水纹,然后以这么微妙流离之物,布置出一个静谧无比的阵。
    长老们的评价没有错。
    舟子颜的确是山海阁古往今来的第一天才。
    如果他没有离开山海阁,没有回到鱬城,没有在数亿鱬鱼上耗尽光阴,谁都能肯定地说他早已名震天下。
    有些人就是这样,他生来就仿佛只为了让世人惊叹。
    “靠……”左月生也在喃喃,“什么情况?太一剑怎么不抽他?仇薄灯,你这破剑,忒不是东西了吧?”
    仇薄灯坐在栏杆上,面对祭天这么郑重严肃的事情,他屈起一条腿,往膝盖上搁了个果碟,挑挑拣拣地寻找能下口的。闻言,头也不抬地回左月生“主要看脸吧。”
    “看、看脸?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长得不够好看。”仇薄灯解释。
    “我呸。”左月生勃然大怒,“我以前瘦的时候,也是个风度翩翩的玉面小郎君好吗?”
    “什么?”陆净奇了,“左月半,你还有瘦的时候?”
    “……”
    娄江深深吸了口气,再次觉得自己和这几个家伙站一块,就是个错误。
    他正准备绕过几个二世祖,走到别的地方,就听到叶仓问仇薄灯“师祖,你觉得他们能不能成功啊?祭天真的能驱逐瘴雾吗?”
    “能是能吧……”仇薄灯想了想,“《东洲志》里记载过一例,不过几千年了,东洲也就成功了那么一例。”
    “既然这样,”叶仓有些困惑,“何必大费周章地祭天?直接等瘴月它自己过去不就好了?”
    娄江脚步一顿。
    是啊,为什么不等瘴月自己过去?
    虽然鱬鱼处于休眠时令,但只要有鱬鱼在,瘴雾就不会侵入城池里,并不需要费这么大力气举行祭天啊?更奇怪的是,为什么陶长老竟然也答应了?
    “仇长老,”娄江转了回来,“您看的《东洲志》里提及的那次祭天,具体是什么情况?”
    “东洲次二脉有城,曰淮……”仇薄灯拈了枚梅子,顺口答。
    “开始了。”不渡和尚打断他。
    在那一瞬间,他们听到了潮声。
    这里一片由不知多少年的积雨汇聚成的湖,湖面虽广,但是不算太深,鱬城又离海数千万里,海水再怎么汹涌都影响不到这里。但他们的的确确听到了潮水的怒吼!
    湖面沸腾起来,水一波波地拍打着冲击着亭亭而立的一盏盏青瓷,滂沱的大雨从天而降,瀑布般从天上冲向地面,以某种令人胆战心惊的气魄,撞进湖中后,又从四面八方重新卷起。水声在这一刻浩大如潮。
    “蜡烛!蜡烛!”陆净指着湖中的青瓷盏,“你们看!没有灭!”
    是的,水浪凶猛,但水中的蜡烛却没有灭。
    不仅没灭,反而越燃越旺。
    “是陶长老。”娄江低声说。
    陶长老立在圜坛上,灰袍猎猎作响,天高地厚,无穷的威势压向他的肩头。这位在天雪舟上与仇薄灯三人放赖的老人,忽然就腰背挺直,忽然就睥睨得随时都可以提剑赴秋郊斩鬼母。
    他以一己之力支撑起整个沟通天地的阵法。
    “呜呼!古之鸿蒙,混沌两间!”
    上下形考,天地遂分。
    天载日月,地负万民。
    厚土瘴迷,瘟疫恣横。
    后有神虹,化而为鱬。
    明晦有时,枯荣有城。”
    棂门之下的祝女祝师俯仰叩拜,绕柱而歌,女声尖锐,男音粗狂。
    “他们唱的是什么?”陆净问。
    “《般绍经》。”不渡和尚低声回答,“是鱬城人自己的天地说,他们认为古时世界混沌。后来天地分开,把浊气留在了地面,人被瘴雾驱逐流浪在大地上,悲苦之极无以言表,便向上天祈祷。苍天便降下一道赤虹,赤虹化为
    神鱬。”
    神鱬驱逐瘴雾,于是人们在神鱬游栖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城,从此雾散便出城耕作,雾聚便待在城中休息。
    《般绍经》不长,却唱过了天地初分,唱过了城墙拔地而起,唱过了人鱼相契,唱过了商旅往来不绝织机。
    上歌青冥,下颂黄土。
    最后舟子颜在高处,三跪九拜,声音高亢而凄厉
    “天怜我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