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60-270(第12/16页)
山谷里住久了,不想去其他地方了。
梨花道,“回,赵家的祖坟在谷里呢。”
是啊,差点忘记赵家的祖坟已经迁到了谷里,真要走的话,不可能不迁坟。
梨花想早点到新益村,因为并没逗留太久,分别时,听到族人唉声叹气感慨,“哎,咱不过想活下去,怎么就这么难呢?”
刚说完,立即有人安慰,“难就难吧,能活就好,麻溜点,这趟回去就不来了。”
梨花牵走了一头牛,累了就坐着牛赶路,不累就走路,这样披星戴月走了数日,到新益村时,村民们已经拿着刀收二次稻了。
稻穗金黄,村民们站在里边,像驱赶鸟雀的稻草人,分外惹眼。
稻田尽头的河面上,带草篷的竹筏飘在上面,在夕阳下显得安静而美好。
“四爷爷,我回来咯。”她扯着嗓子喊一声,周围忙碌的人立即抬起了头,回应道,“十九娘回来啦,老族长划船去竹溪县了,天黑才回呢。”
“四爷爷造出船了?”
“是啊。”
梨花怀里抱着草,边走边喂牛吃,不禁高呼,“四爷爷真厉害啊。”
“是啊。”
村民们高兴的附和声,手里的动作越来越快,“运气好还能网到鱼哦。”
虽然船不大,但很结实,竣工那日,十几个汉子站上去船都没沉,村民们朝梨花道,“十九娘先回去休息,老族长回来我们叫你。”
“好吶。”
梨花顺了顺牛背,快速的进了村。
村里到处是茅草,围墙上也覆着厚厚的一层。
从外面拖着柴棍回来的孩子们欢天喜地的给梨花指墙上的草,“这些草是我们割回来的,先生说天冷了铺地上睡觉暖和。”
“先生说得对。”
“十九娘,你怕不怕冷?怕的话等茅草晒干了我把我的那份给你。”
梨花眉眼弯弯,“我怕冷,但我有茅草用。”
“哦,隋婶给你备了。”
“是啊。”
和他们说着话往里走,隋氏和李解不在家,院门锁着,梨花问孩子,“知道先生去哪儿了吗?”
“云岭村。”
“他去云岭村做什么?”
“鲁五郎请先生修围墙,说咱们村的围墙鬼气森森的,想把云岭村的围墙修成这样。”
想到鲁小五爱不释手的那几颗头骨,梨花心里跟明镜似的,又问,“先生晚上回来吗?”
“回来的,罗大叔跑得快,天黑会背先生回来。”
梨花不问了,拿钥匙开锁,进院后先去后院看族里送来的鸡。
赵大壮说前些天送了二十只鸡来,担心四爷爷舍不得吃,让她过来后就把鸡鸭杀了给四爷爷补身子。
隋氏出门时把鸡放了出来,这会儿满院都是鸡屎味。
见石槽里的水快没了,她去打了半桶水将石槽装满,然后找扫帚扫地。
赶鸡回笼时,隋氏回来了,她不知去哪儿了,头上,衣服上沾了草,把背篓往地上一扔,眉开眼笑的跑了过来,“李解说你最迟这两天就回来了,真叫他说中了。”
她伸开手,帮着赶鸡,说道,“山里下雨了吗?”
“下了,收回去的粮食晒不干,后来直接在山下晒场晒干才运回去的。”
“这儿也下雨了,瓢泼大雨,说来就来,村里抢粮食都来不及。”隋氏说起家常,“老族长膝盖痛,天晴才好了,李解要送他回山里,他怎么也不走,五天前船一造好,就跟赵大匠和汤九郎划船去了竹溪县。”
外面那条河不宽,船想在水面顺利通行,自然不能太大。
不过哪怕是艘小船,也很值得骄傲了,梨花问,“他们网鱼去了?”
这些鸡已经适应小院生活了,梨花和隋氏一赶,鸡就乖乖往鸡笼走。
隋氏上前关鸡笼,笑道,“有船了,不网鱼怎么行?汤九郎那人多馋你还不知道?李解不在,他天天缠着我给你煮鱼吃”
幸好梨花走前给了她半罐子盐,否则家里的盐根本不够吃。
对于汤九郎的喜好,梨花没多说,“四爷爷吃得多吗?”
“还行,你堂伯让我隔天炖只鸡给老族长吃,老族长说吃腻了,天天跟着汤九郎吃鱼虾。”说到这,隋氏心下惴惴,“没做好你堂伯交代的事,他知道了怕会生我的气吧。”
“堂伯不是那等小心眼的人,隋婶你别多想,四爷爷年纪大了,他想吃什么就煮什么吧。”
隋氏点了点头,把背篓里的草倒出来,问梨花要不要杀只鸡炖汤。
梨花要忙那么多事,伙食差了可不行。
“四爷爷不是网鱼去了吗?晚上咱吃鱼吧。”
在南陵回来的路上,梨花偷偷藏了些鱼虾,这次从东高村过来,无聊了她就嚼鱼干。
想到待会能吃到新鲜的鱼,她忍不住舔嘴唇,“隋婶,蒸半釜米饭,我要吃两碗米饭。”
隋婶知道她的食量,笑着说好。
这晚,有汤九郎在,米饭吃得一粒不剩,回去时,他摸着肚子意犹未尽,看得隋氏忍不住发牢骚,“哪家秀才是这副模样啊?十九娘,咱会不会被他骗了啊?”
她家没有读书人,却也知道读书人何等讲究。
这汤九郎从头到脚就没半点读书人的样子!
梨花吃得满足,坐在树下乘凉,闻言笑道,“汤九郎是有真才实学的。”
村里的公法就是汤九郎提的。
隋氏摇摇头,迅速收走桌上的碗筷回灶房去了。
院子忽然安静下来,梨花有些不习惯,偏头望着老村长,“四爷爷哪日回山里去?”
老人家腿脚不便,留在这儿危险。
老村长躺在椅子上,慢悠悠摇着蒲扇,悠闲自得地说,“大船还没造出来呢,慌什么?”
“山里没有做竹筏的经验,四爷爷你要回去守着才行。”
“竹筏又不是船,你堂伯有法子的。”他铁了心要在村里造大船,梨花不依,“出了岔子怎么办?日后我们要在竹筏上吃住,散架了怎么办?”
不等老人反驳,梨花一锤定音,“等下李解回来我让罗大送你回去。”
“我”
梨花打断他,“我是族长,你得听我的。”
“”老村长睁眼瞪她,梨花学他的模样慢悠悠道,“族里的规矩不能丢。”
“”
于是,罗大送李解
回来时,梨花托他送老村长回家,顺道提了接下来的安排。
罗大曾是小兵,多少了解战争的局势,直言,“益州建国才多久?不会打咱们的。”
梨花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她素来爱做最坏的打算,如实道,“我怕益州猜到我们的想法,来个出其不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