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走清冷知府(基建): 23、城外灾民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拐走清冷知府(基建)》 23、城外灾民(第1/2页)

    第七日,沈怀川又早早来了东粮仓。

    先前在这里负责放粮的是典吏谭友源,今日却换成了主簿徐书尧。

    “金公子。”

    徐书尧低着眉,向沈怀川行礼。

    沈怀川用扇子轻托了一下,算是回应。

    “杜衾年杜县丞因修补吞龙江江堤被召回,谭典史被罗大人派去接替杜大人的工作了。”徐书尧解释道,“所以自今日起,救济灾民的事就交由我来负责。”

    “那辛苦徐大人了。”

    沈怀川客套了一下。

    “各主要受灾区都已派人领走了赈灾粮,金公子所带来的赈灾粮所剩无几。剩下的这些都熬做粥食,分散到四处、派发给周边灾民可好?”

    徐书尧领着沈怀川往里走,小心翼翼地询问。

    “全凭徐主簿安排。”

    沈怀川看了身侧这个谦卑有余的年轻人一眼,没有多话。

    龙栖县县城中心是官府府衙所在,也是富人聚集区,并没有太多灾民。

    只有县城边缘地带涌进了少数灾民,至于县城之外情况如何,就没有人知道了。

    沈怀川抵达了东城门外的一个施粥点。

    这里是一个固定的施粥地点,很多灾民就聚集在了城外的空地上,定时来领粥食。

    官府的人在周边搭起了临时庇护所,有些灾民也捡树枝、用破布或茅草树叶搭起了简陋的住处。

    这里零零散散聚集了几十名灾民,或许是有官府的帮助,不至于过于狼狈。

    沈怀川盛好粥,递给前来领粥的人。

    倒粥时却发现那人的碗很干净,那人脸上虽有泥与灰、衣服也破烂,但是神色并不见急切与疲惫。

    接连几个人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只有少数个别人例外。

    很快一队人便领完了,可是这一桶白粥还没有见底。

    若有所思的沈怀川走到还在施粥的徐书尧身边,不小心一个踉跄撞到了徐书尧。

    徐书尧手中的粥柄并没有握紧、摔到了地面,沾上了泥沙。

    “哎呀,徐主簿见谅,怪在下没有站稳。”

    沈怀川连忙致歉。

    “无事。”

    徐书尧虽被惊到,但并无怒意。

    只是从地上捡起粥勺后,看见其上沾上的泥沙,露出了些难色。

    他本想将勺子清洗干净或换个勺子,却突然好像想到了些什么。

    转头看了沈怀川一眼后,徐书尧直接拿沾了泥沙的勺子舀了半勺粥,就要倒在眼前那个人的碗里。

    只见那个人直接避开了,嚷嚷到:

    “你这勺子掉地上了没看见吗,那么多泥沙让人怎么吃啊!”

    “对不住、对不住,我这就去清洗干净。”

    徐书尧连声道歉,拿着脏勺子退开了,并只身去往河边。

    “既是因我碰掉的,徐主簿我随你一起前去清洗吧。”

    沈怀川一脸歉意地跟了上去。

    河边离此处不远,只是被河道旁生了一丛灌木,有齐人高。

    除了沈怀川的侍卫南风没有其他人跟上来。

    路上徐书尧吃掉了那半勺粥,看似与沈怀川齐行,实则暗自领着沈怀川走到了灌木丛后。

    那处的河岸边有艘带棚顶的小船。

    “金公子请上船。”

    徐书尧将小船拉近,请沈怀川上去。

    沈怀川没有质疑或问些什么,只从善如流地上了船。

    三人都上船后,徐书尧对南风说道:

    “有劳阁下驾船去往对岸。”

    二人在舱内坐定后,沈怀川没有说话。

    “还请公子恕罪。”

    “徐主簿有事不妨直说。”

    “公子应该也看出来了吧,方才领粥的那些人,十之八九都并不是灾民。”

    “嗯。”

    沈怀川神色如常。

    一般灾民,四处逃难奔波,疲惫饥饿,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会像刚刚那些人那般平静,还嫌弃粥中有泥沙。

    “那些都是罗知县他们找人假扮的。”徐书尧面露痛色,“真的灾民,都被他们拦在了外面。”

    “你口中的‘他们’,也包括你的父亲徐司霖?”

    虽然知道答案,但沈怀川还是问了出来。

    徐书尧沉默了好几秒,没有立刻回答,最后才似下定了决心般吐出两个字:

    “自然。”

    “你为什么要告发他们?”

    “因为他们是错的。”

    “为什么要告诉我?”

    徐书尧第一次抬起头,正视沈怀川的眼睛,缓慢却坚定地说道:

    “这些天,观公子之言行,我相信公子是真的在为灾民为百姓考虑。”

    此处无需再装做其他模样,沈怀川收起来纨绔子弟的浪荡样子,淡淡看了徐书尧一眼,没有接话。

    “我知道金公子是京城来的贵人,公子在前些天,能使赈灾粮分发到四处灾民手中,也定有办法救救逃难到城郭、官府不管不问的这些难民。”

    面对眼前这个突然换了气场、仿佛换了个人般的公子,徐书尧心如鼓擂。

    半响,在徐书尧就快撑不下去了的时候,沈怀川露出了浅笑:

    “徐主簿,在下替受灾的百姓谢谢你。”

    很难想象,徐司霖那般自私而又虚伪的人,竟然真的能生出徐书尧这般纯善的儿子。

    船也到岸了。

    上岸后绕行了没多远,便发现了一处已被改造成为了临时难民收容所的地方。

    这里才是逃难而来的灾民应有的样子。

    他们的神色或麻木或痛苦,见到了徐书尧,却仿佛死而复生、重回人家,眼中又绽放出了光。

    “公子又来啦。”

    徐书尧仍未习惯这热情,难以招架、满脸通红,有些难为情却又诚恳地做出回应,并小声对沈怀川说道:

    “他们不知道我的身份。”

    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

    沈怀川理解到了徐书尧的意思。

    看那些灾民的反应,徐书尧应该是已经来过很多次了。

    他甚至没有问徐书尧为什么要这么做、做这些有什么意义。

    因为很多时候,去做本身,就是意义。

    徐书尧领着沈怀川在灾民间穿梭,一路问一路寻找,直到在灶间找到了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

    “这位便是黄连英黄夫人。”徐书尧介绍到,“是前知县冯信成冯大人的遗孀。”

    冯信成当年赴京赶考,也在京城成了亲并生下了女儿。

    后来冯信成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