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30-240(第3/17页)



    即使村里人不提,她也要去外面笼络人来的。

    她的心思素来简单,为了家人,她必须带着全族人逃荒,后来为了族人,她必须拉拢山里人,随着时局变化,她必须拉拢外面的人。

    隋氏倒是不知她的意图,打心眼里感激她,“能活,十九娘,咱肯定能活下来的。”

    梨花是她见过的最有本事的人了。

    有她带领,村里人肯定能活命。

    “但愿吧。”

    因李解要十来天才回,梨花照旧带着人去外面搜东西,想到不久要去王都,赵广安也不在宅子里待着了,而是跟梨花一起。

    识草药是他的长处,走出几里地,看什么都是药材。

    他一说,其他人就挥着锄头开挖。

    一天下来,挖的全是药材,梨花也不嫌弃,车上的箩筐装满就命人运回去,其他人接着挖,天黑再回。

    这样的结果就是李解他们从谷里回来她仍在十几里外挖草药。

    多数草药是连根挖的,考虑到寒冬不好寻药材,能种的全挪屋前屋后种着

    为此,早先种的桃树槐树梨树通通挪去了村外。

    梨花一进村,村里就说李解他们回来了。

    担心村民们饿肚子,赵家送了好几车粮食来,村里人心里暖烘烘的,“十九娘,你走你的,村里的事莫担心,我们有数着呢。”

    每个人每天干什么都是早就安排的,梨花不在也不会乱的。

    梨花说,“好,我不在,李解就是村长,遇着事找他就行。”

    村子原本就是给要交给李解打理的,趁这个机会,正好让大家认识他。

    赵广安在后面推车,听到这话,探头看梨花,“李解不随咱去益州?”

    “不了。”梨花说,“有你和堂兄他们害怕保护不了我?”

    赵广安抿嘴,不好意思说自己害怕,又问,“罗四他们呢?”

    “他们和咱们一起。”

    益州兵营目前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多带几个能打的有利无害,她看赵广安仍皱着眉,心思微动,“阿耶,李解没什么经验,要不你留下帮他?”

    赵广安犹豫了下,没有李解,益州之行更为凶险,他还真不想去,可梨花呢?

    “你呢?”

    “我和闻五他们去。”

    “那我也去。”赵广安眼神坚定,“我给你煮饭煎药。”

    有个懂医术的同行的确更好,梨花点点头,“好。”

    她回头叫汤大郎,“车子推到祠堂就回去跟家人道别,咱明早出发”

    李家兄弟定是愿意收徒的,这次北上,顺道送汤大郎他们进山,说着,她又吩咐路边的百户,“知会其他人准备好,明天天亮在村口集合。”

    要留些益州兵帮李解打理村子,因此,梨花从村里挑了十四人一起去益州。

    百户颔首,“我这就和他们说。”

    李解站在门口,看梨花被人簇拥着回来,抬脚迎了上去,“三娘子,山里凑了几十石粮食给村民们,除此还有肉和粮种”

    “山里怎么样?”

    “前阵子峡谷那边逮到几个难民,担心他们身染瘟疫,送去东高村了。”

    东高村住着普通人和嗜血者,应付得了难民,溜进望乡村的难民也悉数送了东高村,李解道,“我与大壮叔说了大东家的情况,他让我把大东家送回去”

    他低下头,声音沉了几分,“他说二娘子城府深,暗地谋划什么也不一定,将大东家送回去,日后有拿捏二娘子的把柄。”

    稻田里长虫,赵大壮忙得不可开交,是以话说得很直白,“他觉得二娘子没死。”

    冲赵文茵以前做的那些事赵大壮就不可能相信她死了,李解接着道,“谷里建了铁皮屋,专门为关押嗜血者建的。”

    虽然修了逃生的路,但山里人格外珍惜那片土地,建了铁皮屋不说,还将茅草屋改成了石屋。

    以前没有铁钉,凿不开石头,有了李家兄弟后,谷里的锄具武器通通进行的改进,几个月而已,谷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娘子,咱需多囤些铁才行。”

    她也想,奈何人手不足。

    “等我从益州回来吧,若能招揽益州将士来戎州,囤铁的事就让他们来办。”

    只能如此了,李解准备聊北上的事,想到什么,低声道,“三娘子,戎州已不存在了,眼下这儿是合寙。”

    像赵广从说的,只有让外人感受到合寙的强大,前来投靠的人才会增多。

    梨花眉眼弯弯,“记住了。”

    “还有一事。”李解侧身给她让路,自己走在她左侧,“咱需要人手不假,但不能一下领太多人来。”

    这还是赵大壮提醒的。

    “合寙仍是荒芜,突然涌来太多人恐解决不了他们的温饱”李解转述赵大壮的话,“春夏有野菜果腹,秋冬到处都荒着,一旦吃不饱,人们肯定闹事”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为了几个走投无路的把无辜人搭进去不好。

    李解顿了顿,继续道,“咱不是在峡谷

    那边发现了粮仓吗?大壮叔的意思是挖一个出来,这样咱带回来人也有粮养他们”

    梨花倒是没想过这点,虚心道,“堂伯还说什么了?”

    “新村离河近,挖个池子养点鱼种点藕,囤着过冬吃。”李解道,“上个月,三郎君他们借打猎为由偷偷下山捕鱼,然后谷里就开始养鱼了”

    “我阿弟他们下山了?”

    赵大壮没有细说,李解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大壮叔命人圈了半块稻田用来养鱼,树村的池子多,三郎君他们挖了藕种池子里,说是明年就有藕吃了。”

    都不想给梨花添麻烦,所以梨花不在的日子,大家都在找事情做,努力让日子越来越好。

    他不知道梨花决定不带他去益州,接着道,“咱送汤大郎回去你就能看到了。”

    梨花大致能想象满池子荷花的情形,笑容爬上脸颊,“不知大家伙怎么样了。”

    “好着呢,他们让三娘子你莫挂念。”

    外面乱,最忌分心了。

    他出来时,村民们叽叽喳喳叮嘱了他许多。

    虽然梨花在谷里的时候不多,但大家伙都想她得紧,送了不少东西。

    进院后,李解将村民们给的东西拿出来,“这是族里给三娘子做的鞋,鞋底防滑的,雨天也能穿,这是老木匠自己用竹子做的弓弩,威力很大,这是隐山村给三娘子的衣服”

    不知梨花何时回去,村里把东西做好就给赵大壮拿着。

    除了这些,还有精细的面和肉。

    李解挨个挨个给梨花看,看得梨花心里酸酸胀胀的,“怎么送了这么多?”

    “可不是吗?沾了三娘子你的光,我也有呢。”李解拿出村民们给他做的鞋,爱不释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