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60-270(第3/16页)
春才养的,体型不算大,但肚子里有好几颗成型的鸡蛋。
赵广安说,“鸡蛋给你刘二叔留着,他爱吃。”
在他眼里,刘二和亲兄弟没什么两样,有鸡蛋,当然要留给刘二。
梨花说好。
李莹和宁儿背着草回来时,满院都飘着鸡汤味儿,宁儿丢了背篓,雀跃的跑进屋,“阿奶,咱家炖鸡汤了吗?”
“是啊。”灶台边洗菜的老太太乐呵道,“中午吃鸡皮,晚上吃鸡肉。”
宁儿欢呼,“有鸡肉吃了。”
村里家家户户都养了鸡鸭兔,但没看到谁家杀来吃的。
族里倒是会杀鸡鸭兔给大家伙改善伙食,但常常肉少菜多,分到她们碗里的都是鸡血鸡肠子之类的。
根本不好吃。
她搓搓手,想上前帮老太太洗菜,老太太好笑,“去外面坐一会儿,鸡汤好了我叫你。”
“好。”宁儿舔舔唇,眼睛直勾勾往烟雾腾腾的铁釜里瞄,“阿奶,多久能好啊?”
“马上了。”
鸡皮炖的鸡汤油珠多,梨花撇开油沫,舀了两碗黄澄澄的鸡汤出来,“宁儿,和莹娘端去给族里,回来咱就开饭。”
“我洗个手。”说着,转身唤李莹,“莹娘快来。”
鸡皮炖了很久,没牙的人也能吃。
老太太连吃了好几块,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李莹和宁儿不太爱软烂的肉,吃了一块就不吃了,但鸡油拌的米饭好吃,两人吃了两大碗。
吃完问梨花,“三娘,晚上咱还能吃这个吗?”
“能啊。”
鸡油拌饭是跟汤九郎学的,汤家没粮,但说起吃,汤九郎能说上几天几夜。
讨论造船图纸的这几天,汤九郎天天来家里蹭饭,嫌隋婶的厨艺太普通,自己口述教授了隋婶几道米饭的吃法,其中就有鸡油拌饭。
蒸熟的米饭放进香喷喷的鸡油里翻炒,再撒点盐,香得人流口水。
梨花自己也吃了三碗米饭。
吃完有些意犹未尽,“晚上试试鱼油拌饭。”
“家里有鱼油吗?”
“有。”
宁儿摸着肚子跑出去,“天什么时候黑啊?”
老太太忍俊不禁,“天黑就该忙了。”
天黑时,下山的人就该回来了,对村里的人来说,那才是忙的时候。
运回来的粮食是湿的,找地将其摊开晾着,还要把夹杂的草挑出来,还得有人守着,防止鼠虫偷吃。
所以夜里并不轻松。
老太太生病后,晚上直接睡了,但今个儿精神好,当听到哒哒哒的车轮声后,她扛着竹耙提着灯笼出门了。
赵家开荒的田地远,只有运粮的人回来。
基本都是妇人和半大的孩子。
乍然看到老太太也在,黄娘子惊慌不已,“老太太,你怎么来了?”
太阳落山她们就推着粮车出发,这会儿已经快要半夜了。
往常这个时候,老太太都打鼾了才是。
“睡不着,我出来帮忙,家里炖了鸡,你们快回家吃饭吧。”
对于老二接回来的女人,老太太是怀着同情接受的,但相处久了后发现她比其他两个儿媳稳重得多,是以慢慢处出感情来。
“车子给我,你们快回去吧。”
说着就要去推车,黄娘子受宠若惊,正要阻拦,但见梨花站在边上,心头登时一喜,“三娘回来了?”
难怪老太太容光焕发,竟是心头宝回来的缘故。
“嗯,婶子听阿奶的罢,车子给我们。”
她和老太太不行还有赵广安呢。
赵广安识趣,迅速上去推车。
运回来的粮食怎么晾晒赵大壮早就安排好了,基本每家的院子都有分配到晒粮的任务,所以大家运粮食回家直接往自己家院子走就行。
两人推一辆车,周氏和女儿也在。
看到梨花,周氏心情复杂的问了句,“你二伯可有消息?”
已经好久没看到赵广从人了,因着黄娘子,以前她还跟赵广从吵架,随着下山收粮,她觉得没必要了。
这世道,能活着就不错了,还在意其他作甚?
梨花过去替周氏的活,平常语气道,“没有,但估计快了。”
“哎。”周氏叹气,“他要回来你就叫他回家里住吧。”
戎州整个地界都没人了,但岭南和云州还乱着,她可不想赵广从有个三长两短,于是,她又补充了句,“往后我不和他吵架了。”
梨花偏头看她。
农忙的缘故,周氏整个人黑了一圈,脸颊凹陷,瘦得身上的衣服空荡荡的。
梨花用力,推着车往前走,说道,“该吵还是得吵,二婶你有气别憋着。”
赵广从逛青楼的事族里没有任何风声,否则以阿奶的性子,必会请四爷爷出面打人的。
周氏看了眼夜雾笼罩的山谷,淡声道,“都过去了。”
说起来,黄娘子也是个可怜人,若不是跟了赵广从,只怕连尸骨都没了,何须和她怄气呢?
而且黄娘子进门后对她和儿女还算敬重,这么久下来,跟朋友没什么两样了,她说,“往后咱们好好过,其他的就不去想了。”
说这话时,她看着扯衣服擦汗的黄娘子。
黄娘子偏头看她,眼里满是动容,“谢谢。”
周氏摇摇头,拉着女儿走了。
以女儿的年龄,待在村里晒粮食也没人说什么,但周氏不希望女儿什么都不懂,坚持要带她下山。
半个月下来,女儿晒黑了不少。
进院后,她问女儿,“明天还随我下山吗?”
“要。”
她不明白赵文茵为什么总想去外面,但看村里人这么敬重梨花,她忍不住也想出去瞧瞧。
这也是周氏的目的。
周氏摸摸女儿的头,“去灶房盛鸡汤,吃完先睡,阿娘晒了粮食就回来。”
白天院里晒的粮食已经收进屋了,梨花和赵广安把推车上的粮食倒竹席上就开始忙活。
梨花没有晒过粮,老太太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回屋睡觉时,双手满是稻穗划破的血痕,老太太心疼不已,“晒粮的事你就别管了,明天就下山去东高村,回来再去望乡村瞧瞧,那边耕地少,村民们去外面打猎了,也不知会不会迷路”
望乡村梨花肯定要去,不过推迟一两日不碍事。
她说,“明天再说吧,阿奶,睡觉吧。”
村里的鸡开始打鸣了,再不睡天就亮了。
翌日,周氏她们午后出的门,梨花和她们一道,还有村里其他人。
她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