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死后将军火葬场了: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假死后将军火葬场了》 100-110(第17/40页)

令夫人交好,若是斡旋一二……”若是斡旋得当,已经写上卷宗的案子也能消失无踪影,何况只是桩没审定的案子。

    “林娘子是咱们的熟人,可不能真让她沦落到县衙大狱里头去!”

    “这……”

    刺史夫人摇着便面,不着痕迹朝身侧看过去,只见林寓娘握紧双拳,满头大汗,十足紧张的模样,倒真像是被吓住了。

    这也难怪,毕竟那孙家婆子说了,她家儿媳确实是在林寓娘医治之后就死了,孙二胳膊上的那道伤,也确实是林寓娘所刺。

    人证物证俱在,也不算是构陷了她,林寓娘怎么会不着急,不心慌?

    刺史夫人看差不多了,也没打算吊着林寓娘太久,毕竟比起这小小的一桩“杀人案”,还是刺史夫人的事更加要紧。

    “你们说的是,我与林娘子相识一场,又确实与县令家的娘子相熟,这个忙,的确是不能不帮。这样吧,我托大,过两日设个宴席,将县令家的娘子请上来,让她见一见林娘子,等真见到了人,便会知道林娘子并非是那等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匪徒。”

    等县令娘子回了家,吹一吹枕头风,一桩天大祸事就能这么消弭于无形。

    像林寓娘这样的庶人,最害怕的就是进公廨衙署,更何况她这回惹上的可是杀人官司,能够请到刺史夫人这样的大人去替她出面周全,于林寓娘来说,也是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报了,何况刺史夫人既不要她叩头谢恩,也不要她以命相报。

    刺史夫人用便面遮住脸,凑近林寓娘私语道:“……自然,日后若是有人说起我们郎主的不是……”

    “孙家儿媳分明是被他们所害,害死一个不够,还要来害我!”林寓娘拍案而起,“我不告他们也就罢了,他们还敢来告我,真当这普天下没有王法了?!”

    刺史夫人被吓得往后一倒,被凭几撑着才没摔翻下去:“林娘子,你……”

    林寓娘生得玲珑瘦削,又总是温声细语,众人都以为她性情一定温柔娴静,眼下见她突然暴起,再想起孙家婆子种种指控,竟当真从她身上觉出些许匪气。

    坐席最末的两三位夫人不自觉往后避了避。

    刺史夫人也有些意外,硬着头皮道:“林娘子莫要着急,只要把误会解除了……”

    “没什么可误会的,不就是对质么。”林寓娘站起身就要出门,“我现在便去县廨。”

    “等、等等……”刺史夫人这下是真慌了,“林娘子,县廨怎么是能随意去得的?听说他们凡是抓着犯人,总要上了木枷锁打一顿杀威棒再问话,说是这样才能从犯人嘴里问出实话来。你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哪里受得了那等折磨,还是从长计议的好。我认识县令娘子,不若就让我先去……”

    “多谢夫人好意,只是不必了。”林寓娘朝她行礼,“有陛下御驾在此,天子脚下,我不信还有谁能信口雌黄,凭空造出件冤案来!”

    “林娘子、林娘子慢着……你的箱子还没拿!林娘子!”

    刺史夫人直着身,眼睁睁看着林寓娘不顾旁人拦阻,竟就这样闯了出去。不过这也难怪,下人们未得吩咐,只以为林寓娘是来这里做客,宾客想要离席,下人们又能怎么拦阻?

    方才席间帮腔的几位大略知道些眉目,此刻也是不知所措:“夫人,这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他们好不容易抓着个林寓娘的把柄,原是想要吓唬吓唬她,哄着她去向嬴铣说好话,谁知道林寓娘竟是半点不变通,不但不肯接受她的好意,现在还要单枪匹马地去县衙。

    刺史夫人懊丧地直拍腿,冲下人道:“还不快去寻郎主,事情做不成也就罢了,可千万别再把人给得罪了!”

    ……

    “……我家儿媳年轻力壮,即便不幸意外小产,但也只是有些虚弱而已,况且时隔数月,若有什么伤病也早好全了。只是我们一家人关心则乱,听信了林氏的谎言,真以为她怀的是什么双胞胎,一个小产了另一个还在肚子里头,这才耗费许多银钱,买了许多汤药,还任由林氏在她身上扎了许多银针……我可怜的儿啊,好好的一条性命,竟就这样白白被拖死了!”

    公堂之上,孙婆子跪在地上哭天抹泪,满脸皮肉层层叠叠挤在一起,泪水如同瀑布一般冲过层层叠嶂落在地上,竟然在青石地板上洇出一小团灰迹,她的两个儿子分别跪在她左右两侧,皆是以袖掩面,悲戚不已。

    孙大哭着喊他死去的妻子和未能出世的孩儿,孙二则痛哭着悼念他慈和的长嫂。

    两边差役神情肃穆,像是也被这哭声所感染,又像是心如铁石,不为所动。

    林寓娘闯出刺史府时满怀激愤,当日孙家母子突然变脸,嘴上说着是要与她说亲成亲,实则是以武力要挟着要对她不利,若非她箱中藏着匕首,又及时拿出匕首伤了孙二,也不知道那天能不能顺利走出孙家。

    至于孙家儿媳,经过林寓娘医治之后,被死胎消耗的身体原本已见起色,就算医药上有所延误,也不至于再有碍于性命,在林寓娘离开幽州的这段时间,孙家分明还发生了什么事,才让孙家儿媳早早死去。

    事有前因后果,林寓娘伤了孙二那是事出有因,平白无故的,无怨又无仇,若没有前因,她为何要从内城大老远地跑去城郊伤害一个素无往来的人?至于替孙家儿媳治病的事,所有医方皆有医案在录,她随身携带着这些医案,从幽州到高句丽,又从高句丽带回了幽州,若有纠纷,只取出医案,再请仵作验尸对证就是了。

    原本在刺史府上,林寓娘听着席间刺史夫人转述的孙家母子句句污蔑,除开愤怒之余只觉荒谬,冲出刺史府时,也一心认为只要到了堂上说清事实,便能自证清白。

    她毕竟在幽州待了大半年,如何从花厅离开刺史府,又如何从刺史府到范阳县廨,林寓娘是熟门熟路,不到两刻功夫就到了。

    可等真见着那玄色重门与兽雕影壁,由后知后觉地生出些退却之意。

    从来民不与官斗,平头百姓只有恨不得绕着官廨走的,哪里还有像林寓娘这般送上门来的?或许是在军营里待得太久,又总与吴顺等人来往,见过将军见过天子,连胆子都被养大了,一听说孙家母子要诬告,急匆匆就跑了过来。

    出门时想着的是,她与刺史夫人席面上的娘子们都不同,县廨公堂重地,她早在安宁县时,为着江五的下落便已经闯了许多次,甚至堵在县廨门前,生生堵得县令下轿,与她另指了一条明路。什么杀威棒木枷锁,她行得端做得正,也不信天子脚下还能有冤狱。

    可等真到了这范阳县廨门前,眼前浮现的却是上一回,被差役强压着走进去的场景。

    范阳县要上交医工,在籍医工不够数,再征医工还不够数,便征到了林寓娘头上。那时林寓娘也是个良籍百姓,清白门户,行得端做得正,既没有谋财也没有害命。

    可进了这玄门公廨之后,还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再一想刺史夫人说的那些话,县衙里的差役,为着要出实话来,总得先将犯人打一顿再问话。

    林寓娘更是发怵。

    正在门前踟蹰,当值的差役却将她认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