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20-230(第6/28页)


    这下,难民们互相看了看,随即不甘心的瞪了梨花一眼后走了。

    隋氏按住打颤的双腿,难以置信,“十九娘,我吓退他们了呢。”

    眉眼已没了刚刚的凶狠,反而有几分兴奋。

    梨花也有些不可思议,冒出个大胆的想法,“婶子,你试着追他们几步试试”

    隋氏清了清嗓门,呜呜呜的大吼一声,跺着脚追在几人身后,谁知前一刻东张西望走着的人忽然像一道闪电似的冲了出去,仿佛身后有狗追似的。

    隋氏跑回来,兴奋得两道眉高高扬起,“十九娘看到了没?”

    难民们怕她。

    哈哈哈,难民们竟然怕她。

    记忆里,她好像从来没这么威风过,“十九娘,往后我保护你。”

    望着她瘦骨嶙峋的脸,梨花会心一笑,“好啊。”

    瘟疫,能夺命也能救人,她说,“咱快去找古婶子她们吧。”

    城里的坊主县令都是科举出身,他们上任后,程副将

    就带着手底下的人搬出了衙门,住在中坊的一条巷子里,梨花在巷子口遇到的芳娘子她们。

    约莫已经见过张百户,芳娘子失魂落魄的,脸上还挂着泪痕。

    古阿婶在旁边唉声叹气的。

    “古婶子”梨花左右看了看,“我堂伯出来寻你们了,你们看到他了吗?”

    进城前,她给赵青山看过益州城的地形图,照理说他不该迷路才是。

    古阿婶指了指旁边巷子,“在那边”

    梨花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赵青山在跟人说话,她心里正纳闷,赵青山就甩开对方的手走了出来。

    见隋氏拎着行李,快步上前接过,“咱回去了吗?”

    他脸色不太好,说话时有意挡梨花的视线,似乎害怕梨花看清巷子里的人。

    梨花问,“王家的人?”

    偌大的益州城,赵青山只认识王家人。

    赵青山没否认,“那是王大郎的老娘,别让她看到你了。”

    王家和赵家早就断了亲,不相干了。

    梨花歪头,果真看到一个穿着暗红色褥裙的老太太从巷子出来。

    这种襦裙款式,她阿奶也有,因穿着不方便行动,逃荒时她阿奶就将其改成了窄袖上褥和胡裤,布料从好几件衣服裁下来的,颜色多,穿上后看着跟难民差不多。

    比不得王家老太太这件广袖襦裙贵气。

    第223章 223启程戎州蛮荒之地

    她阿奶站在这儿王家老太太都不识,何况她了。

    “她应该认不出我来。”

    不说她窜个子长高,就她眼下的打扮,王大郎来了约莫也不识的。

    赵青山垂眸看眼小姑娘乱糟糟的圆髻,心里五味杂陈,王家和赵家曾都是十里八村的宽裕人家,梨花受宠,衣着打扮光鲜亮丽,而如今,穿着新衣都像极了穷苦人。

    王家老太太满头珠翠,富贵难掩,任谁看了都会难受。

    他替梨花顺了顺乱飞的碎发,突然就放柔了声音,“王家有眼无珠,任他王大郎官再大,王家小郎都配不上你。”

    不是他哄梨花,在他眼里,王子荆确实配不上梨花。

    好端端的怎么扯到这个话题上?梨花不解的抬眸,只见赵青山铺满灰的眼角纹缓缓舒展,笑容溢进眼里,“咱三娘智勇双全,岂是普通人能配的?”

    “”这语调,跟她阿奶何其像。

    虽然她也唏嘘两家的境遇,但不会因王家富贵就妄自菲薄,哭笑不得的说,“人各有命,王家有读书人撑着,到哪儿都不会过得太差,咱就一小地主,走哪儿都指望田地过活,这点和王家自然不同。”

    活下去的手段不同,境遇也不同。

    梨花收回视线,目光平静而坚定,“咱这样挺好的。”

    灾年里,没什么比手里有粮有人更好的了。

    赵青山怕她心里不舒服,听了这话,急忙附和,“是啊,王家为了活命,不惜舍弃族人亲戚,自私自利,反观咱,虽然颠沛流离过得苦,至少族人皆在。”

    一路过来,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族人在逃荒途中全活了下来。

    像王大郎那种危难时只顾自己活命的,他赵青山不屑与之为伍。

    当然,他不知道梨花之所以带上族人逃难是怕路上遇到危险应付不了,人都是审时度势的,他们是梨花权衡利弊后的选择。

    这一点,别说他不知道,世上没人知道。

    但梨花不觉得心虚,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对,咱们齐心,在哪儿都不会饿肚子,也不用看人脸色,王家人做了官又怎样,若没老百姓种地提供粮食,再大的官也只能饿死在城里。”

    赵青山动容,“对。”

    没有老百姓种地,哪来的官!

    想到王家老太太颐指气使的态度,他昂首挺胸的望回去,脸上的倦怠和卑微不见了,满是蓬勃且深沉的活力。

    王家老太太先是一愣,随即不在意的撇嘴,同搀扶着她的妇人道,“有的人哪,就是不知感恩,我大发善心给他指条活路,他不肯就算了,还一副我刨了他家祖坟似的”

    赵青山回嘴,“没办法,谁让我家祖坟好找呢,不像某些人家,祖坟在哪儿估计都找不着咯。”

    眼看王家老太太变了脸,赵青山气死人不偿命的又说了句,“好像也不对,某些人有没有祖坟都不好说呢,毕竟,没有哪家老祖宗会承认弃全族人性命不顾的不肖子孙呢。”

    指桑骂槐,他也会。

    看王家老太太气红了脸,他拉过梨花,“咱回去了。”

    要不是王家老太太认出他,他才懒得搭理她呢。

    三娘好好的人被她们说是疯子,搁早些年,三娘的名声不定坏成什么样,日后还怎么嫁人?

    王家陈婆子进村退亲那日他们就想打人了,更别论面前站的是始作俑者。

    他单手握拳又松开,压制心里那股怒火。

    梨花宽慰他,“不相干的人罢了,堂伯何苦放在心上。”

    道理赵青山懂,但就是气。

    古阿婶知道两家的渊源,没开口,倒是隋氏不知晓内情,凑到梨花耳朵边问,“那老太太谁啊?”

    梨花三言两语的说了,隋氏震惊的回眸,“她们眼睛瞎了不成?”

    望乡村的村长打小就认识十九娘,据他说,十九娘模样好,见识广,是十里八村最漂亮最有才的,怎么还会遭退亲,她又问,“她家什么来头?”

    “读书人。”

    隋氏恍然,自古以来,读书人就金贵,起势后毁亲无可厚非,她和梨花道,“早点退亲了是好事,起码你还能再嫁,不像那些为丈夫生儿育女孝顺公婆,好不容易熬到丈夫高中最后却被休弃的妇人,她们连个去处都没有。”

    她们县就有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